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但努爾哈赤更離譜,以4人大敗800精銳

古代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但努爾哈赤更離譜,以4人大敗800精銳

中國古達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不勝枚舉,其中最為典型的有十個,下面簡單羅列一下:

商周時期,武王伐紂,在牧野與商朝軍隊決戰。周武王以不足10萬大軍,擊敗紂王的17萬大軍(因為時代久遠,雙方的軍隊數量或有水分),以此宣告商朝的滅亡,此為牧野之戰。

古代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但努爾哈赤更離譜,以4人大敗800精銳

公元前506年,吳國與楚國在柏舉的一次決戰,吳國以3萬大軍擊敗20萬楚軍取得全勝,此為柏舉之戰。

項羽以6萬楚軍破章邯40萬秦軍,一舉扭轉了戰爭局面,此為巨鹿之戰。

東漢末年,曹操以2萬軍隊擊敗袁紹10萬大軍,此為官渡之戰。

三國時期,孫權、劉備5萬聯軍擊敗曹操20萬大軍,此為赤壁之戰。

公元383年,中國北方的前秦欲滅東晉,謝玄以8萬軍隊破苻堅97萬大軍,此為淝水之戰。

宋金時期,紹興九年(1139年),岳飛以數千精銳打破金兵1.5萬人,此為郾城之戰。

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鄱陽湖決戰,朱元璋以20萬大軍,大破陳友諒60萬大軍,大獲全勝,此為鄱陽湖之戰。

明朝初年,建文帝征燕,朱棣以10萬之軍打破建文帝60萬大軍,朱棣取得勝利並最終奪取了皇位,此為白溝河之戰。

古代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但努爾哈赤更離譜,以4人大敗800精銳

天啟十一年(1626年),明朝將領袁崇煥以2萬守軍大破努爾哈赤的13萬滿洲八旗,取得寧遠大捷,此為寧遠之戰。

其實,以少勝多的戰役幾乎在每個朝代都有發生,只不過很多戰役不具代表性或不足以改變戰爭的整體態勢。但不管怎麼說,以少勝多也得有個前提,那至少得擁有一支較為完備的軍事力量,進可攻退可守。

不過,還有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不為人所知,或許這都算不上一次真正的較量,可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這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創造的一個奇蹟——渾河之戰。為何說是個奇蹟呢?因為,這場戰爭努爾哈赤以4人戰勝了800人,雙方參戰人數的比例為200:1.

古代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但努爾哈赤更離譜,以4人大敗800精銳

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四月,努爾哈赤率部80人準備偷襲巴爾達、薩爾滸、界凡等五城聯軍,剛剛抵達渾河岸邊的時候,由於叛徒的告密,五城聯軍的軍隊800人早已列隊。對方人多勢眾,又以逸待勞,此戰努爾哈赤必敗無疑。

這個時候,努爾哈赤的軍隊有人動搖了,他的堂弟札親和桑古里首先跳了出來,建議趕緊撤軍,不等努爾哈赤下令他們便脫下盔甲,扔掉武器,準備逃之夭夭。由於他們身份特殊,如果撤退那麼必然影響軍心,後果不堪設想。

如此嚴峻的形勢擺在努爾哈赤面前,可他不想退卻。為了穩定人心,努爾哈赤面對札親和桑古里首的行為,予以嚴厲的斥責,說他們是懦夫,平日里在家裡張牙舞爪,什麼都不怕,到了關鍵時刻就成了孬種,將愛新覺羅氏家族的臉面都給丟盡了。

古代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但努爾哈赤更離譜,以4人大敗800精銳

雖然大家很佩服努爾哈赤的勇氣,可是對面是800人,自己這方是80人,要想戰勝光靠勇氣不行,靠一張嘴更不行。努爾哈赤此戰是勢在必行,他把心一橫,獨自站在一個高崗之上,開始點將。他點了穆爾哈齊、楊布祿、額凌剛三人,加上他自己一共四人,準備沖入敵陣。

眾將士認為努爾哈赤瘋了,僅憑四個人就想衝殺敵陣,這不是拿生命開玩笑嘛?有人自告奮勇準備加入行列,又有人提出撤兵,以待來日再戰。這時的努爾哈赤真是瘋了,他們四人先是步戰射箭,勇敢衝進敵營,使敵人亂了陣腳,可謂先發制人,初戰告捷。緊接著,努爾哈赤騎馬再戰,銳不可當。

古代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但努爾哈赤更離譜,以4人大敗800精銳

或許是五城聯軍太過輕敵,又或是想生擒努爾哈赤,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努爾哈赤的衝殺下,最終800敵兵竟全線潰退,以4人勝利800人,這真是戰爭史上的一個神話。此後,努爾哈赤每當提起此事,都不免得意洋洋。關於此戰《清太祖實錄》中這樣記載:「今日之戰,以四人敗八百之眾,此天助我以勝之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若將李鴻章與諸葛亮相比,雖有所不及,可卻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大清最會當家的戶部尚書——閻敬銘,他瞞著慈禧攢了800萬兩銀子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