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藝術需要錯覺
吳冠中:畫賣不出去了?
書法微課 2018-10-11 09:32:31
畫家吳冠中留給當今美術界的箴言針砭藝壇時弊。這些驚人之語,當時可能在美術界激發起軒然大波,如今回看吳冠中直言不諱地痛陳中國當代的美術觀念、美術教育和美術體制,句句在理。這筆無形思想遺產的價值不遜於他留下的畫作。
「畫賣不出去了——好!」
2009年初,吳冠中在上海聽聞曾經充斥著炒作的藝術品市場大幅度降溫,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朗聲笑道:「好!藝術品市場冷下來了,畫賣不出去了——好!」
在吳冠中看來,藝術品市場降溫,能有效地治治畫壇的浮躁風,畫家可以安心回去畫畫了。寂寞的時候往往畫得出好的作品來。而只要畫家創作出好的作品來,不要怕市場的冷熱,真金不怕火煉,真的好東西是跑不掉的。
吳冠中說,藝術的冬天考驗著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熱愛著藝術。如果真愛,就不會放棄。苦難和坎坷是孕育藝術的土壤。感情壓抑到一定程度才會爆發。那才可能會有好的作品。平淡的人生,平淡的情感,不能出藝術。
「這個市場『心電圖』不正常」
2005年11月,吳冠中巨幅水墨畫《鸚鵡天堂》在北京保利首屆拍賣會上以2750萬元的價格落槌。吳冠中卻對此「天價」不以為然,對本報記者稱這合收藏家口味,自己並不認為這張作品有多好,因為內心流露得不夠。
吳冠中說:「我現在對拍賣毫無興趣,拍賣圖錄也不去看。現在國內的藝術市場有點畸形,人為因素太多,躥上躥下的,就像心電圖不正常。作品的價值要由時間來驗證,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差的,歲月會作出篩選。現在值不值錢無須關心。低了別動搖,高了別太高興。作為藝術家,他只管把作品留在人間,由後人評說。」
「藝術需要錯覺」
畫石膏像是目前美術教育的必修課。但吳冠中認為,畫石膏像會把藝術感覺都抹殺掉。石膏像是死的,現在要求畫的人死扣,要畫得正確,要畫得像,結果畫得越像越沒有感覺。
藝術需要錯覺,沒有錯覺就沒有藝術。藝術要有想像力,要有飽滿的情感。藝術家需要有比常人更豐富的想像力和情感積累。
「藝術家應是『野生植物』」
凡是有親戚朋友的孩子想要報考美術學院,吳冠中一概勸阻。他認為美院教的那一套,是培養畫匠而不是藝術家的,一些美院大量招生,都是為了錢!吳冠中說:「對報考美術學院的學生,老師和家長應該給他講明利害,學美術等於殉道,將來的前途、生活都沒有保障。學畫的衝動澆不死,這樣的人才可以學。」
吳冠中向來強調,藝術家應該是「野生植物」,不是靠「圈養」就能出成果的。他希望社會建立合適的機制,資助、獎勵年輕的窮藝術家進行探索。「不要養人,要獎勵好的作品。要養會下蛋的雞。」
「碩士、博士都比不上作品」
吳冠中認為藝術院校文化課要求太低決定了大學只能培養出工匠,培養不出藝術家。「美術界大部分畫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們的作品情懷和境界上不來。」而對於藝術院校的教師,吳冠中照樣批評得不留情面:「現在很多大學老師不稱職,一定要毫不客氣地淘汰。大學之大,不在於大樓,而在於大師。現在大學都搞綜合化,理工科學校都在搞美術學院、藝術學院,老師要評職稱,學生要拿文憑,都掏錢在刊物上買版面發作品。全世界很多美術家都沒有學位、文憑這些頭銜,什麼藝術碩士、藝術博士,都比不上作品。」
回憶吳冠中
文/柴靜
吳冠中先生去世,我十年前在湖南衛視《新青年》節目時曾經訪問過他,今天找到當時的紀錄,摘要如下。
「他說我是畫幸福的畫家,其實我喜歡悲劇」
吳冠中說從一開始就喜歡梵高,一見就喜歡,在法國的時候,也是喜歡「強烈的東西」,一回來以後,都走不通,沒有辦法。他說得很直接,「要生存,還要我的藝術能夠發展,因此我就找秀麗的辦法。用水彩畫,抒情的,因為這樣的東西輕鬆愉快,大家能接受,非常受歡迎,那麼這樣就推著我向這邊走,就是說怎麼樣能與人民結合,他也能夠喜歡,但我也不說假話。」
時間長了,包括他在巴黎的老同學熊秉明也這麼看他,吳說「他說我是畫幸福的畫家。其實我喜歡悲劇,我過去一直喜歡悲劇,但是悲劇一直走不通,那麼一直到現在,尤其到最近幾年,到晚年我慢慢地回到比較黑的,悲劇性的東西就比較多了,彷彿又回到我童年這樣。」
「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而是以思想劃分的」
他在法國學畫,老師如果說這個畫「漂亮」,就是貶詞。
他說:「虛谷在的話,我要請他喝茶聊天。張大千來,對不起,不見——我覺得話不投機,有代溝。」
學生讓他講講。他說:「漂亮和美不同,漂亮講得是那個質感——細膩,美往往是造型藝術裡面的獨特性、構成美,這兩個不一樣。我覺得張大千的作品就是漂亮,像《飛蕭樓》,潘天壽的作品是美,感人。」
他又解釋:「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
「反傳統的目的就是想解放我們」 。採訪他的時候,他剛寫了《筆墨等於零》。這話很刺激,一動傳統,一定惹人驚跳,他被罵得夠嗆。
他說「元明以後時代,我覺得是落後的,無可非議地落後的,落後了怎麼樣來改變?要反傳統,傳統的東西必須要反掉它一些。」
他舉文藝復興為例,「我們說達芬奇,他作為坐標,作為定位,一直在變,變變變,變到了印象派,變到了梵高,變到了馬蒂斯,變到了畢加索。差距多大?到中間為什麼能夠到這一步,就是一步一步反的。兒子反老子,孫子反父親,不斷地反,有時是反反得正,所以逐步反下來之後,它實際上是在一步一步進步。」
他說他寫文章的目的「就是想解放我們,不在古人的筆墨那種固定的程式的標準裡面。」
「探索性是科學」
但他一邊說反傳統,一邊反而建議要重畫古人的畫,很多人覺得沒意義,再畫也超不過,吃力不討好。
他說這是剖皮見骨的拆解。「我們現在要把西方的要害和中國的要害找出來。就是把它畫後面的構架拉出來,把皮扒掉了,看它裡面的構架是什麼樣的,看我的骨頭裡面有幾對,沒有幾對就不行。肱骨、股骨,是這些東西把它解剖來的,所以一幅畫從造型角度,用解剖學來給它剖析出來。」
他讓學生臨摹古人畫時,也可以用鉛筆,用鋼筆,用油畫筆,不要拘束,就用自己的認識來畫前人的東西。「好像我們寫讀書筆記。我可能看了《紅樓夢》,我有什麼感想,用我的看法來解釋《紅樓夢》、《水滸》,是這樣一種讀書筆記,是很新的一種看法」
他很喜歡看中央10套,都是科技節目,「如果你臨摹,老是繼承,那是不需要太多科學。臨摹學老師,師徒相承,我們現在要不同老師一樣,我要自己找探索,這個就是科學。探索本身就是科學,無中生有是科學,科學是探索宇宙物質的奧秘,那麼藝術探索感情的奧秘,是隱藏在裡面不知道的感情,是藝術可以表達出來的,從這一點講是同科學完全一致的。探索性是科學。」
他舉梵高的例子,他把米勒的《播種人》重畫,「米勒那個樸實,是農家在散步,是客觀的冷靜,那是朴樸實實拿出來的。梵高看就不一樣了,他帶了激情,撥動人的那種感情,他以他的激情來記米勒的感受,他是這樣一種畫法。」
這是黑格爾說的,就象一件東西,外面的肉腐去之後,始見其骨,一個歷史階段留存下來進入另一個階段的東西,是那個歷史階段的真質。
「藝術是把你感情深處的秘密,沒辦法的,拿出來傳達」 吳冠中說他從來不主張藝術分什麼派,什麼主義,他也不相信藝術可以通過流派學出來,這些東西他覺得「同藝術的本質沒什麼關係。」
那麼,什麼是藝術的本質?
他說「我們看西方好像同中國很不一樣,但是發現有一點,兩家的自家的根源,兩家的自家的精神,完全一致,這個精神是什麼?兩個字『情真』,感情要真」。所以他給藝術就一個定義「把你感情深處的秘密,沒辦法的,拿出來,用藝術來給你傳達出來」。
「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
當時節目里,有位年青人要他對青年說句話,吳冠中說,「這個怎麼講呢?對年輕人,我現在是老了,我也有過年輕,過去了,誰都有過年輕,過去了永遠追不回來,所以對你們是羨慕。但是你們也不要驕傲,你們也要過去。」
他說,青年不一定新,有遺老還有遺少。
「真正的新是革新、創造、探索,不被舊的傳統拖累,不被原來的權威所壓倒。新青年就是不顧一切地,只要是真理,就敢於談新的東西,敢於否定以前的東西。」
所以他說,「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 他說這些話的時候八十二歲,我們問他的苦惱,他說苦惱是人都老了,各方面都老了,但是感情不老。
「我很痛苦,那麼有一些老人呢,他們一樣地老了,心態很平和,他們反正不搞什麼創作,老了也去散一散步,走一走,坐一坐,但是我覺得很苦惱,都老了,卻感情不老,性格不老,就苦在這裡。」
他說他的恐懼,「不能創造了,人還活著,那怎麼辦,我就怕這個,我最怕就是這樣,我覺得創造生命完了,人也就完了。」
「那邊有許多野百合花」
他逝去了,我想起他在那天講演中,提到死亡,他說魯迅的散文詩《野草》,中間有一篇叫《過客》,過來的客人。這個過客永遠在走,走向未知,走向未來,很辛苦,很艱難。有一天快到黃昏的時候了,他碰到一個老翁,就問這個老翁,前面是什麼地方?
老翁說是墳墓。
他問,墳之後呢?
老翁說,不知道。
但他說老翁旁邊有個女孩,她說:「不,不,不是的。那邊有許多野百合花、野薔薇,我經常去玩的。」
柴靜於2015年
TAG:中國藝術品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