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誰是世上最貴的年輕藝術家?

誰是世上最貴的年輕藝術家?

11月21日,中國嘉德2018秋拍「當代藝術夜場」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舉槌。

本場30件作品上拍。

其中,周春芽1993年作品《中國風景》以1200萬元起拍,3700萬元落槌,最終成交價4255萬元(拍前估價:RMB 15,000,000-20,000,000)。

周春芽《中國風景》布面油畫 194×130.5cm 1993年

周春芽, 1982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 1988 畢業於德國卡塞爾綜合大學自由藝術系。

2013年4月24日下午,《2013胡潤藝術榜》在北京發布。

榜單內容為前100位中國在世「國寶」藝術家按照2012年度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的排名。

數據顯示,藝術家周春芽以4.7億元的總成交額首次成為最貴在世藝術家,是近三年來最年輕的在世藝術家「狀元」。

2012年,周春芽作品總成交額較2011年翻了1倍,排名比去年上升6位。

他的4.7億元總成交額來自222幅作品,其中2012年最貴的一幅作品是由北京匡時拍出的1994年作《石頭系列——雅安上里(三聯畫)》,價格2,990萬元,是在世藝術家作品第七貴。

自2008年胡潤藝術榜發布至今,除2011年外,周春芽一直保持著前十的名次,近三年的成交額平均增長率超過100%。

1993年周春芽在玉林沙子堰小區與《中國風景》

1993年,與《中國風景》同一時期,周春芽一共創作了五張作品。

在談到它們的時候他說:「我非常珍惜這一批"山石"作品,在一定意義上,它是我繪畫藝術在形態提煉和文化命題兩方面的第一個標程。

而《中國風景》是這個時期山石作品中的關鍵節點,對以後的山石系列創作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中國風景》是周春芽早期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從1993年以來一直被珍藏,從未在市場露面,此番首現拍場,實屬難得。

這幅作品中對中國古代繪畫和西方現代繪畫打破又確立、融匯又剝離,當中的畫面元素、構圖與配色安排均傳達出藝術家自身對過往與現狀的省視與延續。

《中國風景》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引用方式和對表現主義的樣式採納打通了中國當代藝術對於「本我」和「他人」的連接道路。

貫通了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當代、水墨與油畫的界限,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語言表達方式。

以自成一體的表現創造出當代人文山水的新面貌,豁醒並啟迪了中國藝術家群體。

儘管周春芽早年曾受到過德國新、老"表現主義"的影響。

但他在上世紀80年代初留學德國期間便從表現主義角度領悟到中國文人畫的深刻內涵。

他當時就堅信,中國繪畫先天具有表現性,甚至認為,德國表現主義僅僅是一個年輕的、近代的藝術思潮,而中國傳統繪畫卻擁有更為久遠的表現傳統。

或許英雄所見略同,早在1920年代,蔡元培、林風眠就達成了藝術取向的默契,認為北歐表現主義與中國的繪畫傳統具有最好的通約性。

顯然,這兩位先賢的著眼點正是:中國傳統繪畫引以為豪的書寫傳統。

周春芽在1985年回國,其原因正是:他在遊歷歐洲以後,竟然發現,正是古老的中國書寫傳統給予了他靈感和自信。

在創作中周春芽延續著德國畢業創作時偏於凝重的繪畫風格,將表現性的筆觸隱含於綜合材料製作的團塊體積中。

又將石濤、八大山人、髡殘和黃賓虹等人筆下的「筆情墨趣」和「寄情山水」融入自身創作中。

最初依照黃賓虹創作中的感性手法描繪眼前風景,後在描繪山水的過程中發展出獨有的個人風格,創作出「山石系列」「仿八大筆意山水」系列和「綠狗」系列等。

在形態上暗通於傳統文人繪畫,又與同時期國內盛行的"觀念圖像"大異其趣。

然而周春芽對傳統繼承的同時又將其精神內核打破。

如果以習以為常的正統視覺來看,他的作品形態和色彩無疑是離經叛道的,解構、消解乃至打碎的意義大於建設意義。

將文人繪畫「溫和、內向、惰性」的性格破壞後以暴力重構,肆無忌憚的挑釁那種「習以為常的正統視覺」。

這讓他覺得找到了藝術對話的方式,發現了自己真實的內心,非常興奮、過癮而一發不可收拾。

中國風景 局部

《中國風景》創作於1993年,是周春芽「山石系列」的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中國風景》作為周春芽的代表作在1993年12月,四川省美術館舉辦的《九十年代的中國美術:「中國經驗」畫展》中展出。

1992年,周春芽與葉永青、毛旭輝、張曉剛、王川在批評家王林的組織下開始了「中國經驗」展覽的準備。

這個展覽是上個世紀初期的一個極其重要展覽,在北京等城市的後現代主義開始流行時。

「中國經驗」成為在西南地區生活與工作的藝術家的一次「語言轉向」的標誌,為90年代中期重慶當代藝術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中國風景 局部

作品取材傳統山石草木,再現了一幅生動的「松石飛鳥圖」。

畫面中盤虯卧龍的樹木在有限的空間中野蠻生長,以扭曲張揚的造型結構改變了文人畫平面化的視覺特性,顯示出畫家對生命的深刻思考。

蒼勁的樹冠向下伸展,將觀者的視線引向下方的飛鳥,使畫面因這一悅動的生命盡顯盎然生機,明亮的色彩與一旁的植物形成鮮明對比,形成一種突兀的存在感。

在表現技法上,本件《中國風景》延續了這一系列濃烈而潤滑的畫面肌理。

周春芽發揮了「與中國書法書寫性有關聯的繪畫性」傳統,使畫面中勁松的根根枝條、太湖石的層層結構都透露出蒼勁有力的筆墨氣韻。

而畫面背景中接近青綠山水的漸變色調,為作品增加了超現實的畫面維度。

周春芽彷彿將飛鳥、勁松、太湖石等文人意象用激蕩的色彩融合在同一時空。

那些激動有力的線條、濃重模糊的形面,都使這些山水意象如水下幻影般觸不可及。

從而在畫面中形成一種內斂與肆性並存的衝突感,使《中國風景》一改文人畫的婉約氣質,釋放出氣勢撼人的人文情感。

《中國風景》在深切關注當代個體生存經驗和現實處境的同時,立足於本土並尋求與西方的平等對話,以一種極具時代性的嶄新藝術形式消融著時空與文化的邊界。

引領了當時藝術領域的思維和風格的轉變,繼往開來的推進了中國當代藝術史的進程,更預示著90年代中國藝術的重要轉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筆墨等於零|吳冠中《梅林》1062萬港幣成交!
感謝科學!在香港你也可以看到敦煌壁畫啦!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