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直升機父母」帶出來的娃,後來怎麼樣了?

「直升機父母」帶出來的娃,後來怎麼樣了?

作者:溫暖小武(爸媽精讀主筆)

在育兒界,有個熱傳的概念,叫做「直升機父母」。

意思是,父母對孩子無所不管,無所不包,整天就像直升機一樣,在孩子上空盤旋,監控和照顧孩子的一切。

家長這麼做,原本是因為愛孩子,想對孩子全心全意,為孩子盡心儘力。只可惜,這樣帶出來的孩子,往往充滿了叛逆和戾氣。

在綜藝節目《四大名助》中 ,曾有位「直升機媽媽」,講過她嚴格的育兒模式:

她每天監督孩子做作業,學英語,強迫孩子在10點前完成任務,周末的作業必須在周六搞定。

她守在書桌邊,目光凌厲,緊盯兒子,像個嚴格的監工,覺得他不認真時,就舉起衣架,對他劈頭蓋臉打過去。

結果,她10歲的兒子,受不了這種「貼身監控」,在英語作文里憤怒地寫道:「媽媽很賤,我要殺掉她,殺掉兩次,殺掉三次。」

一個稚嫩的孩子,竟然有這麼偏激、衝動的想法,真讓人不寒而慄。

但是,他的情況並非鳳毛麟角。

全國未成年人犯罪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有高達42.3%的孩子表示,曾因為家庭中的過嚴管理而「憎恨父母」。

有些孩子只是心懷憎厭,只是想想而已;而有的孩子,真的會將可怕的念頭,付諸實際:

2013年,河南周口的學生小高,以40萬的價格,雇來兇手刺殺父母。因為他們隨時干預他的生活,催他上進,簡直無處不在,讓人倍感窒息。

而重慶的中學生小蔣,天天在家人監督下學習,略有頑皮,就被罰跪一兩小時。小蔣忍無可忍,暴怒之下,竟抄起刀來,砍死了親爹。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發現:父母對孩子過嚴、過細的長期管教,是很多孩子誤入歧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長時間的過度約束、教育,會讓孩子受到持續劣性刺激,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直升機」式的監管,不但讓孩子壓力爆表,還會讓他們在生活中柔弱無力。

俄羅斯女攝影家Radchenko,曾拍過一組藝術照《母愛的反面》,讓人看後十分震撼。

在這些照片里,有些孩子,被愛嚴格控制,無法得到自由,而有些孩子,被愛嚴密包裹,無法鍛煉能力。

他們的翅膀,從小被緊緊束縛、裹纏,長大之後,便無法獨自翱翔天際。

武志紅曾說:「為什麼會有巨嬰?就是因為父母對子女的生活越位,子女對自己的責任缺位。」

缺乏鍛煉的孩子,遲早會出問題。

前幾年,有則熱點新聞刷爆網路:

瀋陽姑娘小菲,被南方一所名牌大學的熱門專業錄取。

換了別人,一定樂壞了,她卻決心復讀,誰勸都不管用。

因為,她的「直升機父母」,從小對她貼身照顧,她連碗都不會洗,「離開家不知道怎麼活」。

而鎮海的一對80後新婚夫妻,因為父母過度關照,缺乏基本生活技能,竟天天為了誰洗衣服誰做飯這種小事,吵得雷鳴電閃翻天覆地。

不到三個月,他們就吵崩了,鬧到法院要離婚。

手冢貴晴曾在Ted演講中呼籲:

身為父母,不要試圖控制孩子,更不要過分保護孩子。若他不經歷練,怎能懂得生存知識?

是啊,實踐出真知。只有讓你的孩子,日積月累地鍛煉,設身處地地經歷,才能增強他的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

兒童心理專家皮亞傑認為,孩子的心理成熟,不是源於先天聰敏,也不是源於後天管教,而是起源於他自己的動作和實踐。

放棄「直升機」式的教管,讓孩子學會動手操作,自己照顧自己,這才是他認知成熟的源泉、長大成人的前提。

奧斯卡獲獎動畫《鷸》,就向我們展示了育兒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碧藍的海邊,一隻萌萌的小鷸,撒著嬌,想藏在媽媽懷裡,讓媽媽照顧自己,給自己餵食。

但媽媽沒有這樣做。她溫柔而堅定地把小鷸推到海邊,為他做著示範,給他言傳身教,讓他學會捕獵技能,學會自我管理。

在小鷸學習生存的過程中,媽媽只是在適當的距離,觀望和陪伴,既沒有放手不管,也沒有事事代勞,或者步步緊逼。

在他偷懶時,她絕不縱容;在他受挫時,她及時鼓勵。她維持了恰如其分的距離感,鼓勵孩子自己走出舒適區,最終,培養出了一隻獨立、勇敢又快樂的小鷸。

正如美國作家傑西卡萊西所言:

父母要退後一步,給孩子空間去成長和完善,激勵其自主性,讓他們體會自己專屬的勝任感和存在感。這樣,孩子才能擁有獨立面對世界的樂觀、智慧和勇氣。

看《爸爸去哪兒》時,很多人都被陳小春和應采兒的孩子Jasper圈粉了。

這個軟萌的小男孩,笑容溫暖個性獨立,善於照顧自己,也善於體貼別人,真是超級可愛。

很多人都想要一個這樣的懂事萌寶,但這種性格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

應采兒一直有意培養兒子的生活技能,在Jasper兩三歲的時候,就帶他去廚房,學著使用各種烹調用具。

稍微大一點,就陪他一起下廚,先讓他學會攪拌雞蛋,再教他做愛心披薩、火腿乳酪餅、美味燒烤。

應采兒打掃房間時,會讓Jasper拿起濕抹布,咕吱咕吱擦玻璃,拿著兒童專用的吸塵器和小拖把,幫忙擦地。

應采兒帶他出去騎車時,也會讓Jasper自己負責把車推回家,絕不包辦代替。

在生活上,應采兒不會像直升機那樣,對他無微不至,無所不包。而在學習上,她也不會對他嚴加監管,或設定過高的預期。

Jasper喜歡做好吃的,應采兒就送他去廚藝班,切切煮煮開心無限,Jasper喜歡寫寫畫畫,應采兒就帶他學書法,揮毫潑墨饒有情趣。

她給了孩子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讓他按自己的興趣,自由探索自在發展,而不是把他當填鴨來喂,充滿焦慮地逼他學奧數,學電腦,學英語。

有了這樣的教育方式,Jasper成長得十分順利。

德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有一個著名的「人格社會心理發展理論」。他說,孩子從3歲起就會進入自尊期,開始發展個人技能,尋找自我價值。

在這個時期,如果父母幫助和鼓勵孩子,讓他進行主動探究,而不是過多干預,過度照顧,他們就會變得獨立,充滿活力,形成主動性,找到價值感。

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曾提出一個概念:剛剛好的媽媽(good-enoughmother)。

意思是,生活中,你不需要做100分的完美家長,像直升機那樣,時時刻刻圍著孩子,照管孩子,對他無微不至。你做到60分就夠了。

這樣,孩子就有足夠的空間去探索,得到更好的成長體驗;而你也有足夠的時間去休息,不至於累得精疲力竭。

於是,孩子自由快樂,家長自在輕鬆,大家都充滿了正向情緒,就會彼此賦能,生活得越來越積極。

作者劉娜曾說:「愛是溫暖的理解和給予,支持和鼓勵,而不是控制和佔有,裹挾和監視。」

是啊,健康的愛,就是和孩子建立溫暖的感情鏈接,給他恰如其分的陪伴與讚許,而不是以愛為名,形影不離,讓孩子覺得窒息,覺得無力。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恰當地愛孩子,才是父母的本事。

想要培養出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父母就要學會適度放手,不能當「直升機」。

作者簡介:溫暖小武,富書籤約作者,大學教師和自由翻譯,文靜金牛女,浪漫學院風,用暖心的文,換真心的懂,把日子講成段子,把生活譯成生動,願你溫柔且有力,一切美好,水起風生,個人新書《活得優秀,愛得優雅》正在熱賣中,簡書、微博、知乎@溫暖小武。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bmnfrc),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孩子生病,最需要安慰的是媽媽
孩子跟爸爸不親,很可能源自媽媽的這3個小動作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