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俄媒稱中國能為印度提供資金和技術:進入印度市場優勢明顯

俄媒稱中國能為印度提供資金和技術:進入印度市場優勢明顯

俄羅斯國家現代意識形態發展研究所專家伊戈爾·沙特羅夫預測,中國將加大進入印度市場力度,有可能成為印度經濟的投資者,將自己的生產在印度實現本地化,因為印度勞動力已經比中國的便宜。中國能成為印度的投資者和技術提供者。

俄媒稱,專家表示,中國能成為印度的投資者和技術提供者,與美國相比,中國更有優勢進入印度市場。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7日報道,不久前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在成都舉行了第21次會晤。會晤基調積極,富有建設性和前瞻性。雙方都希望找到妥協性解決方案。雙方同意逐步擴大邊境貿易和人員交往,啟動早期收穫的磋商,以儘快達成具體成果。

2018年11月24日,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二十一次會晤在四川成都舉行。(圖片來自外交部網站)

報道稱,互不信任也許是中印之間最大的問題,似乎雙方打算通過擴大經貿往來克服這一障礙。

報道注意到,中印關係出現積極進展。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注意到了美國因素對中印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影響。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

張家棟說:「過去中印關係的主要問題是領土爭端和一些雙邊問題,如果能把這些問題解決,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現在又增加了新的因素——美國因素。印度去年曾一度希望能夠倒向美國,但是今年以來印度的戰略發生了一些變化。該國認識到,即便完全倒向美國,美國可能也不會太重視印度,也不會讓印度的利益增加,現在又想重新平衡美印和中印關係。」

俄羅斯國家現代意識形態發展研究所專家伊戈爾·沙特羅夫認為,中國作為世界大國不可能置中印關係於不顧。尤其是當美國把印度拉進自己的戰略之後。

伊戈爾·沙特羅夫認為:「無論如何中國跟印度都要比跟美國近。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整段時間,它發展了自己的技術。而印度在世界市場只是一個大力發展IT技術的國家。可見,與印度相比,中國在很多方面有自己的技術優勢,而印度現在在搞『印度製造』,也有可能出現非常有趣的現象:中國將開始將自己的生產放到印度。考慮到中國的地緣政治地位,它進入印度提出的建議要比美國有利得多。」

據這位俄羅斯專家預測,中國將加大進入印度市場力度,有可能成為印度經濟的投資者,將自己的生產在印度實現本地化,因為印度勞動力已經比中國的便宜。中國能成為印度的投資者和技術提供者,準備更加緊密地發展同印度的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外媒關註:貿易戰陰影下中國出口創紀錄
希臘禁止肥胖遊客騎驢 因動物權利者抗議此舉「虐待動物」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