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滅亡,到底是歷史的必然,還是一個意外?
原標題:明朝的滅亡,到底是歷史的必然,還是一個意外?
明王朝,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朝代。這個朝代的國祚不短,長達200多年,經歷了十幾個皇帝,最後被清王朝取代。但是,很多喜歡明朝的人不服,認為滿清只是撿了漏,在明王朝內亂的情況下趁虛而入,獲取政權的。那麼,明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既然滿清只是撿漏,那麼也就是說明朝是亡於自身。
表面上看,這個說法並沒什麼問題。因為明朝是亡於自身,李自成之手。滿清只是打敗了後來的大順軍,然後南下滅了南明政權,得到了國家。至於明王朝的滅亡原因,我經過分析,既有偶然意外,也有歷史的必然,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 皇帝施政不善。不可否認的是,明朝的最後幾個皇帝確實不咋地,包括崇禎皇帝在內。很多人為崇禎喊冤,認為他勤政,樸素,是一個好皇帝。其實不對。崇禎雖然沒有萬曆天啟那麼荒淫無道,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卻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首先,我們承認,崇禎的確是接手了一個爛攤子,而且運氣極差。本來明朝在他即位時就已經不行了,風雨飄搖,內憂外患。
而他即位後更是年年天災,還鬧起了蝗災,百姓更加活不下去了,紛紛揭竿而起。但是,他的個人能力也的確不行。崇禎多疑善變,自斷臂膀,殺掉了袁崇煥。對待官員更是苛刻至極,不敢承擔責任,以至於最後大明無一可用之才,官員們都不願意去挽救這個國家,因為他們不喜歡這個皇帝。所以崇禎實際上,是一個勤奮的笨蛋,可悲的人物。
第二, 歷史的必然。關於封建王朝的滅亡,有一個定律,叫做馬爾薩斯陷阱。這是古代生產力和人口之間的矛盾。古代的生產力低下,糧食就那麼多,而人口快速增長。到了明朝末年,人口大幅度增長,已經超過了一個億,可是糧食產量卻達不到這個水平,滿足不了百姓的需求。再加上官員腐敗貪污,更加激化了這個矛盾。而且明朝末年又出現了北半球的小冰期,糧食欠收,天災不斷,百姓生活不下去,到了吃觀音土的程度,所以最後只能造反。農民起義都是這個原因,能有口飯吃,活得下去,沒人願意造反。後來清朝的人口突破三億,主要原因就是番薯的推廣種植,糧食產量大大提高,倒不是因為皇帝能力有多強。
?
第三, 沒有處理邊患問題。北方女真部落的統一併崛起,明朝並沒有當回事,而是任其發展。等到事件發展到嚴重的程度才出兵,結果由於朝廷腐敗,將領能力不足,還在薩爾滸打了個打敗仗,國力更是被大大削弱。而且,明朝末年,兵員的素質也不高,經常好幾萬人打不過女真部落幾千騎兵,這和秦朝的虎狼之軍,漢武帝時期的騎兵不能相提並論。
※清朝滅亡後,歷經百年滄桑,愛新覺羅的子孫都去了哪?
※中國古代史上只差一步就統一天下改寫歷史的人,你覺得哪位最可惜
TAG:古往今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