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改革開放40年」取消以葯補醫:一個支點撬動醫改

「改革開放40年」取消以葯補醫:一個支點撬動醫改

「改革開放40年」取消以葯補醫:一個支點撬動醫改

「改革開放40年」取消以葯補醫:一個支點撬動醫改

2017年9月30日,是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史中值得銘記的一天。這一天,我國實行了60多年的公立醫院以葯補醫機制全面破除。同時,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路徑,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落實財政投入責任,公立醫院逐步建立運行新機制。這一段歷程顯示,用改革的思路和發展的辦法破除矛盾,是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衛生健康事業的根本遵循。

《健康報》在記錄

1985年1月24日

《健康報》刊發《經營管理——醫院改革的方向》一文。文中提出:「醫院改革就是要改供給型為經營型。鼓勵藥房疏通進貨渠道,主動向廠方掛鉤並取得廠方優惠出廠價,既保證了藥品供應,又為醫院增加了收入。」

2013年11月13日

《健康報》刊發《311個試點縣基本取消藥品加成》一文。文中寫道:「對311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試點縣的初步綜合評估結果顯示,試點縣基本取消了15%的藥品加成。此外,陝西、安徽、浙江、青海在全省推開該舉措。」

2017年4月21日

《健康報》在一版刊發題為《終結以葯補醫進入倒計時》的報道。

辯證地看藥品政策變革

「回顧改革開放40年歷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推動建立新型醫療衛生服務供給體系,而突破口是取消以葯補醫。」原北京市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方來英說,取消以葯補醫體現了政府在醫療服務中的責任和作用,可以看作醫改中輝煌燦爛的一筆。而站在歷史發展的維度上看以葯補醫,其當時的存在無可厚非,成績不能抹殺。

「基於20世紀50年代的國情,藥品加成政策作出了貢獻。」方來英表示,自1954年開始,我國對公立醫療機構用藥實行順加15%的差價率作價的政策,彌補了政府財政對醫療機構投入不足和醫療服務價格過低的缺口。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藥品加成政策的內外環境發生變化,其一步步異化為以葯補醫機制。一段時間內,「建設靠國家,吃飯靠自己」風行各個行業,衛生系統也沒能例外。政府開始運用經濟手段管理衛生事業,市場化口子在醫療領域越開越大。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公立醫院經營理念轉向,逐漸開始強調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對藥品的批零加價越來越高。同期,公立醫療機構的補償責任更多推給了市場,政府對衛生事業投入相對不足。更具危害性的是,藥品加成政策逐漸轉移到「醫生的筆上」,刺激醫務人員多用藥、用高價葯。

「事實上,我們有技術,為什麼要靠賣葯去掙錢呢?」方來英不服氣地說。所幸,在以葯補醫苗頭出現的同時,社會各方開始有所警惕,國家層面很快主動出手。

2017年4月,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中央編辦、國家發改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務院醫改辦聯合印發《關於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在2017年9月30日前,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

從民生髮展角度設計政策

方來英說:「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3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矛頭直指以葯補醫機制,這從本質上體現了政府責任。而政府履責不僅體現在增加投入上,更要在制度設計上保證老百姓獲利。」

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改革中醫院、醫保、患者、葯企四方博弈,不可能都是贏家。對此,作為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政策制定者,方來英不以為然。他解釋,北京通過設立醫事服務費,將取消掉的藥品加成進行平移。通過平移,控制藥品費用增長,醫療費用結構更加合理,人民群眾的利益得到保障;平移更多地體現醫療服務的技術特性,鼓勵醫生、醫院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推動自身發展;企業則在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中獲利,比如招標政策兼顧藥品價格和質量。

在國家層面,改革一步步推進,迎來新時代。2012年,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茅發表聯合署名文章《取消以葯補醫機制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該文將公立醫院取消以葯補醫機制面臨的許多有利條件進行了梳理:一方面,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實現廣覆蓋,醫保資金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投入責任更加明確,財政投入持續增加。這些都為全面取消以葯補醫機制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017年4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等7部門發布《關於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不僅明確了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的最後時間節點,也指出要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將取消藥品加成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內容。

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

全面取消以葯補醫只是第一步,理順補償機制、建立新型醫療服務供給體系是一場持久戰。方來英舉例,北京取消藥品加成、設立醫事服務費後,三級醫院普通門診醫事服務費為50元;專家門診中,副主任醫師為60元、主任醫師為80元、知名專家為100元;醫保定額支付40元,醫保分別自付10元、20元、40元和60元。「大家會想,我就一個感冒,上大醫院、掛專家號值不值?」

北京只是全國取消以葯補醫改革的一個縮影。各地心裡早有準備:不能畢其功於一役,取消藥品加成後需同步推進相應改革。只有綜合施策,才能建立起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

自今年4月以來,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與農工黨中央調研組就「鞏固破除以葯補醫改革成果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先後赴北京、陝西等5地開展調研。在貴州調研期間,餘慶縣人民醫院院長介紹自取消藥品加成以來,該院的葯佔比已由原來的42%下降到22.58%,對於減少的部分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等基本實現收支平衡。

而鞏固破除以葯補醫改革成果,讓新舊運行機制平穩轉換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各地的重要任務。積極協調財政部門加大投入、優化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加快薪酬制度改革、推進公立醫院章程制定、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等都是主攻方向。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方來英說,任何改革都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實踐越深入,各方越認識到取消以葯補醫的槓桿作用,老百姓也實實在在獲益。這就是改革的魅力所在。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姚常房 特約記者 姚秀軍

編輯/ 管仲瑤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圖標,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康弘葯業為」一帶一路光明行「提供澎湃動力
「周末推薦」中醫服藥時間講究多 你吃對時間了嗎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