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其中智慧,你懂嗎?
談及王陽明,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原名王守仁,號陽明,明朝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心學成就之高,對後世影響極廣。尤其是「知行合一」的修為準則和「心學四決」,最是他心學研究的最高成就。
民間向來認為,中國儒家有兩個半聖人,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就是王陽明,還有半個是曾國藩。由此可見王陽明在修為致道上的崇高地位。
王陽明的心學博大精深,因其內涵的深刻與普適而備受推崇。尤其是4句28字的「心學四決」,悟透後就能參透人生,無論是為人處世上,還是看待事物上,都會提升一重境界。繼而也能達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至上人生修為。
明·王陽明·心學四決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善無噁心之體
這句話和三字經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意思非常相近。說的是,人出生以後,本身是沒有善惡觀念的,這種觀念是心性的根本。
王陽明認為:「在心體上不能有任何的雜念和念頭,就像眼睛裡不能容一粒沙子一樣。這個念頭不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頭也不能有一點。」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無善無惡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狀態,它是心的本體。心即是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心的本體是無善無惡,所以天地萬物也應該無善無惡。
有善有惡意之動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都是有良知的,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心如果失去了本體,那麼良知就會被蒙蔽。良知一旦被遮蔽,所發出的念頭就有了善惡,而有了善惡之後,又不肯為善去惡,所以人生觀就有了善惡,好好的一個人也就慢慢的變化了。
王陽明的結論是:習氣所染。習氣就是我們身處的社會。這一觀點和韓寒當年寫的一篇文章《杯中窺人》的觀點一致,就是說,人隨著進入社會,慢慢的被腐蝕,就會心性發生改變。
知善知惡是良知
良知,是是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是天生的,是對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斷能力,良知即至善,即天理。王陽明對「良知」的推崇幾乎無以復加,他說:「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為?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他還說,「良知學是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瀾淺灘無不如意,雖遇巔風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沒溺之患。」這些對良知的讚美之詞大有「良知在手,天下我有」的意味,可見良知強大的驅動力,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為善去惡是格物
理學家認為的「格物」,就是分析現實事物,要認識天理,就要不停的分析現實事物。後來,王明陽苦思7天7夜,一無所獲。於是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格物」不是分析事物,而是社會實踐,這裡的「致知」也不是認識天理,而是踐行天理。
知道了這重關係,就好理解「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句話了。人在社會生活中,要多參與社會實踐,在紛繁複雜的具體事務中鍛造自己的心理素質,做到動靜皆定,以此沉著冷靜,正確應對,才能進入「不動心」境界。
心學四決告誡我們:對於自己,既要做到「知善知惡」,心中又必須「無善無惡」;對於他人,儘管他「有善有惡」,卻要引導他「為善去惡」。如果能做到這四點,就能夠取得成就。
對於王明陽的這一觀點,讀者們,你們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中國2位「書法神童」,一出手「秒殺專家」!大家怎麼看?
※三國詩詞:蘇軾?杜甫?辛棄疾?文采激揚,誰最巔峰?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