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何沒人製造假聖旨?古人:你看看上面的第一個字,怎麼造?
原標題:古代為何沒人製造假聖旨?古人:你看看上面的第一個字,怎麼造?
這些年,古裝劇泛濫,每每打開電視機,一台接著一台的古裝劇,其中不乏一些粗製濫造,歪曲歷史,將一些史實修改的面目全非,一塌糊塗,既給不了人們真實的歷史故事,更是誤人子弟,導致人們對當時的歷史看法出現了偏頗,這點還是值得人們反思的。
古語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封建社會下,皇權唯一,富有四海,皇帝的話就是聖旨,可謂是君無戲言,在《康熙王朝》中,鰲拜在計劃廢掉康熙的前夜,命班布爾善去向九門提督伍六一宣旨,而那聖旨是假的,我們不討論伍六一事先知道聖旨真假,就討論這個聖旨在古代真能作假嗎?假傳聖旨真能矇混過關嗎?還真不能,真的聖旨,有幾點是無法造假的,明眼人一看便知——
一、聖旨長度:在古裝劇中,太監宣讀的聖旨均只有二三十厘米長,但據史料記載,在古代,真正的聖旨,最短長度有兩米,最長的有四五米,這麼長的聖旨,一人是無法打開的;前些年,在河北發現了一份明朝萬曆年間的聖旨,長達3.6米,這樣的長度,造假難度也很高,何況還需要精工刺繡,非一日一夕之功!
二、責任制:在古代,不像電視劇那般,寫幾個字,蓋上玉璽就了事,錯了,從製造聖旨到書寫內容,到蓋章,宣旨等等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負責人的簽字,一旦哪個環節出現了錯誤,負責人輕則流放,重則砍頭,甚至會牽連家人,連坐法加責任制,這樣嚴苛的制度,令人望而生畏,誰會拿自己的腦袋和家人的性命去開玩笑?
三、綉字暗記:從朱元璋發明了聖旨的開頭——「奉天承運皇帝詔曰」8個字開始,就已在聖旨上下了大功夫了,既有高超的綉工,在「奉」字上做記號,它製作的時候,是根據祥雲的位置而定製,如同鈔票上的辨別暗紋,且這種刺繡技術一般人是無法學到的,也是不能學的,單單這個「奉」字的難度,就將許多人卡住了,何談後面的造假工序。
四、原材料:如同現在的鈔票一般,原材料都是上層布匹,有些布料還是外邦進宮或者皇室專用,十分的珍貴,一般的人是拿不到原布料的,因此,想要造出假聖旨,可謂是難上加難,沒那麼容易,這麼多複雜的工序,一道道的就能將人給嚇住了。
綜合幾點,在古代,想像電視上那般簡單,隨意的製造出聖旨,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畢竟嚴苛的條件在那裡擺著!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說到這裡了,文筆有限,如有失誤,望請海涵,您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留言一起探討,感謝您百忙之中的觀看!
※乾隆在路邊算卦,算完後大笑離開,拐彎進入巷子後卻下令:「殺」
※5歲封王,8歲當宰相,10歲被哥哥賜死,臨死說了一句話,流傳至今
TAG:煮酒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