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來民國時一塊大洋這麼值錢,紅軍戰士用這一塊大洋海吃差點撐死

原來民國時一塊大洋這麼值錢,紅軍戰士用這一塊大洋海吃差點撐死

那個時候一塊大洋可以買很多東西,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一塊大洋就可以讓一個家庭過上那麼一段還算可以的日子。現代人都知道它可以買很多東西,卻不知道它具體可以買什麼東西,沒有一個較為清楚地概念。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一塊大洋具體的價值。

民國時期發行過好幾種貨幣,從銅元到龍毫、銀毫再到鈔票,有印孫中山頭像的,也有印袁世凱頭像的。除此之外還有共產黨自己研發的貨幣---大洋。當時一塊大洋也許在一些有錢的城市人眼裡看來不算什麼,但是在農村人眼裡看來卻是一筆「巨款」。

一塊大洋在叫繁華的城市裡可以請客人去一家不錯的餐館吃上一頓較為豐盛的晚餐,可以請上二十幾個的朋友去戲院看大戲,還可以讓坐十幾趟黃包車,這是在城市。如果是在農村就更值了,可以買上半頭豬擺上幾桌宴席宴席請鄉里鄉親吃飯。但是這些都不是今天的重點,今天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是長征路上的紅軍。

紅軍長征時走的路多是一些比較偏僻的小路,還要躲避國民黨的圍剿,物資經常處於缺乏的狀態,即便是有錢也找不到地方花,所以每到一個可以補充物資的地方都會購入大批物資做備用。1934年10月,紅軍行至國名黨統治的位於東北部南雄市,紅軍找到落腳點時候就出去補給物資,他們首先要購買的重要物資就是鹽,那個時候的鹽屬於戰略物資,價格十分不美麗,所以當採購員跟商家說要一塊大洋的鹽是也預料到份量不是很多,可是商家不多久竟拎上來十餘斤鹽,著實讓他們震驚不已。這其實在當時的南雄市來說也算這場,國民黨統治的很多地方都實行經濟封鎖,所以很多時候貨幣價值都處於失衡的狀態,間隔不小的差距。採購員得知一塊大洋可以買十餘斤鹽之後就決定在此地購買餘下所需物資擴充補給量,畢竟過了這村就不一定有這店了,一趟下來也是剩下不少錢。

話頭轉到其他紅軍身上,安定之後,部隊就給紅軍一人發了一塊大洋,讓他們出去好好補一補,當時一塊大洋可以吃很多東西,小到幾隻雞,大到一頭肥羊,總之吃到撐都不一定吃完一塊大洋。辛苦行軍已久的紅軍在拿到錢之後就高高興興的外出覓食,當時盛產鍋盔,份量大又撐肚,有一個小戰士一口氣吃了好幾個鍋盔,吃到最後連路都沒法兒走,領頭員一看嚇壞了,怕他撐出啥毛病來,趕緊讓他起身走動,走到肚子不難受為止,不然真有撐死的可能性。

人沒撐死卻也撐死了一頭馬,有個飼養員心疼馬長期餓肚子,領到錢之後就買了三十幾斤蕎麥給馬吃,結果第二天去看馬的時候發現馬死了,三十幾斤蕎麥也無影無蹤,顯然是被撐死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叔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在敗逃台灣以後,曾著手進行一場另類抗日,功不可沒
日本向俄羅斯討要北方四島其實有這貓膩,能討回還真的是痴人說夢

TAG:文叔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