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觀潮:我軍淮海戰役領導指揮的決策全過程(一)

觀潮:我軍淮海戰役領導指揮的決策全過程(一)

原標題:觀潮:我軍淮海戰役領導指揮的決策全過程(一)


  在闡述和分析我軍對淮海戰役領導指揮的決策全過程之前,有必要先做一些說明:為避免主觀的結論先行,我既不預設標準也不預設前提,一切結論都產生於對資料分析之後。


另外,討論這一問題時,我建議大家一定要看原始的歷史文獻和地圖,而不能僅以一般流行的報告文學類的文字為準。


關於淮海戰役的決策和指揮,網上一直爭論不休,爭論焦點就一個,全戰役到底是粟裕指揮的還是鄧小平指揮的?為闡明全戰役的決策全過程,有必要先對這個問題的相關背景做一下介紹和分析。


嚴格地說,這個問題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因為淮海戰役的指揮,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都不是某一個具體人獨自承擔的,如果從最後決策的角度上來看,最後的決策人是軍委主席毛澤東(軍委總參謀長周恩來等人也是參與指揮者),參戰的兩大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的直接指揮者是代司令代政委粟裕、副政委譚震林、參謀長陳士榘、副參謀長張震等人;中原野戰軍的直接指揮者是司令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副司令陳毅等人;戰役期間依軍委指令,成立了劉陳鄧粟譚五人組成的淮海戰役總前委。

在整個戰役的指揮決策各個環節上,形成了軍委(毛澤東)、總前委(劉陳鄧粟譚)、華野(粟譚陳張)、中野(劉陳鄧鄧張李)四個部分,現在所爭論的是誰指揮的問題,真實內涵是上述四個環節的層級關係,和四個環節中的主要人物,對全戰役所起的作用都有哪些。弄清楚了這個層級關係和人物的各自作用,對於到底哪些人才是全戰役的指揮者就能明了了。


讓我們先從淮海戰役最初的動議入手。


1948年9月24日,當濟南戰役即將結束的時候,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粟裕,致電中央軍委並告華東局、中原局,建議在濟南戰役結束後,隨即進行淮海戰役。這是有關淮海戰役的第一份文獻。眾所周知,此時粟裕所提的淮海戰役計劃,還是還來所說的「小淮海」,與實際進行的「大淮海」有很大不同,「淮海戰役」這個名稱,也是由這個「小淮海」而來的(兩淮與海州),實際進行的淮海戰役,其實並不在這個淮海地區。而計劃中的作戰部隊,也僅限於華野,計劃的戰役本身,並不涉及中野的部隊。


也就是說,這個戰役計劃是華野範疇內的計劃,不是兩大野戰軍聯合作戰。戰役計劃中要達成的目標,是向徐州以東地區進攻,切斷徐州東翼,威脅江邊,迫使敵軍以徐州為中心的防禦,向淮河一線退卻,而不是與敵徐州集團決戰。戰役計劃中的首戰目標,也不是後來首戰所殲滅的黃百韜兵團,因為此時黃百韜兵團還沒有撤回新安鎮。


粟裕的這個電報中,有一個細節經常為現在的報告文學作品所有意無意地忽視,就是收報人。這份電報是發給三個方面的:中央軍委、華東局和中原局。就我們要討論的主題而言,這裡面就有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了:作為華東野戰軍範疇的作戰計劃,電報發給中央軍委是正常的,發給華東局也是正常的(此時粟裕在濟南戰役的打援指揮位置,與饒漱石和華東局不在一起),畢竟華東局是華東野戰軍的直接上級。但是,為什麼要發給中原局?


這就涉及了一個與我們要討論的主題密切相關的問題:淮海戰役時劉陳鄧粟譚等人的指揮層級,每個人在這個指揮層級的組織結構中都處在什麼位置?


許多靠看報告文學類作品對淮海戰役建立印象的人,基本都有一個認識誤區:中野和華野是兩個平級的野戰軍,於是華東戰場的領導與中原戰場的領導也應該都是平級的了。然而,實際的歷史中卻不是這樣。華野和中野,兩個野戰軍是平級單位,但中野司令員劉伯承、中野政委鄧小平和中野副司令員陳毅,與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和華野副政委譚震林等人,卻不是平級的關係,而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


在此,就需要暫時離開淮海戰役,先說一說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爭領導指揮體制和南線戰場具體的領導指揮體制了。那種因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是平級的野戰軍而把粟裕與劉陳鄧視為平級的觀念,就是因為不了解這個體制而產生誤解的。


中共當時的戰爭領導指揮體制,從高到低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五大書記負責常務)暨中央軍委——各大區中央局暨大軍區(直轄二級軍區)——各野戰軍。每個大局暨軍區負責一個戰略區,下轄野戰軍(或野戰兵團或野戰縱隊)和二級軍區。戰爭開始時,全國是七大戰略區,後隨戰爭形勢的變化改為五個。這五大戰略區,也就是49年整編後的四大野戰軍和華北軍區(也稱華北野戰軍)。

淮海戰役示意圖


其中的西北野戰軍,在整編前,其上級大軍區是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司令員賀龍政委習仲勛);東北野戰軍在48年以前,是東北局領導下軍區野戰軍合一體制的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兼政委林彪),48年成立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林彪,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華北局華北軍區在48年成立之前,是晉察冀局和晉察冀第一、第二野戰軍(成立華北局後野戰軍一級撤銷,軍區直轄各野戰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聶榮臻,48年晉察冀局和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局和晉冀魯豫軍區合併,成立華北局和華北軍區;中原方面,在1947年挺進中原之前,是晉冀魯豫局、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中原後,晉冀魯豫局和留下的部隊,與晉察冀局和晉察冀野戰軍合併,成立了當時國內最大的解放區即華北解放區,由華北局和華北軍區領導,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政委薄一波;挺進中原的部隊,隨後改為中原局、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軍區司令員兼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軍區副司令員陳毅,軍區政委兼野戰軍政委鄧小平。


華東方面的軍事體制變更最大,放到下面再做詳細說明。


在各個大軍區和二級軍區,大局書記和分局書記、區黨委書記,是必然的軍區政委,這是個剛性的職務特徵,即便該區的書記可能不是軍事幹部,也必須擔任軍區的政委。彭真任東北局書記,就是必然的東北民主聯軍政委,林彪只是在擔任了東北局書記之後,才能兼任民主聯軍政委和後來東北軍區政委;饒漱石和薄一波的軍事能力明顯不如陳毅和聶榮臻,但他們卻是必然的華東軍區政委和華北軍區政委;三軍挺進中原時,粟裕所率部隊建立豫皖蘇根據地,粟裕兼任豫皖蘇軍區司令,而政委就必然是豫皖蘇區委書記宋任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粟裕「一讓司令」:粟裕擔任華中野戰軍司令(政委譚震林),謙讓老資格的張鼎丞擔任其上級華中軍區司令。司令可以讓,政委誰讓啊?不能讓的,就必須是華中分局書記鄧子恢擔任。


從上述例證可以看出,大局書記任大軍區政委,這在當時的共產黨軍事領導體制中,是黨指揮槍的特徵。在這個體制之下,晉冀魯豫局和中原局的書記鄧小平,就必然是晉冀魯豫軍區政委和中原軍區政委。


在五大戰略區中,華東方面的軍事領導指揮體制,三年間變化最大。戰爭開始時,華東部隊的名稱是新四軍暨山東軍區,最高領導是華東局,下轄華中分局,軍事體製為下轄山東軍區、山東野戰軍和華中軍區、華中野戰軍。47年主力撤出華中解放區後,撤銷了華中分局和華中野戰軍、山東野戰軍,統一整編成立由華東局領導的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47年出擊外線,華東野戰軍分為了三部分:東兵團、西兵團和蘇北軍區。東兵團先後稱東線兵團、內線兵團和山東兵團,西兵團先後稱西線兵團、外線兵團和粟裕兵團,蘇北軍區後成立蘇北兵團。東兵團和蘇北兵團(後稱)歸華東局節制,西兵團(粟裕直接指揮的部分),先後劃歸過晉冀魯豫建制和中原建制。


劉鄧挺進中原後,原晉冀魯豫局由滕代遠、薄一波、徐向前等人負責,毛澤東曾代表軍委明令陳粟要「請示徐滕薄。」;中原局和中原軍區成立後,陳毅調中原局,粟裕兵團也劃歸中原軍區節制,粟裕本人也擔任了中原局委員;蘇北軍區部隊歸華東局節制,中央曾一度準備恢復華中軍區,後將蘇北軍區和其兩個野戰縱隊,還是劃歸粟裕指揮,受中原軍區節制;東兵團在濟南戰役前,一直由華東局直接節制,中央還曾一度準備由東兵團接替華東野戰軍建制(西兵團劃歸中原軍區節制時);直到濟南戰役時,原華東野戰軍的各個兵團,才重新由粟裕直接指揮。


而中原野戰軍的建制則與華東野戰軍有所不同,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是由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南進軍團改組,軍區領導和機關,兼領野戰軍的領導和機關。而華東野戰軍與華東軍區,軍區和野戰軍的指揮機構則是分開的。也就是說,身兼中原局、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三職的中原領導人,在軍事領導指揮的層級和職責上,都要高於的華東野戰軍領導人。

電影《大決戰·淮海戰役》截圖

說到此,肯定還不能說服那些認為粟裕和華東野戰軍不低於中原領導層的人,畢竟華東野戰軍人多裝備好,大仗打得多……可共產黨的軍隊不是軍閥隊伍,不是靠人數裝備的多少優劣來決定組織結構的。所以,還是有必要進一步說明當時中原局和中原軍區擔負的職責,與華東局和華東軍區有什麼不同,才能最終說明這個領導指揮層級的問題。看看,僅僅是淮海戰役的第一份電報的一個收報人問題,就涉及這麼複雜的歷史了。


關於中原局與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的關係,這要追溯到1948年第一季度時,陳毅調往中原的的那個時期了。一般人現在看報告文學多了,對陳毅調中原都有個誤解,認為是陳毅軍事能力有限,中央調走陳毅是給粟裕騰位置。從史學角度來說,這是個鬧笑話的認識。


中央調陳毅去中原,是為了加強當時新成立的中原局領導力量。1948年2月,劉鄧致電中央,提出要設法解決中原三軍(劉鄧、陳粟、陳謝)的供應困難,「如豫皖蘇地區(當時是粟裕兼任豫皖蘇軍區的司令和政委),至今毫無建樹,也沒有幹部,對今後大軍供應已無辦法。」為此,劉鄧向中央建議,調有土改和財經經驗的華東局副書記、華東軍區副政委鄧子恢前來中原:「建議鄧子恢同志統一主持中原各區,首先是三部分野戰軍的財經事宜。」


3月23日,中央致電中央工委和中原局,決定「由中原局管轄津浦路東隴海路南包括豫、陝、鄂整個地區,統一該區黨政軍民一切工作之領導」,同時決定陳毅、鄧子恢「加入中原局」。4月27日,中央再致電劉鄧,「陳粟二人日內可到阜平和我們會商行動問題,及你們提出的中原組織機構問題。」劉鄧隨即給中央回電,「中原局轄區甚大,領導力量極嫌薄弱。……亦須統一指揮及供應。因此,建議:(一),以陳毅同志為中原局第一副書記。(二)組織中原軍區。」


對於陳毅到中原後應任何職,劉鄧給出了3個方案,「(一)以陳毅為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中原野戰軍司令員;(二)陳毅為軍區和野戰軍第二政委;(三)陳毅作軍區第二政委兼野戰軍政委。」劉鄧還建議,「不管哪種形式,陳毅同志華野職務不變。」5月5日,劉鄧再次致電中央,「中原局面太大,情況複雜,現在中原局的能力實難勝任,因此再做如下建議:(一)請彭真同志任第一書記,陳毅、小平分任第二、第三書記。(二)陳毅兼軍區第二司令員兼野戰軍司令員。(三)粟裕如暫留中原,則兼軍區副司令員及野戰軍副司令員。」


5月9日,中央和中央軍委經研究後,由中央軍委發出《華北、中原兩解放區轄區和人選》通知電,其中關於中原軍區的轄區,指定為「除華中解放區現轄區外,凡隴海路以南長江以北直至川陝邊均屬中原解放區」;關於中原局和中原軍區、野戰軍的人選,指定為「中原中央局以鄧小平為第一書記,陳毅為第二書記,鄧子恢為第三書記,以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鄧子恢、李先念、宋任窮、粟裕、李雪峰、陳賡、張際春、謝富治、劉子久十二同志為委員。」,「劉伯承為中原軍區及中原野戰軍司令員,鄧小平為政委,陳毅為軍區和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李先念為軍區及野戰軍第二副司令員。陳毅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及政委,粟裕為副司令員,宋任窮為副政委。蘇北兵團仍屬華東軍區建制,但在作戰上受華東野戰軍指揮。」


6月26日,中央再致電中原局,指示「中原局應以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鄧子恢、張際春、李雪峰六人組成常委。」,並同意鄧子恢任中原軍區第一副政委,張際春任第二副政委。


7月2日,中原局將中央同意的中原局、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各項組織人選通知所屬單位,同時在中原局內「以劉伯承、鄧小平、陳毅、張際春組成四人軍事領導小組,陳毅為組長。」,「陳毅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粟裕仍任副司令員,陳離職期間所兼軍政職務由粟裕代理,宋任窮為華東野戰軍第二副政委。」

中原局常委陳毅

至此,中原局和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的重新編組完成,人員、轄區和領導指揮許可權,都與三軍挺進中原時最初成立的中原局由很大不同。《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年解放戰爭戰史》,對這次中原局的重大人事調整的意義,歸納為「中原局的加強,中原軍區的重建,中原野戰軍的編成,即形成了南線指揮中心,劉陳鄧不但可以指揮中原野戰軍,而且也可以指揮華東野戰軍,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的協同配合進入了更高的階段。」


這次重大的人事調整所形成的南線領導指揮體制,一直延續到渡江戰役結束之後。這其中,還有兩點需要大家特別注意,這與我們討論的主題即淮海戰役的指揮有密切關係。一是中原局的轄區,「除華中解放區現轄區外,凡隴海路以南長江以北直至川陝邊均屬中原解放區」,後來的淮海戰役區域,基本上就在這個區域內;二是中原局內以陳毅為組長的四人軍事領導小組,這個組織在解放戰爭期間的各個中央局內,是獨一無二的,其功能相當於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各中央局內的軍委。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原局、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的領導人劉陳鄧,與華東野戰軍領導人粟裕在領導撒指揮層級上的不同:劉陳鄧是戰爭南線的最高指揮中心。


之所以要詳細地說明這個組織結構,是為了讓大家了解,共產黨和解放軍的高級軍事指揮,不是單線的。野戰軍級別的單位,同時受中央軍委、大局、軍區的三重領導,明了這個領導指揮體系,對我們正確了解淮海戰役的領導指揮層級是必須的。


當然,僅說到此,還不能完全說明淮海戰役這一具體戰役的領導指揮全過程,下面我還將結合戰役策劃和進行的具體過程,逐步分析這個組織結構中的各個部分,在全戰役的策劃和進行中,都各自有著哪些作用。


9月24日粟裕發往中央軍委並報華東局、中原局的電報,即建議進行淮海戰役的第一份電報,是最早提出「淮海戰役」這一名稱的歷史文獻。但是,這份電報中所策劃的淮海戰役,是所謂的「小淮海」,並不是後來歷史上實際進行的淮海戰役即所謂的「大淮海」。因此,我們有必要從這份電報中所策劃的「小淮海」內容出發,去逐步了解真實的「大淮海」作戰計劃,是如何修改演變形成的,並從中了解軍委毛澤東、中原劉陳鄧和華東粟譚陳張等三個方面,對「大淮海」計劃的形成,都各自起著什麼作用。


粟裕9月24日電 報中,提出舉行淮海戰役計劃,列出了華東野戰軍濟南戰役後可選擇的4個方案,供中央軍委和華東局、中原局考慮。1、「小淮海」戰役方案,粟裕傾向性明顯地主張採取這一方案;2、華野僅進行海州作戰,對部隊休整有利,但可能增加以後攻佔兩淮的困難;3、華野全力向南求殲敵軍一部,但恐因敵退縮不易求戰;4、華野全軍轉入休整,但易失去適合作戰的秋涼天氣和濟南戰役勝利對敵產生的精神壓力。這4個方案中,有討論意義的只有「小淮海」方案,因為其他三個方案都沒有實施。所以,在此有必要結合我們的討論主題,對這個「小淮海」戰役方案最更細緻一步的分析。


首先,「小淮海」戰役方案的目的,與後來實際發生的「大淮海」作戰即淮海戰役有很大的不同。眾所周知,「大淮海」是解放戰爭中敵我兩軍在南線的戰略性決戰,我軍達成的戰役目標,是徹底殲滅敵軍南線主力兵團,一舉底定中原和長江下游以北地區。而粟裕最初設想的「小淮海」,其戰役目標是:「孤立津浦線,使敵退守(至少要加強)江邊及津浦沿線,以減少其機動兵力,與便於我恢復江邊工作,為將來渡江創造有利條件,及以便於爾後華野全軍進入隴海路以南作戰,能得到交通運輸供應的方便和爭取華中人力物力對戰爭的支援,」。——由此可見,粟裕的「小淮海」戰役目標,與後來「大淮海」的戰略性決戰有很大區別,遠沒有「大淮海」的殲敵重兵集團進而形成南線戰略決戰的意圖。

淮海戰役總前委: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從左至右)

其次,「小淮海」的戰役步驟分為兩步:首先由華野蘇北兵團攻佔兩淮(即淮海戰役這一名稱中的「淮」),以華野全軍位於宿遷和運河車站沿線兩岸,以殲滅可能來援之敵;若敵不援或被阻,或改經浦口長江自揚州北援,則進行戰役第二步,以三個縱隊攻佔海州、連雲港(即淮海戰役名稱中的「海」),結束淮海戰役,而後華野全軍轉入休整。——計劃中的整個戰役,都在徐州以東進行,打擊對象是兩淮和海州的弱敵,而對敵軍徐州重兵集團,則只有在敵重兵來援時才給予打擊。佔領兩淮和海州連雲港地區,可切斷徐州地區的海上通道,迫使徐州以東敵軍向津浦線收縮,進而威脅徐州側翼,迫敵向南(江淮地區)退卻。


「小淮海」計劃,完全基於華野全軍,暫不考慮中野如何配合或中野是否加入淮海戰場。所計劃使用的部隊都是華野的。擔負兩淮作戰的蘇北兵團,當時轄有3個縱隊,再調用華野其他3個縱隊進行海州作戰,淮海兩地作戰共使用華野主力12個縱隊的半數(暫不計當時歸華野指揮後來參加淮海戰役的中野11縱隊、華東軍區所屬的兩廣縱隊和魯中南縱隊)。其餘半數主力則用於打援。


「小淮海」戰役計劃,計劃的作戰區域和使用的作戰部隊僅限於華野,這是粟裕的職權所限,他僅是華野的代司令員和代政委,指揮權僅限於華野範疇。所以,如果「小淮海」在歷史上真實發生了,粟裕和華野自然就是淮海戰役的前線指揮者。然而,「小淮海」並沒有成為歷史現實。那麼,再讓我們看看有關其他兩個重要方面(軍委和中原局)對粟裕「小淮海」計劃的意見、修正以及實際戰役計劃的具體演變過程。


9月25日9時,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複電粟裕,要求華野召開一次討論行動的幹部會議,告示中央討論的意見;同日下午15時,毛澤東再點粟裕,要求粟裕將計劃作戰區域的敵情告知中央;同日,劉伯承、陳毅、李達代表中原局(這時鄧小平在參加中央九月會議,尚未返回中原局駐地)致電軍委並告粟裕,表示「我們同意乘勝舉行淮海戰役,以第一方案攻打兩淮吸打援敵為最好,」,同一電報中,劉陳李還建議,使用位於魯西南的華野4、8兩縱威脅位於徐州以西碭山一帶的敵邱清泉兵團,即可相機夾擊徐州援敵,又可向西機動。

邱清泉,綽號「邱瘋子」


劉陳李的電報內容,與粟裕計劃中的不同點,在於劉陳李提出了對徐州以西地區的注意,而粟裕的原始計劃中,沒有涉及到這一地區。在一定意義上,劉陳李的這份電報,一方面向軍委表態同時華野舉行淮海戰役,一方面也擴展了一部分最初的淮海戰役計劃內容。


9月25日19時,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致電粟裕、饒漱石並告許世友、譚震林、王建安、陳毅、劉伯承、李達,批准舉行淮海戰役,令華野在10月10日前做好行動的充分準備,並召開一次如曲阜會議那樣的幹部會議,統一作戰意志,調整內部關係。


在戰役計劃的內容上,主要有兩點與粟裕的原計劃有所不同。第一點是要求華野留一個縱隊在魯西南擔負牽制任務,並將濟南戰役中起義的吳化文部也開移到魯西南,加強牽制的力量。這一點與劉陳李電報中的建議一致。


從電報時間上,尚不能確定毛澤東發出此電時,是否已經收到並研判了劉陳李的電報,也有可能是毛澤東對此點的看法與劉陳李不謀而合;第二點更為重要,毛澤東將戰役步驟分為三個階段,——估計敵邱清泉兵團將退回商碭地區(商丘、碭山),黃百韜兵團將退回新安鎮、運河車站地區,因此華野的戰役第一階段應以殲滅新安鎮、運河車站地區的黃百韜兵團為目標,這是粟裕原計劃中所沒有的;第二階段殲滅兩淮高寶之敵;第三階段殲滅海州、連雲港、灌雲地區之敵。

毛澤東的這個戰役計劃,後兩個階段基本還是粟裕原淮海戰役計劃的內容,而第一個階段殲滅黃百韜兵團的目標,則是一個重大改變。粟裕在做出原始的淮海戰役計劃即「小淮海」時,濟南戰役還沒有結束,準備北援濟南的黃百韜兵團還沒有退回新安鎮地區,粟裕向軍委報告作戰計劃時,還沒有獲得黃百韜兵團的有關情報,所以戰役計劃中沒有將黃百韜兵團作為首殲對象,而是將新安鎮和運河車站地區,作為華野主力在蘇北兵團攻擊兩淮時的機動位置。


更為重要的是,毛澤東提出首殲黃百韜兵團的目標,表明了戰役構思與原計劃的重大不同。粟裕的原計劃,是攻擊兩淮吸打援敵,這是我軍傳統的圍點打援思路。而毛澤東的首殲黃百韜兵團,則表明的是毛澤東前不久剛提出的「攻濟打援」思路。


「攻濟打援」,是毛澤東在華野舉行濟南戰役時提出的,這一戰役思想的提出,是基於我軍力量的增長和敵軍力量的削弱而做出的戰役思想調整。「圍點打援」的思路,圍點是為了吸引敵軍來援,重點是打擊援敵;而「攻濟打援」,則是以圍點吸引援敵、打擊援敵的同時,將作戰重點轉移到徹底殲滅被圍之敵的「拔點」方面上來。在兵力部署上,以足夠兵力在戰役主攻方向實施殲敵,同時以更大兵力進行阻援或打援,以保證主攻方向的勝利。


「攻濟打援」的前提,是我軍在戰役總體上佔有兵力數量和態勢上的優勢,進而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儘可能獲得最大的戰役成果。


首殲黃百韜兵團這一戰役目標的提出,是淮海戰役計劃在籌劃階段的第一次重大改變。從這時起到戰役計劃籌劃中的第二次重大改變發生之前,軍委、中原和華東三大有關方面,都是按照毛澤東所提出的這個戰役計劃框架,對淮海戰役進行思考和籌劃的。


9月28日,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致電饒漱石、粟裕、譚震林並告劉伯承、陳毅、華東局,「黃兵團調回新安鎮地區業已證實,你們淮海戰役第一個作戰,並且是最主要的作戰,是鉗制邱、李兩兵團、殲滅黃兵團。新安鎮地區距徐州甚近,邱李兩兵團赴援甚快。這一戰役必比濟南戰役規模要大,比睢杞戰役的規模也可能要大。」毛澤東根據這一戰役規模的設想,指示華野,「戰役時間包括打黃兵團,打東海,打兩淮在內,須有一個月至一個半月,戰後休整一個月,故你們需準備兩個半月的糧秣用品。」毛澤東設想的戰役進程,仍是前一電報的思路,殲滅黃百韜兵團,進佔海州再進佔兩淮。考慮到華野濟南戰役後的補充休整和淮海戰役的準備,毛澤東指示要將戰役發起時間推遲到10月20日左右,比前一電報要求的10月10日推遲了10天左右。

徐東阻擊戰經過要圖


10月3日,華野前委下達華野主力休整半個月的命令,10月5日在曲阜召開前委擴大會議,同時幾次召開攻堅研究會議和作戰會議,研究制定作戰方案和戰役部署。10月8日,粟裕、譚震林、陳士榘、張震聯名致電豫皖蘇、冀魯豫、江淮三軍區並中原局、華東局、華北局工委並報中央軍委,告知戰役構想,「華野下一步作戰以兩淮、新浦為目標,求運動中殲滅黃兵團,具體作戰計劃正在研究中,」同一電報還令豫皖蘇、冀魯豫和江淮軍區部隊,開始為淮海戰役進行前期的破擊作戰,要求反覆破擊津浦路徐蚌段、隴海路徐汴段和徐州至運河車站段,務求在未來的淮海戰役期間凍結津浦——隴海路的鐵路運輸,增加敵軍機動的困難。


10月11日晚間,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起草的關於淮海戰役作戰方針的電報,發給饒、粟、譚並告華東局、中原局。這份電報,就是後來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的《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一文。

毛澤東在這份電報中,對戰役的第一階段即殲滅黃百韜兵團完成中央突破(中央突破,是指殲滅黃百韜兵團,切斷徐州與海州之間的聯繫,隨後根據戰役發展情況,考慮向東攻擊海州或向西攻擊徐州或向南攻擊兩淮地區),提出了詳細的部署意見,並明確戰役部署要按照攻濟打援的原則,以一半以上的兵力,阻擊牽制將從徐州東援黃百韜的邱清泉、李彌兩兵團,並第一次提出了對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的要求:部署中野攻擊鄭徐線,牽制隴海線上的孫元良兵團,配合淮海戰役。


毛澤東對戰役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預想,基本還是與前面一樣,向海州和兩淮方向發展,整個戰役約用時兩個月左右。對於戰役的結果,毛澤東的預計是將開闢蘇北蘇中戰場,山東與蘇北連成一片,敵軍徐州主力(邱李兵團等)將被迫收縮徐蚌線固守。根據這個預計,毛澤東提出淮海戰役後的華野作戰預想:淮海戰役後的華野,將分為東西兩兵團,東兵團在蘇北蘇中作戰,西兵團出豫皖兩省,協同劉鄧中野作戰,於明年(1949年)春夏將敵軍打至江邊各點固守,秋季舉行渡江戰役。


毛澤東的這份電報(後整理成文章),提出了完善的淮海戰役作戰方針,故而作為典範收入後來的《毛澤東選集》,但其中對戰役二、三階段的預想和戰役後的預想,與後來實際發生的淮海戰役則有很大區別。因為在實際的歷史中,淮海戰役的籌劃,並沒有到此結束。從此時到淮海戰役實際開始,敵我雙方的態勢還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戰役計劃還在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做出相應的修改。


毛澤東的這份電報,於10月11日晚18時前後發出,但由於通訊技術方面的原因,華野方面於10月12日22時前後才收到。而在此之前,饒漱石、粟裕、譚震林等人,根據華野前委幾次會議的討論意見,制定了戰役部署和戰役估計,於10月12日23時,發出了饒粟譚聯名給軍委的報告。在報告中,饒粟譚告知軍委,華野前委會議對戰役的三個方案做了研究,三方案一是最初的淮海戰役方案(小淮海);二是攻擊新浦、海州、連雲港,調動黃百韜兵團東援,於運動中對其打擊殲滅;三是攻擊包圍黃百韜兵團於新安鎮地區。報告分析了三個方案的利弊,表示「大家一致認為執行第三方案為好。」並根據第三方案做出了戰役部署。

饒粟譚的這個報告,否定了原定「小淮海」的第一方案(電報稱「該案在戰役第一步已較難實現」),戰役構思完全轉到毛澤東提出的戰役思路上來了,但在殲黃和打援兩方面的兵力部署上,與毛澤東的構思略有差別。對殲黃後的戰役發展方向,先打新海連地區還是先打兩淮地區,與毛澤東的設想也有所不同。另外,由於職權所限,饒粟譚的計劃中,則完全沒有涉及到中野如何配合淮海戰役的問題。也就是說,饒粟譚方面的戰役構思,完全集中在華野作戰的範疇之內,此時的淮海戰役計劃,仍舊還不是兩大野戰軍聯合進行同一戰役的計劃。


饒粟譚發出該電報後,隨即再發一電,要求將戰役發起時間由原報的10月25日推遲到10月28日。當收到毛澤東11日的電報後,饒粟譚與10月13日午時補發給軍委的電報,表示贊同軍委的戰役部署。但對於戰役第二階段,仍認為還是先打兩淮為好,並表示將視第一階段作戰的具體情況再做決定。


10月14日,毛澤東代表軍委致電饒粟譚並告中原局,回答饒粟譚12日23時、12日24時和13日午時三電。該電報中指出,華野的阻援部署有缺陷,遵軍委11日電(即毛澤東的《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則可糾正這一問題;此電的其他內容表明,毛澤東的注意焦點,此時已經從殲滅黃百韜兵團這一點上,轉移到如何牽制徐州敵軍主力保證順利殲黃這個方面上來了,在具體步驟上,開始更多地提及徐州以南特別是徐蚌線這個區域。


同時,因劉陳鄧12日報告軍委部署鄭州戰役,毛澤東在此電中第一次提出,「我劉鄧主力一、三、四、九縱,不日開始攻擊鄭州,得手後以一部向東,威逼開封,吸引劉汝明全部、孫元良一部西顧。」從這時起,淮海戰役的籌劃,開始由華野範疇向中原範疇擴展。


10月12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鄧子恢、李達致電中央軍委,報告攻擊鄭州的部署,預定於18日開始戰鬥,由陳錫聯指揮中野3個縱隊(1、3、9縱)攻擊鄭州,陳賡率4縱向攻鄭部隊靠攏,以陝南部隊吸引白崇禧(武漢剿總)主力黃維、張淦兩兵團,6縱暫緩北調,保護王宏坤部側背,使其對吳紹周部放手作戰。

13日14時毛澤東給劉陳鄧鄧李回電並告饒粟譚,「只要攻克鄭州,你們在北面就取得了主動,就可迫使孫元良兵團回顧開封,或留在開封、徐州線上不能再東進。」


13日晚17時,劉陳鄧致電軍委,分析中野攻擊鄭州後敵軍可能的增援態勢,提出改變原定18日開始攻擊鄭州的時間,認為敵軍孫元良兵團和杜聿明兵團(邱清泉、李彌等)在這個時間上可以增援鄭州迫退中野後,再及時東返,對華野的淮海戰役計劃不利。「因此我們考慮擬將攻鄭時間推遲在淮海戰役開始前五日開始行動,同時建議華野務准與二十五、二十六日開始作戰,我們則推遲兩日於二十日開始攻鄭。」


劉陳鄧的13日電 報建議,第一次提出了中野與華野在具體戰役時間上的配合,計划了淮海戰役中兩大野戰軍以具體戰役行動相互配合的第一步。毛澤東閱此電後,於14日15時致電粟裕等,除詢問華野當前各部位置、意向之外,就劉陳鄧提議的開始時間徵求華野方面的意見,並提出軍委的意見,「劉、陳、鄧要求你們二十五日打響,你們主張二十八日打響,我們顧慮攻濟各部遲到不利,主張十一月五日開始從臨、鄒線分路齊頭南進,究竟以何者為宜?請復。」


14日晚21時,毛澤東代表軍委致電劉陳鄧並告饒粟譚,電報抬頭為「元酉電悉」,是對劉陳鄧13日17時電報的回復,依時間推算,此時華東饒粟譚方面還未來得及回復軍委同日15時的電報。毛澤東在這份電報中,先通報了關於敵軍準備進攻魯西南計劃的情報(杜聿明的回憶,對這個進攻計劃有較詳細的描述),並根據敵軍的這個計劃做出判斷:「假入孫邱兩兵團真如此行動,對我淮海鄭州兩地作戰極為有利。」然後根據這一判斷做出三項決定:1、劉陳鄧主力攻鄭作戰應推遲時間;2、粟譚華野主力本月不動,加緊完成淮海戰役一切準備工作;3、粟譚令蘇北部隊(韋吉,即韋國清、姬鵬飛)先期運動部分集結。


這次對戰役開始時間的推遲,表明軍委毛澤東和劉陳鄧的思考,都已經將淮海戰役與中野的行動密切結合起來,整個戰役的構思,開始向兩大野戰軍聯合作戰的方向轉移。而最先提出中野攻鄭作戰與淮海戰役關係的,恰是劉陳鄧。

1947年1月,華東野戰軍領導在一起


15日17時毛澤東根據華野兩次報告的敵軍進攻魯西南情報,致電饒粟譚並告劉陳鄧,重申14日電 報中兩大野戰軍相互配合的作戰原則,要求華野方面預做有關部署,根據敵軍邱孫兩兵團北進和援鄭的行動,決定發起淮海的具體時間,「待邱孫進至相當位置之際,即齊頭南進舉行淮海戰役」;同時要求中野攻擊鄭州的時間,要考慮到敵邱孫兩兵團的動態,與華野的淮海戰役發起時間形成配合,「劉陳鄧攻擊鄭州時機,應待邱孫向北深入再行決定,不可過早。」


16日下午和晚間,粟裕等華野領導人兩次致電軍委,詳陳14日軍委詢問的情況,告知華野的作戰計劃和具體部署的補充建議,而所述內容,都限於華野的職權範圍內,不涉及中野的任何作戰行動。


17日上午,劉陳鄧致電軍委,告知發現黃維兵團新的動向(掩護運輸軍需品去南陽),故而攻擊鄭州有了新的較好戰機,決心明日提前發起攻鄭作戰。當日下午毛澤東代表軍委致電劉陳鄧並告饒粟譚,認為中野攻鄭時機還是推遲兩三天為好,理由是攻鄭不但要考慮黃維兵團,還要考慮孫元良兵團的動向,並根據華野報告的邱清泉兵團動向,建議攻鄭時間選在10月23、24、25日為好,同時也要劉陳鄧根據當面敵情考慮作戰決心,如這個時間完全不適合黃維兵團的動態,則攻鄭還以劉陳鄧當日上午電所言時間為準。同時毛澤東也告知劉陳鄧,無論中野何時攻鄭,華野方面按照15日致軍委電的計劃時間不作變更。

10月19日,粟裕、譚震林向華野部隊發出開進命令,21日饒粟譚又根據敵情變化,向軍委、華東局、中原局報告部署調整建議。在饒粟譚的部署中,全部相關的部隊都是華野部隊,不涉及中野部隊的行動,僅在準備進入魯西南地區的三縱隊和兩廣縱隊及及冀魯豫軍區兩個獨立旅的牽制攻擊任務中,有「策應我主力及劉鄧攻鄭作戰」的內容。


10月22日,這一天是淮海戰役策劃階段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關於這個轉折,在當前的淮海戰役研究中經常為人所忽視。


克勞塞維茨的名著《戰爭論》,在「戰鬥計劃的定義」一節中,對於戰鬥的計劃和指揮的關係,闡述過一個重要的原理:計劃可理解為給戰鬥做出的一切規定,也就是可理解為是智力對物質的整個作用。有的規定是必須而且可以在事先做出的,而有的規定則是根據敵對雙方的相互作用臨時做出的。前一種規定可視為是計劃,後一種規定則可視為是指揮。(黑體字是克勞塞維茨的原文)。


從克勞塞維茨的這個原理出發,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所謂指揮,就是在作戰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根據敵我雙方相互作用的態勢變化,臨機對作戰計劃和作戰行動做出相應的修改、變更等等。戰役的策劃、作戰計劃的制定,與作戰行動一樣,都是處於不斷變化的動態之中,不存在靜止的、一成不變的作戰計劃和絕對按照計劃絲毫不變的作戰行動。


當我軍在制定淮海戰役計劃的時候,敵軍方面正在根據杜聿明的設想,也在制定進攻魯西南、進而奪回濟南的進攻計劃。依照這個計劃,敵軍的徐州主力兵團,將於15日開始集結和北進的行動。但就在15日當天,蔣介石因東北遼西會戰(即遼瀋戰役)情況吃緊,親自來徐州命杜聿明與他一起飛赴葫蘆島。杜聿明一走,整個魯西南進攻計劃就徹底擱淺了,徐州剿總司令長官劉峙十分慌張,說「光亭走了,北進誰敢負責?」


就在10月22日,陳毅、鄧小平指揮的中野主力,開始攻擊鄭州,並於當日下午佔領鄭州。至此,中野部隊形成了可沿隴海路東進徐州戰場的態勢。而就在這一天,毛澤東在尚未得知鄭州攻克的消息時,就敏銳地根據這一新的態勢,對淮海戰役計劃的目標和進程,提出了重大的修改,從而引導整個戰役計劃朝一個新的方向發展。


22日凌晨1時,毛澤東致電陳鄧並告饒粟譚和中原局,根據徐州劉峙停止邱、孫兩兵團向魯西南攻擊並收縮碭山、武漢白崇禧黃、張兩兵團被吸引向桐柏山區的情況,之處陳鄧攻鄭作戰完全不受南面威脅(指白崇禧所部),指示陳鄧攻鄭結束後應全軍東進,相繼佔領開封或直出徐蚌線,粟譚用於魯西南方向的部隊應立即出動,與陳鄧協力作戰。


該電顯示,毛澤東咋尚未得知陳鄧攻擊鄭州的結果時(陳鄧22日中午時分佔領鄭州),已對陳鄧攻鄭的結果成竹在胸,並就此根據陳鄧所部中野主力沿隴海路東進後的態勢變化,結合淮海戰役的已有計划進行新的全局性思考。


22日下午1時,毛澤東對饒粟譚21日的部署調整建議作出回電,並告陳鄧、中原局。這份回電對淮海戰役計劃,有著重要轉折意義。該電內容有4條,其中只有第一條是答覆饒粟譚21日部署建議的,只有簡略的「完全同意你們馬午電部署,請即照此執行。」一句,而其他3條,則全部圍繞著魯西南方向(徐州以西)的情況和陳鄧所部的運動展開。第2條,告知華野陳鄧使用中野四縱(陳賡、謝富治所部)的電台在鄭州附近作戰,要求饒粟譚與進入魯西南的華野部隊(三縱、廣縱)與陳鄧密切聯絡以利配合;第3條,華野三縱、廣縱和冀魯豫軍區兩個獨立旅,在商碭線以北地區貯備牽製作戰的部署。


而這份電報的核心則是第4條,毛澤東在這一條中對戰役計劃提出了新的重大改變。首先,毛澤東根據白崇禧部黃張兩兵團被劉伯承鄧子恢李達指揮的中野三個縱隊吸引向桐柏山區,使陳鄧所部攻擊鄭州和沿隴海路東進徐州戰場,不僅可牽制孫元良、劉汝明全部,亦可牽制邱清泉、李彌一部,極大地有利於華野在運河以東殲滅黃百韜兵團的作戰。而陳鄧所部東進徐州後,「以主力於邱李兩兵團大量東援之際,舉行徐、蚌作戰,相機攻取宿縣、蚌縣,堅決徹底乾淨全部破毀津浦路,使敵交通斷絕,陷劉峙全軍於孤立地位。」提出這一構想時,毛澤東還不知道22日陳鄧將攻佔鄭州,還將攻鄭時間假定為23日。故而預計陳鄧若於月底或下月初東進時,正是華野開始淮海戰役後的十天左右。對此,毛澤東提出「請陳鄧於攻鄭勝利後作全般考慮回復。」


這裡最關鍵的,是毛澤東提出了兩個全新的構思意圖:1、中野東進後舉行徐蚌作戰(「徐蚌作戰」一詞,在第4條中出現了兩次);2、「陷劉峙全軍於孤立地位」。


毛澤東的這兩個新的戰役構思,使得原有的淮海戰役計劃,產生了質的升級,從而演變為最終實現了的「大淮海」戰役。


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淮海戰役計劃的演化過程。

核心五人組對淮海戰役計劃做最後的表決


濟南戰役即將結束、粟裕提出最初的淮海戰役計劃時,敵軍的態勢是以徐州為中心,形成一個「十字架」式的態勢:徐州以北最前沿的是馮治安的三綏區,徐州以東沿隴海線直至海州依次展開的是李彌兵團、黃百韜兵團和李延年的九綏區;徐州以西沿隴海線依次展開的是邱清泉兵團、孫元良兵團和劉汝明的四綏區;徐州以南以津浦路徐蚌段與蚌埠連接,形成徐州重兵集團的後方。粟裕最初的淮海戰役計劃,是向徐州東翼的兩淮方向攻擊,孤立和殲滅隴海線最遠端的海州之敵,從而斬斷徐州東翼,孤立津浦線,迫使徐州之敵不得不向淮河、長江沿岸退卻。


經軍委毛澤東、中原劉陳鄧與華東方面多次磋商後,這一戰役計劃中主要增加了華野首殲黃百韜兵團的內容,而為保證殲滅黃百韜,中野以積極的行動(攻擊鄭州、沿隴海線東進)吸引牽制徐州以西隴海路沿線的邱清泉兵團、孫元良兵團等敵軍,使其難以全力東援黃百韜。敵軍徐州集團是否會全力東援黃百韜,我軍能否在打援作戰中殲滅徐州援敵,都還是未定之數。按照毛澤東「攻濟打援」的思路,華野的作戰重點是放在殲滅黃百韜(相當於攻濟打援中的「濟」。)方面,戰役目標,對徐州敵軍重兵集團主要是起到威脅和壓迫的作用。


整個戰役的態勢,基本還是以中野在徐州以西牽制敵軍,以華野斬斷徐州東翼,向南壓迫敵軍退往淮河一線。在這個構思當中,而在戰役計劃的制定和部署過程中,敵我雙方的態勢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徐州以東華野正面的黃百韜兵團,原定任務是增援濟南,因濟南戰役結束而退回新安鎮地區;敵軍在徐州以西展開的邱清泉兵團、孫元良兵團等,敵軍原計劃是在濟南戰役後借華野休整之際,進攻魯西南地區,後因全國戰局的變化,敵軍中止這一進攻行動,已展開的徐州西翼開始向徐州和徐州以南收縮;同時我軍中野劉鄧李所部吸引武漢白崇禧主力向桐柏山區,陳鄧所部中野主力部署攻擊鄭州,形成中野主力將沿隴海線東進開封、商丘的態勢。而陳鄧所部對鄭州的攻擊,又使得敵軍對沿徐州以西隴海路展開的劉汝明四綏區、孫元良兵團、邱清泉兵團等部,是否需要增援鄭州產生了猶豫。


毛澤東根據這一態勢變化,敏銳地提出新的設想:中野東進徐州戰場,在求殲徐州以西孫元良或劉汝明所部及牽制邱清泉李彌使其不能全力東援的同時,相機將戰役發展方向指向徐州以南的徐蚌線,以新的徐蚌作戰,配合華野在徐東殲滅黃百韜,形成對徐州側後兩翼的合擊,斬斷徐州和蚌埠的聯繫,孤立徐州劉峙集團,從而將整個戰役向後來的「大淮海」方向演進。後來的淮海戰役,基本上就是按照這個格局進行,最終全殲敵軍徐州集團。


從這一計劃中的戰役態勢變化,我們可以看出,淮海戰役計劃已經從最初的斬斷徐州一翼的「小淮海」,向兩翼合擊徐州、孤立進而求殲劉峙集團的「大淮海」演進。這是戰役策劃階段的一個重大的改變,使戰役的計劃產生了質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令戰役計劃產生改變的要素,是中野的攻鄭和東進態勢。而最先根據敵我雙方態勢變化提出這一計劃改變的,既不是華野的粟譚,也不是負責南線的劉陳鄧,而是毛澤東!


與此同時,最先提出淮海戰役計劃的華東方面粟裕等人,著眼點都還在具體部署殲滅黃百韜、向兩淮海州方向發展。因為殲黃是華野的戰役任務,正是粟裕等人的職責所在。而中野的運動和這一運動所引起的全局態勢變化,不在粟裕等人的職權範圍之內。所以,在這一階段的相關電報中,華東方面粟裕等人,都沒有對中野的行動提出過戰役性的意見。

這時的中野,實際是分成了兩部分,劉伯承鄧子恢李達率領中野機關指揮三個縱隊,在牽制白崇禧的主力黃維、張淦兩兵團,陳毅鄧小平指揮中野四個縱隊攻擊鄭州並進一步沿隴海線東進開封、商丘,配合華野的淮海戰役。劉陳鄧南線領導核心此時不在一處,兩部分的著眼點,也都在各自當前的任務和部署上,所以也都沒有對整個南線戰役提出全局性的意見。這時把握南線全局、對整個淮海戰役計劃的演變起著決定性指揮作用的,既不是華東粟裕,也不是中原劉陳鄧,而是中央軍委和毛澤東。


由於這時整個淮海戰役還處於策劃和開進階段(華野殲黃的南進和中野沿隴海路的東進),還沒有形成整體統一的戰役戰場,所以全戰役的戰場指揮,還是分成了互不統屬的華野、中野兩部分,尚未建立統一的全戰役戰場指揮機構,華野、中野兩方面,此時也都沒有提出統一全戰役指揮的要求。


同時由於直接指揮的部隊關係,無論是中野的劉陳鄧還是華野的粟譚,對軍委提出的戰役性建議,都是側重各自所統屬的野戰軍方面,基本都沒有綜合兩大野戰軍方面的綜合性的全戰役行動方面,而從全戰役角度統合兩大野戰軍的,只能是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所以,在淮海戰役的策劃及最初的展開階段,無論是劉陳鄧還是粟譚,都不能說是在指揮全戰役,因為此時在計劃中,華野和中野還是要分別進行兩個相互配合卻有各自獨立的戰役。


另外,從戰役區域劃分的角度上,這時中央軍委、中野、華野三個主要方面,都還是將華野範疇的淮海戰役,與中野範疇的徐蚌作戰,作為兩個相互配合但各自獨立的戰役來思考的,尚未將這兩部分結合為一個整體性的大戰役。從這個角度上,充其量也只能說粟譚此時,僅是在指揮經毛澤東修改後的「小淮海」;而劉陳鄧作為南線的領導核心,此時也沒有擔當全戰役的指揮職責,而只是在指揮中野進行設想中的徐蚌作戰,以獨立的戰役姿態配合華野進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此時兩大野戰軍的作戰,在計划上還是各自獨立的兩個戰役(淮海戰役和徐蚌作戰)。而最後統合兩大野戰軍共同作戰形成一個整體性的大戰役,還是在中野東進開封商丘威脅到徐蚌線徐蚌線之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宋喆犯職務侵占罪獲刑6年 因其不上訴判決已生效
美國「洞察號」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 傳回首張照片遭吐槽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