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教:今天的父母需要什麼樣的職業精神?賦能,成為高頻詞
做父母需要職業精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今天的父母之所以焦慮,是因為對養育孩子的科學規律認識不足,就會產生一種無力感」「當好父母的訣竅只有兩個,學會紮根,學會爬樓梯」「世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做父母是一門需要藝術與科學的學問。社會要為父母這一神聖的職業賦能,幫助父母感受到支持與內在的力量」「在什麼都求快的今天,父母要放平心態,學著擁有一份慢養的勇氣」「父母的職業精神,第一是覺醒,第二是不斷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第三是在生活里成全親子彼此之間的成長」「目標感強、學習能力強、善於團隊合作、會溝通、有界限,是父母最基本的職業素養」……近日,在北京出版集團父母必讀育兒傳媒主辦的「父母的職業精神」研討會暨《蘭海成長教育公開課》新書發布會上。成長教育專家蘭海、首都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文道、《父母必讀》雜誌主編惲梅、台灣幼教專家林美慧和中國教育報刊社全媒體中心事業部主任郜雲雁,從不同角度聚焦今天的父母需要什麼樣的職業精神。賦能,成為討論中的高頻詞。
要有清晰的價值觀和目標
「所有不被外界感染焦慮的父母都是有定力的,外部的衝擊再大,也不會失去清晰的目標和內在的自信。」蘭海認為清晰的目標就是育兒的價值觀,比如明白孩子進入社會以後,除了學習成績,還需要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領導能力,「父母的職業精神就是對準目標來做教育規劃和教育選擇」。
惲梅用「看見生活、看見自己、看見孩子、看見趨勢」來描繪她心目中的良好教育生態環境。「教育不僅僅發生在學校和課外班,也發生在父母每時每刻跟孩子接觸中的一言一行,廚房、客廳、卧室都是教育的場所,父母的生活態度是對孩子的一種無形的支持。」
在飛速發展的AI時代,林美慧反而強調慢養的方式。「許多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學得更多、更好、更聰明,所以不斷在孩子身上裝上巨大的翅膀,甚至造成很多孩子起飛以前就失去了飛行的動力。」在林美慧看來,重要的教養訣竅只有兩個,第一個是學會紮根,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充實自己;第二個是學會爬樓梯,父母要有寬廣的視野和先進的思維,才能為孩子帶來有格局的教養環境。
「價值觀決定著家庭教育的導向,就像開車要明確方向和目的地,要知道到哪裡去。」作為一個15歲男孩的母親,郜雲雁說自己沒養孩子時特別有信心,養育兒子的過程卻「一路連滾帶爬」,不斷經歷覺醒、學習和成長。她認為家庭教育也可以像學校管理那樣,明確自己的價值觀、路線圖和工具箱。「我和先生在培養孩子的閱讀力、運動力、自然力和人格力上達成了共識。比如運動方面,兒子從小學開始跑步,6歲跑6圈操場,7歲7圈,8歲8圈,10歲開始跑一萬米。多年來,晚飯後全家運動,兒子沒的選擇,逐漸就養成了習慣。出生時才5斤多的兒子如今差不多一米八,身體非常好。家庭教育最難的是身體力行,父母自己要先做出來。」
李文道特別提到養育男孩更需要父親的參與。「今天的男孩3歲以前基本是『媽媽生、姥姥養、爸爸抽空來欣賞』,從幼兒園到小學都在過於女性化的成長環境中,爸爸的角色尤其重要。」如何調度爸爸養育孩子的積極性?李文道建議媽媽要主動撤出,如果孩子和母親的關係特別緊密,爸爸就容易被邊緣化,母親一定要給爸爸製造機會陪伴孩子,「媽媽退一步,爸爸才能進一步。」
在陪伴、合作、學習中共同成長
「每一代父母都在盡其所能幫助孩子,這是恆久不變的。如果說給父母這個職業一個清晰的定位,我認為是陪伴。」惲梅把父母定位為積極陪伴者而不是掌控者,目標是跟孩子更好地相處,激發孩子所有內在的動力,最終使他能自在、自如、自立、愉悅地走在世界上。
「請問你幾歲結婚、幾歲生的小孩?有沒有計算過這輩子大概要做多長時間的父母,會不會選擇辭職?」林美慧用溫柔的台灣腔說道,人生最大的任務其實不是工作,而是當父母,是如何面對各種家庭關係。「大概有五六十年的時間需要扮演父母親的角色,對於這份不能辭職的工作,我們到底花了多少時間來學習?」
蘭海認為父母需要看清孩子的成長需要什麼,然後給他匹配力所能及的資源,「千萬不要攀比、較勁」。蘭海說有的孩子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都能堅持用一種特別好的狀態生活,他們的父母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陪伴。他們給孩子的力量就是「不管你在外面考多少分,回到家裡永遠有一盞燈亮著,永遠有一杯水在等你,家就是家」。這些孩子身上的力量不是源自外部,而是來自父母這種有力量、溫暖的、有格局的陪伴。
蘭海用成長教育來概括她對家庭教育面臨轉型的思考,「教育的本質是為了幸福,家庭教育正在從學習教育、技能教育或習慣教育,走向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陪伴、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和整體發展。」
「父母的職業精神還體現在有定力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方向,確定目標就不被干擾。」郜雲雁說兒子對外界的變化和壓力非常敏感,所以她每個月帶兒子去心理老師那裡進行一次心理建設和情緒疏導,「希望他從小就知道人有情緒問題去看心理醫生是正常的,就像去醫院看牙一樣。」除了兒子喜歡的樂高機器人,他們基本上沒有報其他的課外班。「因為我們觀察和評估兒子的學習情況,覺得他沒有『吃不飽』或『嚼不爛』的情況,應該更多幫助他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不是送到培訓班去惡補。」
從見招拆招變為提前預防
惲梅認為要系統地看待家庭教育,超越快餐式的見招拆招解決方案。「不能簡單地告訴父母這做對了、那是錯的,而要共同搭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推動父母對自我的認知,給父母賦能,賦予他們力量。」
在惲梅看來,提前預防還體現在改變思維方式,要兼顧科學性與藝術性。「科學就是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藝術就是要掌握一些溝通的技能,營造家庭氛圍,除了學習,還能跟孩子討論一些有趣的話題。」惲梅舉例說,有些父母是文盲的家庭也能培育出自立、上進的孩子,說明父母沒有過多地干擾孩子的成長,在尊重孩子成長規律和營造良好家庭氛圍上找到了平衡的度,而不是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外包出去。」
「父母這個職業永遠沒法辭職,必須充滿情感,又要講求理性。就像一個員工在職場要有目標感、學習能力、溝通能力,既懂得合作又有界限,也可以設想一下,丈夫、妻子和孩子的目標一致嗎?父母有學習的意願嗎?家庭關係是合作關係嗎?家人之間有界限嗎?」蘭海認為,家人應該永遠處於一種互相合作的過程,但遺憾的是,現實中不是父母控制孩子,就是孩子控制父母,幾乎很難看到合作的關係。
「這是一個販賣焦慮的時代,媒體、商家、資本市場都在炒作焦慮。」蘭海打比方說,「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和健身,已經從解決問題、見招拆招的時代進入提前預防的時代,父母也要思考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視角、格局去看待孩子的成長方向和教育規劃,而不是拚命買學區房、找好學校,把教育外包給培訓機構、最厲害的專家、最牛的學校,成長是不可以外包的。」
對於服務外包,蘭海指出有的父母陷入一種不相信自己的集體無意識,過度依賴培訓機構,實際上自身的很多力量沒有被調動出來。
「父母接納孩子的程度和接納自己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不能接納孩子實際上是不能接納自己。焦慮的父母往往覺得自己不成功,就會不自覺地擔心孩子未來不成功;當父母對自己滿意的時候,往往更容易接納孩子。」郜雲雁特別提醒父母要警醒自己的控制欲,「父母控制孩子,往往是不自覺地用孩子去彌補自己成長過程的創傷,表面上看是為孩子好,實際上是通過控制孩子滿足自己未被滿足的需求。」
「父母要圍繞目標隨時調整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被外界的喧囂造成內心的焦慮。李文道建議父母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有意識地另外建立一些比較親密的關係,假如以後孩子遇到重大選擇又不願意跟父母講的時候,有一個人生導師幫他解決成長中的煩惱。「這個人生導師一定要提前預備,到了青春期現抓就來不及了。」中國教育報記者 楊詠梅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29日第9版 版名:家教周刊
※燕京理工學院聯合企業共建智能汽車研究院
※教育應實現全新的轉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