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為什麼被人們如此敬仰?
原標題:關公為什麼被人們如此敬仰?
魯迅先生說過,在中國歷史上,時刻站著民族的靈魂,指示著未來。關公精神就是這樣的靈魂。凝聚在關公身上的忠義仁勇,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理想,它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沉澱在我們的骨髓里,成為我們共同堅守的精神契約,也凝為彪炳千古、大氣浩然的華夏魂。
報國以忠死何憾
關公熟讀《春秋》,幾乎能夠背誦,完全繼承了「大一統」「平天下」儒家文化的社會政治理想。桃園結義起誓:「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一開始就將目標確定為:「匡扶漢室,一統天下。」從此不管是許田殺曹、徐州「降」曹,還是水淹七軍、痛失荊州,縱橫華夏三十年,無論是順境逆勢,報國之志都從未改變。麥城被俘,面臨生死抉擇,他仍擲地有聲:「……吾與劉皇叔桃園結義,勢扶漢室,豈與汝叛漢之賊為伍,我今誤中奸計,有死而已,何必多言!」依然選擇了以死報國。
為民以仁黎庶情
據《新野縣誌》:關公屯兵新野時,一天,練兵歸來,將赤兔馬拴在一棵桑樹上,不料樹皮被啃,桑樹枯死。關公覺得對不起百姓,便親手在原地又栽了一棵,並在周圍築土垣保護。關公鎮守荊州時,對長江沿岸防洪十分重視,經常沿江巡查。一天,監利縣王家鋪江堤潰決,關公巡查至此,不顧一切揚鞭催馬,躍入決口處,指揮堵水。經官兵百姓共同搶救,決口終於堵好,百姓財產免受損失。王家鋪百姓便築了一座漢壽祠紀念關公,至今漢壽祠仍在。劉備徐州兵敗,關公委身曹營,曹操為了籠絡關公,給他送了十名美女。關公不為所動,憐其柔弱,便讓她們侍奉嫂嫂。關公領兵「善待卒伍」從不妄殺無辜。
待人以義參天地
關公講情義。涿郡一旦結義,便「張為弟,劉為兄,弟兄們同肝同膽,異性連成親骨肉」。被迫「降」曹,「土山三約」:降漢不降曹;奉養二位嫂子;但知劉皇叔去向,千里徑尋。曹操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送美女十人以待之;先封為偏將軍,後封漢壽亭侯,一切難動其心。他事嫂如事兄,每三日問安一次,甘糜二夫人不說「叔叔自便」,他不敢退回,大小事從不自專,請示過嫂嫂之後方敢施行。曹操贈戰袍,他上用舊袍罩之,因為「常穿上如見兄顏」。曹操贈馬以結其心,他深加拜謝,因為「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長下落,雖有千里,可一日而見也」。確知劉備在袁紹處後,他便掛印封金千里尋兄。連曹操都讚揚他:「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義士也。」關公講信義。知恩圖報,有恩必報。他知道曹操待他甚厚,在尋兄之前說:「立效報曹公乃去。」白馬戰役中,匹馬斬顏良、誅文丑,報答了曹操的恩情才離去。
交友以誠肝膽相照
關公對兄弟戰友真誠相見。每逢劉備辦公或在公共場合,他與張飛總直立兩旁,終日不倦,誠心一片。趙雲勇武超群,對劉備的貢獻不在關張之下,但劉備稱漢中王后,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而唯有趙雲,還是翊軍將軍,與大家相差不至一級。關公對此,深感不安,於是借突擊提拔超齡的黃忠說事,受封時,佯裝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用以安慰趙雲。因此,寧肯背負了一個「剛而自矜」的不好名聲。關公對義士英雄相惜。袁紹、呂布手下名將張遼與關公對陣時,為義罷戰。關公對其十分敬重。在曹操要殺張遼時,這個只跪天、跪地、跪父母的英雄,竟跪下為張遼求情,說:「文遠重義守信,是個忠勇之士,我願意用性命來擔保!」關公對敵人心不藏奸。
處事以信傳千古
關公守信不懼險。孫權集團背叛盟約,向劉備索要荊州,擺出「鴻門宴」讓關公談判。關公一旦應若,便不會示弱,不怕危險,單刀赴會,對東吳的無理要求,擲地有聲:「烏林之役,左將軍身在行間,戮力破敵豈得徒勞,無一塊地,而足下來欲收地邪?」關公守信重然諾。他受到劉備之託保護嫂子,兵敗後本求一死,但為了兌現承諾,保護嫂子安全,忍受著巨大的精神犧牲,答應「降」曹。當知道劉備的信息後,又決不違背誓言,掛印封金毅然而去。
對敵以勇震華夏
關公勇武絕倫。他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降于禁、斬龐德,連曹操都說:「關某威震華夏,未逢對手。」關公氣勢逼人。魯肅為討還荊州,臨江設宴欲殺關公,「關雲長單刀赴會」,魯肅「舉杯相勸,不敢仰視」。別時雲長借口酒醉,提刀按住魯肅,嚇得魯肅魂不附體。關公兵圍樊城時,守將「呂常卻欲來迎,後面眾軍,見雲長神武凜凜,不戰而走」。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隋朝為什麼會如此的短命?
※關羽敗走麥城生擒被殺後,呂蒙和曹操為何都離奇死亡?
TAG:三國演義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