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脾氣破壞力10級,這樣的孩子急需激烈情緒管理指南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但每個孩子的秉性不同,總有有那麼一群孩子,一發脾氣破壞力巨大,會自虐,會打人,會破壞傢具等等,面對這樣的孩子怎麼辦呢?
情緒管理角落
烈性子的孩子發起脾氣就彷彿「火山爆發」,這時我們基本上是很難堵上那個爆發口的,很多時候越堵反彈越激烈,「以暴制暴」更是不可取。反而會導致更加嚴重的破壞行為發生,發脾氣持續時間更長更頻繁。
我們需要認識到情緒管理不是朝夕之間的,對於這樣的孩子,更需要先給予一個發泄途徑,與其制止他發脾氣,不如先給予一個緩衝區,讓他在那裡可以安全並且安心地發泄自己的情緒。
「安全」和「安心」是兩個關鍵詞,我非常推薦建立一個情緒管理角落。這並不需要多複雜的,家裡的沙發一角就可以。
首先要找個相對半私密的地方,孩子可以背向我們不被看到,這就是安心。其次,那裡可以放一些小道具,比如枕頭啊、可以擠壓的壓力球啊這些的,讓孩子把破壞傢具、打自己的行為轉移到這裡,這就是安全。
與其去堵住正在噴射中的火山,不如提前做規劃,讓火山岩漿的波及力度損害低,也讓火山噴發有個逐漸自我冷卻的過程。
同時,我們需要認識到情緒管理的修鍊是「功夫在平時」,下面分享的這些策略是在日常可以多帶著孩子一起做,等到孩子平時「操練」熟練後,在真的發脾氣的當下,通過我們不斷的引導、示范、提醒,最終讓孩子內化掌握這幾個調節情緒的「錦囊妙計」。
但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這些策略從知道,到提醒下做到,再到自發做到,是需要不斷不斷練習的。在幫助孩子管理情緒的過程中,我們父母的預期調整很重要。
動起來
一發脾氣就破壞力很大的孩子,內心就是有一股洪荒之力。英文里有個片語是非常形象地形容這樣的狀況,叫做"let off the steam",而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運動。
孩子的世界就是有壓力的,大部分壓力都是我們大人無法注意的,但卻是真實存在的。千萬不能等到體內那股蒸汽積累到一定量才處理。規律運動就好比時不時去打開那個蓋子,讓蒸汽釋放一點,防止累積過量導致的不可收拾的地步。
因此,保證每天足夠的運動量對於這類孩子來說更是額外重要。我曾聽過我的教授親身事例,他孩子當年就是這樣的情況,他堅持帶著孩子每天長跑,跑了整整兩年,同時配合了其他方法,後來孩子情緒控制越來越好了。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下手不知輕重總是暴力的孩子,缺的不是管教,而是這個!》,思路是類似的,這類孩子需要通過大量的運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轉移注意力
這一點並不是最終情緒管理的方法,但是可以作為一個緩衝地帶。有的孩子在氣頭上,引入一點他喜歡的遊戲或者玩具,會有一定的緩解作用的。
這需要觀察孩子的愛好,更需要不斷嘗試試錯。比如小D,因為她喜歡角色扮演,我總以為她生氣時給個安撫娃娃也許可以有幫助,但其實並不是。她生氣時最有效的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是,貼粘紙和摳粘紙,她可以去到她的情緒管理角落裡,邊大叫大哭邊貼粘紙,直到自己情緒平靜下來,她就會自己出來和我說,「我感覺好多了」。
這一點和不少成人生氣後喜歡做家務啊什麼的都有類似作用的,就是短暫地通過一些其他活動讓自己情緒暫時有個轉移。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轉移注意力不是逃避,只是緩兵之計,只是為了幫助孩子情緒平靜的中間途徑。
等到孩子真的情緒平靜後,我們還是需要和孩子進行談論復盤,給予孩子一些其他應對策略,讓孩子以後可以有更好地方式應對。
最近一次發脾氣時留下的「創作」
安撫技巧
在遊戲力實操訓練營里,我們提到過一個概念,孩子早期還是以情緒腦為主導,父母就是孩子的情緒「外部調節器」,要通過我們教孩子一些安撫技巧。
我當時教小D的方式就是深呼吸,她還小的時候,每當遇到她情緒特別激烈的時候,我就會緊緊的抱著她、告訴她:「你現在需要讓身體平靜下來,媽媽帶著你一起深呼吸。」她完全不懂,所以,其實是我在做,我會吸氣、吐氣,因為我是緊緊的抱著她,她能感知到我肚子的起伏,明白媽媽在深呼吸。
她2歲後,我開始真正教她如何深呼吸。但呼吸很抽象的,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是我和小D平時玩的遊戲,幫助她了解自己的呼吸。我會和小D一起平躺在地上,然後各自在肚子上放一個小船。我和小D說,「我們想像一下自己的肚子是湖面,你看,湖上的小船往上升了,因為我們在吸氣。哦,小船往下了,因為我們在吐氣。」
在平時,像玩一樣帶著孩子多練習,那一旦孩子出現情緒很激烈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提醒他說:「我們現在可以用深呼吸,讓我們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
理性思考
大腦有「情緒腦」和「理性腦」組成,儘管低幼孩子的「理性腦」還在不斷發育完善的過程中,但如果我們可以不斷提醒孩子調用自己的「理性腦」,那麼對於情緒調節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這一點對於我們成人是經常遇到的,很多情況我們火冒三丈時,也許就是其他人一句話就把我們點醒了,一下子就平靜了,然後就會覺得說,「對哦,與其發火,不如想想怎麼辦吧」。如果我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就不斷提醒她使用理性腦,那麼慢慢的,這就會成為一種思維模式。
使用這個策略時需要注意介入時機,正在最最激烈情緒的當下不能運用這個策略,可以先使用上面這些方法。同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使用的策略也有不同的側重。
孩子3歲前的使用「理性腦」更多的是幫助孩子意識到自己怎麼了,這是什麼情緒,情緒的激烈程度是怎樣的?
比如像下面這樣的憤怒指標儀,平時先跟孩子討論、制定好計劃,當孩子真的憤怒的時候,我可以提醒孩子,去那邊看看。孩子,是更加視覺化的動物,用這種方法就是提醒他:你憤怒了,你的憤怒在哪裡?你可以怎麼做?
2、3歲以後的孩子等到情緒平靜後,可以嘗試更加高階的方法引入「理性腦」,當然還是需要注意介入的提問技巧,先共情再提問,「等待真的太難了,不是嗎?那我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等待不那麼難熬呢?」
這樣的提問方法就是讓孩子的「理性腦」開始作用,除了那些大吼大叫外,我還能有什麼策略呢?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討論,甚至還可以延展到,「那麼下次還是忍不住發火時,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你看這就是復盤,復盤的意義就是在於不斷讓孩子使用他們的「理性腦」,這是違反天性和本能的,但只有這樣不斷操練,孩子的「理性腦」發育才會越來越成熟。
下面這些就是很多早教老師會使用的「冷靜」卡片,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幫助孩子冷靜的點子。我在課堂上課時買了一套完整份,足足有185個讓孩子冷靜下來的點子。
※思維訓練,提高專註力,一套繪本和一個桌游
※「我的小祖宗啊,你倒是咽下去啊」|孩子吃飯總是含在嘴裡怎麼辦?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