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宋楊萬里流傳最廣的古詩,最後14個字的詩句常常被濫用

南宋楊萬里流傳最廣的古詩,最後14個字的詩句常常被濫用

歷史的車輪走到南宋,詩詞文學史上又呈現出不一樣的色彩。雖然在整個北宋和南宋時代,宋詞依然是野蠻生長的龐然大物,但是從唐詩而來的詩歌文化傳統卻也一直沒有丟下。

在南宋,由陸遊、尤袤、范成大和楊萬里合稱的「中興四大詩人」,給宋詩的發展帶來了別樣的色彩。尤其是楊萬里,一生創作了20000多首詩歌,堪稱文學史上創作詩歌最多的詩人。而我們對他的了解,是從這一手他流傳最廣的古詩開始的。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小池》,是楊萬里最具代表性的詩歌作品,而且是我們小學階段必背的古詩之一。雖然小時候覺得這首詩有點繞口,比不得「清明時節雨紛紛」那麼容易理解,那麼容易好背,但是對於後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還是印象很深刻的。

正如這首古詩的題目《小池》一般,這首詩就是一首單純的寫景詩。中國古典詩詞寫景的作品不計其數,風格也是多樣化的,但是能有如此清新之風貌,能有如此詩情畫意之美的作品並不多。

開篇寫泉水的柔美,「泉眼無聲惜細流」,細細的泉眼悄然無聲的流淌,是因為它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夏日的午後,樹蔭倒映在水面,是因為它熱愛真晴朗的天氣還有溫柔的風。

前兩句就已經勾勒出清新的畫面,所謂萬物有靈,所謂萬物相互效力,彼此之間早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也正是由於彼此之間的「惜」和「愛」,詩人筆下的這美景才如此充滿和諧。

而後兩句是這首詩流傳最廣的詩句,也是楊萬里最出色的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這清新的環境之中,荷花還沒有開放,正是含苞欲放的時候,早就有一個調皮的蜻蜓落在了花苞之上。

清新的景色之中,前兩句只是大自然的美麗饋贈,後兩句則加上了更有生命的蜻蜓。彼此之間的完美交融,呈現出大自然本來的神態。「泉眼」、「細流」、「樹陰」、「小荷」、「蜻蜓」,每一個意象都有其獨特的生命力和韻味,也賦予了這首詩興趣盎然的生機勃勃。

不過,在後來的時候,最後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時常被濫用。楊萬里本來的意思是描寫稍縱即逝的小池景物,但是後來人往往將其視為「名花有主」的委婉表達。

不得不說,古典詩詞的本身時常有著絕妙的象徵意義,後人如何運用都無可厚非。但是前提是不得損害詩詞本來的意義。

就如同「一枝紅杏出牆來」,「天生一個仙人洞」、「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等詩句,在今天很多人的視野之中,都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這對於最經典的古詩詞的傳播來說,可是傷筋動骨,要不得的。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這首詩只有20個字,卻包含了10個數字,且早已成為兒童啟蒙古詩
李商隱最情意綿綿的唐詩七絕,每一個心中有愛的人都懂得這種纏綿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