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日一穴】偏歷穴: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每日一穴】偏歷穴: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上期穴位是偏歷穴




都有誰答對了呢







偏歷

為經穴名。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屬手陽明大腸經。偏歷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絡穴。偏即偏離,歷即行走,手陽明脈從此穴偏離別行手太陰脈,故名偏歷。




【腧穴釋義】




偏歷。偏,與正相對,偏離之意。歷,經歷。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偏離大腸正經而行。本穴物質為陽溪穴傳來的炎上之氣,行至本穴後因進一步受熱膨脹並向外擴散,而由於肺經所處的西方之地天部之氣不足,所以本穴的膨脹擴散之氣偏行肺經,故名。



大腸經絡穴。因本穴有天部之氣偏走肺經,有聯絡大腸經與肺經氣血的作用,故為大腸經絡穴。




附註:手陽明經絡穴。




【取穴位置】



位於前臂,腕背側遠端橫紋上3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穴位解剖】





在橈骨遠端,橈側腕短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掌側為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背側為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功能主治】





功能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主治




1、耳鳴、鼻衄。



2、手臂酸痛。




3、腹部脹滿。




4、水腫。




【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上間穴、崑崙穴、通谷穴治鼻衄。




配腎俞穴、聽會穴治耳聾。




配陽溪穴、商陽穴、洛卻穴、腕骨穴、前谷穴治耳鳴。




配商陽穴、二間穴、三間穴、合谷穴、陽溪穴、溫溜穴治齒痛。




配神庭穴、攢竹穴、本神穴、聽宮穴、上星穴等治癲疾嘔。




【刺灸法】




側腕屈肘,於陽溪與曲池連線的下1/4與上3/4的交接處取穴。直刺或斜刺0.5-0.8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鼻出血、面神經麻痹、扁桃體炎、前臂神經痛、耳聾、耳鳴、牙痛等。






每日一猜:




位於前臂,腕背側遠端橫紋上5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猜一穴位。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點左右在留言處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為您揭秘~




歡迎大家在留言處留下評論,一起討論~



推薦閱讀




  1. 中國132歲老人首次公開長壽秘訣!簡單到人人可複製...



  2.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3. 冬季身體最愛這些小動作,強身又健體!隨手一做,勝似吃「補品」



  4. 水煮一物,降「五高」!不是葯,不損肝,名中醫都吃它!



  5. 從頭到腳健康自測法,太實用了,一定收藏!(附大病早期信號表)



  6. 23歲,癌症晚期:對自己不好,真的會死!



版權聲明:

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

忍冬(微信號:w13714009507)






痛則不通,通則不通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傳承數千年的中醫養生文化,普及刮痧、拔罐、艾灸、經絡保養等中醫傳統保健方式,讓您擁有美麗健康的身體。






如何養生?請

點擊

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穴點陣圖解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穴】神闕穴: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