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繼續柴榮的策略,由北向南,他能打敗契丹實現大統一嗎

趙匡胤繼續柴榮的策略,由北向南,他能打敗契丹實現大統一嗎

柴榮選擇由北向南,而趙匡胤選擇由南向北,哪個的策略更好呢?這個疑問,其實核心點是採用這兩種策略,能不能打敗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

趙匡胤繼續柴榮的策略,由北向南,他能打敗契丹實現大統一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柴榮像)

因為畢竟趙匡胤由南向北已經實現了「小統一」的目標,按照柴榮超強的戰鬥能力,如果他採用由南到北策略的話,趙匡胤的這種成功,他肯定也是能夠達到的。當然了,前提條件是柴榮要保持健康。如果他不能保持健康,那麼,不管是由北向南,還是由南向北,都得由趙匡胤來完成。而這個問題,也變成了如果延續柴榮的策略,採用由北向南打,趙匡胤能否成功的問題了。

我個人認為,趙匡胤如果採用由北向南的策略,成功性很小。也就是說,他這樣做的話,不但不能打敗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甚至連「小統一」也未必能實現。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趙匡胤的性格決定了他不適合打攻堅戰。

趙匡胤的性格是非常求穩的,沒有絕對把握的事情,他一般不會輕易做。事實上,趙匡胤並不是沒有打過由北向南的戰爭。當他在黃袍加身當了皇帝以後,雖然沒有直接和契丹硬碰,去攻打燕雲十六州,但是,他曾經率軍攻打北漢。他是希望拿下北漢以後,再去攻打契丹。就在他的軍隊已經包圍北漢都城晉陽的時候,聽說契丹已經前來救援,趙匡胤立刻放棄了繼續進攻,撤退回國。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求穩妥,絕不輕易進攻。

包括在南方的統一戰爭中,趙匡胤也一直很穩。攻打南唐的時候,他也是反覆在政治上試探,最終才採取軍事行動。在南唐的戰爭,趙匡胤打了一年半。因為打的不順暢,他甚至一度想撤軍再等時機。

當收復後蜀後,有人建議他一鼓作氣把大理拿下來。但是他想到南詔國曾經給大唐帶來的麻煩,不想去攪這趟渾水,因此明確表明不攻大理。

趙匡胤繼續柴榮的策略,由北向南,他能打敗契丹實現大統一嗎

(趙匡胤劇照)

第二,趙匡胤必須要顧及自己國內的穩定。

趙匡胤的皇位是從後周奪過來的,雖然趙匡胤做得非常溫和,善待後周皇室,善待後周的舊臣,極好地處理了改朝換代的陣痛。但是,對趙匡胤不滿的肯定大有人在。只不過他們沒有機會,一旦有機會,他們肯定會起來造反。

假如趙匡胤先去攻打最困難的契丹。畢竟契丹當時的實力非常強大,柴榮三個月打下契丹三個州,不過是打了契丹一個措手不及,契丹沒有緩過神來而已。現在契丹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趙匡胤再前往攻打,必然是硬仗,必然沒有那麼容易。一旦趙匡胤打敗了,國內的懷疑情緒就起來了。大家都會覺得,這就是對比,要不是趙匡胤奪了柴榮的江山,肯定不會敗。有了這種情緒,肯定就有人利用這一點,趁機擁兵作亂,這樣,國內就不穩定了。

所以趙匡胤要走另外一條路線,一條不用和柴榮對比,容易成功,又容易保持穩定的路線。

趙匡胤繼續柴榮的策略,由北向南,他能打敗契丹實現大統一嗎

(趙光義劇照)

第三,趙匡胤穩妥的策略其實是最佳策略,只是後人沒操作好。

趙匡胤採用先南後北,最後打敗契丹,收回燕雲十六州的策略,肯定比柴榮一開始就冒險攻打要好得多。畢竟後方穩定了,並且有充足的財力來打這場硬仗。再說了,在趙匡胤統一的過程中,契丹也並沒有因此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趙匡胤並沒有因此就貽誤戰機。只不過,在南唐統一,還沒有實現北漢統一的時候,趙匡胤就去世了。最終這個計劃他並沒有全面完成。

趙光義繼位以後,他需要解決的穩定問題,比趙匡胤更複雜。一方面,趙宋必須要繼續消除奪取後周政權的影響。另一方面,趙光義還得消除他奪取他哥哥趙匡胤政權的影響。這兩方面的影響,讓趙光義對大將們嚴重猜防,而他本身又不會打仗。因此最後連續兩次敗給契丹後,終於完全放棄了打敗契丹,實現從「小統一」到大統一的想法。

(參考資料:《新五代史》《宋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精彩歷史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為何一定要讓位?他只立李世民為太子行嗎
張飛丟下邳,關羽丟荊州,馬謖丟街亭,哪個對蜀漢的影響最大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