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任應秋醫學全集》勾畫中醫各家結構,這個大獎實至名歸

《任應秋醫學全集》勾畫中醫各家結構,這個大獎實至名歸

文前 |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任應秋醫學全集》榮獲我國新聞出版領域最高獎——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每三年評選一次,旨在表彰和獎勵國內新聞出版業優秀出版物、出版單位和個人。

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畢業的學生,在我們當年的入學教育中,有一項就是聽取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任應秋先生的事迹。因此我從學生時代就對任老充滿了敬仰,對任老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想到有機緣做任老的學術集,我很興奮,也真的是誠惶誠恐。

做這套書時,一直懷著對大師的敬仰之心,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與辛苦,希望呈現給大家的這套書能夠被認可。

責編手記

《任應秋醫學全集》是在2012年啟動的,當時考慮,任應秋(1914-1984)先生誕辰百年之際,我們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應當做些什麼以紀念這位中醫大師。李秀明副社長提出作為中醫人、作為專業的中醫出版社,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任老的學術著作進行整理出版。因為任應秋先生不僅僅是公認的中醫大家,他還是集文、史、哲、醫於一身的大家,是新中國中醫學術史、中醫教育史,絕對繞不開的名字。可以說任應秋先生是現當代中國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的標誌性人物,即使這套書不賺錢,我們也要做。

《任應秋醫學全集》所收錄的文獻跨度逾40年,涉及學科多而且深,可謂大矣。初步預定字數約600多萬。首要的問題是如何分卷。分卷不僅僅涉及對全集作者學術認識的問題,而且還有成本核算問題。

我最開始考慮以最簡單的思路根據文獻出版年份,以時間為邏輯,順序羅列。幾番定奪,最終結論是不可以。為什麼呢?因為學術有學術的邏輯,作為一位綜合多學科門類的大家的全集,如果不能在分卷上體現其學術邏輯,必定為今後的專題研究帶來極大不便;並且也就削弱,乃至湮滅了大師的學術軌跡。譬如,任應秋先生在「中醫各家學說」的偉大成就,僅以「各家」二字冠名的作品就有6種,當時與整理團隊老師探討各家學說版本的收錄問題:是只要最終本,還是所有都收集。最終我們決定,為了體現任老對各家學說的認識,6部作品全部收錄,以體現這一學科建設的成長軌跡。這6部作品前後跨度逾30年,從探索中國醫學史而起,到構劃中醫各家結構,再到開創各家學說學科,然後逐步地完善體系架構和內容。如若不集中展現,就削弱了「各家學說」的影響,乃至使後來學者忽略掉此學科的演進規律。

因此,在分卷時,我們首先明確一點,必須按照學科來分類以體現任老的學術廣博。有了初步的分類構想後,再考慮如何分卷。

類似問題還有很多。如通常人們認為,所謂「全集」就是單純的把作者一生著作重新排版印製就可以了。其實不然,雖然編者的主要工作是搜集、整理歷史文獻,但另一方面,「全集」仍有創作空間。例如任應秋先生的《內經講稿》,相應的《內經》原文要不要引入,怎樣取捨,如何引入,這些都含有編者的創作意圖。而相應內容的擇定,編輯應當及時介入,給予意見。另外,任老發布的各類文章很多,是分類處理,還是將論文集中在一起?這些必須在整個項目確立之初便做研究。和誰研究呢?自然是全集的編者,以及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

由此,得出的經驗是:套書、叢書在最初階段,責任編輯就應介入,不能等作者拿出現成的稿子。而且介入的時間要早,務必在第一時間,約請第一批專家(包括編者),對全書有一個提綱性的認知。這一輪會商的成果,當以能夠確定分卷原則為標準。而在這個大綱之下,我們也就能恰當地規劃各項工作的時間表了。

做了十多年的編輯,第一次獨立承擔這麼大項目的管理工作,由衷的感覺:編輯不好當,套書的責任編輯更不好當。苦樂自知!

發表於: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11月19日

第四屆中國政府出版獎特刊44版

《任應秋醫學全集》

《任應秋醫學全集》由王永炎、魯兆麟、任廷革主編,歷時八年,2015年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共12冊,主要收錄了任應秋先生自1936年至1984年間的主要論著,包括醫學論文、雜文300餘篇,著作30餘部,計700萬字左右,全面展示了他的學術思想和治學成才的軌跡。本全集以傳承中醫大家的治學精神、傳播中醫知識為目標,旨在增強各中醫學術、醫療機構的館藏圖書質量,有助於廣大中醫工作者和研究機構通過《任應秋醫學全集》,更全面、更深入、視角更廣闊地學習、研討中醫學,以及相關的現代科學、社會學、文史哲學等課題。同時也兼顧部分中醫業內高端人才的收藏和科研應用。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新媒體編輯:郭青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秋天咳嗽高發季,纏綿不愈好心煩——治咳七法一定要知道
喜怒哀樂,神情靈動——十個秘方驗方趕走面癱!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