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善謀將軍到悲情將軍—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高級將領杜聿明評略

從善謀將軍到悲情將軍—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高級將領杜聿明評略

原標題:從善謀將軍到悲情將軍—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高級將領杜聿明評略


1946年6月,以國民黨軍進攻中原解放區為標誌,規模宏大的解放戰爭拉開序幕。戰爭爆發初期,國民黨軍硬實力明顯強於解放軍,統軍將領中也不乏人才,但最終卻一敗塗地。


黃埔一期畢業的杜聿明是國民黨將領中的佼佼者,回顧其在解放戰爭中從善謀將軍到悲情將軍的曲折歷程,有助於分析探究國民黨失敗的原因,也能夠給今日我軍以深刻鑒戒。


四平之戰,「善謀將軍」的奇謀


1946年春季,在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東北國共兩軍之間爆發了一場主力之間的決戰,這便是著名的四平保衛戰。

由於此戰關乎東北之歸屬,國共兩軍都志在必得。中共中央嚴令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林彪:「我軍必須阻止蔣軍於四平街以南,並給以嚴重打擊」,並明確提出,「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於四平南北地區,舉行數次大的戰役決戰」。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東北民主聯軍向四平調集主力,決心不惜代價予以堅守。國民黨軍則以精銳的新1軍和71軍為主力,對四平實施弧形包圍。這兩支部隊都是在抗日戰爭滇緬戰場發展起來的主力,其中新1軍尤其戰鬥力強悍,曾在緬北連戰連捷,令日軍聞風喪膽,時稱「天下第一軍」。



杜聿明肖像


4月18日,四平保衛戰爆發。國民黨軍不斷發起兇猛進攻,但在東北民主聯軍的頑強防守下收效甚微,到4月底時,戰局完全進入對峙狀態。就在這時候,一位國民黨軍將領的出現,打破了整個戰場上的僵局,此人便是時任國民黨軍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


四平保衛戰前,杜聿明因病住院,前線戰事主要由副司令長官鄭洞國指揮。4月下旬,杜聿明身體好轉後,很快把目光投向四平戰場,並迅速提出了一個全新的作戰方案。當時國共兩軍除在四平地區大戰外,還在本溪方向激烈交鋒。杜聿明分析認為,兩個方向同時用兵效果不好,如果調整部署,首先集中兵力拿下本溪,而後揮師四平,一定可以收到奇效。


從4月28日開始,杜聿明集中5個師約8萬人,在空軍支援下猛攻本溪,很快獲得勝利。之後杜聿明迅速調集主力北上四平,其中戰鬥力最強的是與新1軍齊名的新6軍。從5月15日開始,國民黨以總計10個師的兵力,在大量坦克、重炮和飛機配合下,分三路攻擊四平。在此之後,四平戰局急劇惡化,東北民主聯軍被迫於5月18日主動撤出四平。杜聿明則率軍一路緊追,接連佔領長春等要地,把東北民主聯軍主力趕到了松花江北岸。


四平之戰,杜聿明憑著獨有的軍事智慧,深入把握戰爭規律,及時調整軍事部署,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打破僵局,改變了整個戰役的進程。經此一戰,杜聿明不但為國民黨在東北的擴張立下汗馬功勞,也把其「善謀將軍」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四平之戰是杜聿明解放戰爭期間最精彩的一次亮相,但此後「善謀將軍」的運氣便急轉直下,再也無法獲得任何戰略性的勝利。1947年夏季,羽翼豐滿的東北民主聯軍捲土重來,內外交困的杜聿明一敗再敗,最終灰溜溜地離開了東北。



蔣介石與杜聿明合影


大決戰前,主動進攻計劃的破滅

1948年8月,國民黨軍剛剛遭遇豫東戰役的大敗,中原地區大變在即。與此同時,東北地區解放軍厲兵秣馬,南下北寧線的作戰(即後來的遼瀋戰役)即將全面展開。意識到形勢危急的國民黨軍統帥部在南京召開軍事檢討會議,考慮到時任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昏聵無能,蔣介石重新啟用得意弟子杜聿明,任命他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以加強徐州方面的指揮。


「善謀將軍」到任後,很快表現出了高明之處。杜聿明分析認為,華東地區國民黨軍的兵力、戰力均居優勢地位,應當趁解放軍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分離的機會,集中主力,先尋找華東解放軍一部決戰,予以殲滅後再消滅華野主力,規復山東。華東求戰期間,華中國民黨軍應主動進攻豫西地區,阻止中原野戰軍向東配合華東野戰軍。對國民黨軍而言,杜聿明這一建議不失為良策,無奈南京國防部反應遲鈍,直到9月下旬才完成各方面的協商工作。9月16日—24日,華東野戰軍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攻克國民黨軍重兵設防的濟南,俘虜國民黨軍名將王耀武,杜聿明的主動進攻計劃遭遇重大挫折。


同期,杜聿明將先前的想法加以完善和發展,提出了完整的《對山東共軍攻擊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該《計劃》秉承之前提出的主動進攻、各個擊破精神,對國民黨軍徐州和華中兩大「剿總」的任務均做出了明確。《計劃》提出後,有了前車之鑒的國民黨軍表現出了暫時的高效和主動。10月2日,蔣介石批准了《計劃》,經進一步商議,決定於10月15日開始行動。


客觀而言,杜聿明的《計劃》命中了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距離較遠、相互支援不便這一要害,對當時已經病入膏肓的國民黨來說,無異於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如果能夠得到實施,即使無法獲得最終勝利,也很可能會打亂解放軍的作戰計劃,延緩國民黨政權的滅亡。但就在10月15日,也就是國民黨軍《計劃》將要實施的這天凌晨,杜聿明突然收到南京國防部急電,命其隨蔣介石飛赴東北。原來,東北地區的遼瀋戰役已經進行到關鍵階段,戰略要地錦州即將易手,蔣介石不得不臨時抽調「善謀將軍」到東北救急。



白崇禧至前線視察杜聿明第五軍士兵備戰情況


副總司令雖然臨時「出差」,但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仍在徐州,執行已經獲批的《計劃》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料接下來,歷史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一幕,劉峙竟然極為荒唐地終止了《計劃》的執行,至此,杜聿明的主動攻擊計劃徹底破產,「善謀將軍」距離「悲情將軍」又近了一步。


淮海戰役,回天無力終遭俘虜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爆發,華東野戰軍果斷出擊,一舉包圍了國民黨軍主力黃百韜兵團(7兵團)。時任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一籌莫展,拿不出任何作戰方案。此時杜聿明剛剛收拾完東北的殘局,很快接到蔣介石命令,趕赴徐州收拾爛攤子。


杜聿明到徐州後,很快提出了兩個方案:一是圍魏救趙。當時中原野戰軍正東進配合華東野戰軍作戰,國民黨軍黃維兵團(12兵團)一路尾隨。杜聿明提出,以李彌兵團(13兵團)守徐州,以邱清泉兵團(2兵團)和孫元良兵團(16兵團)南下,會和黃維兵團,兵力共計9個半軍,先夾擊中原野戰軍,而後再回師解黃百韜之圍。二是直接出兵解黃百韜之圍。

雖然解放軍一向機動能力強,難於捕捉,但這都是以在根據地內作戰為前提的。淮海戰役的形勢卻是,中原野戰軍遠道而來,對華東地區相關情況並不熟悉,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卻坐擁地利,這正是杜聿明方案一的基礎和前提。退一步來講,即使不能及時捕捉到中原野戰軍主力,但只要能夠形成實質性威脅,即可對華東野戰軍圍殲黃百韜兵團的作戰造成重大牽制。再退一步來看,即使上述兩個目的都沒有達到,國民黨軍至少能夠獲得一些主動權,解放軍的行動將大為受限,之後類似於攻佔宿縣這樣的奇謀妙招也就無從談起了。


對於淮海戰役中的國民黨軍而言,其最大的不幸或許就是徐州「剿總」總司令是劉峙,杜聿明卻僅僅是個副總司令。杜聿明的兩個方案提出後,劉峙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否定了方案一,結果自然是直接救援失敗,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沒。值得一提的是,後來解密的史料證明,毛澤東和華東野戰軍不但早已做好了阻援準備,而且數次試圖誘殲國民黨軍援軍,但由於杜聿明對此早有預料,國民黨的徹底滅亡被人為地延遲了。



杜聿明被俘


國民黨軍救援黃百韜期間,中原野戰軍趁機佔領了津浦線要點宿縣,截斷了徐州國民黨軍的退路。此後為了恢復宿縣,黃維兵團孤軍深入,被中原野戰軍包圍在雙堆集地區。


至此國民黨軍淮海戰役敗局已定。不甘失敗的蔣介石再次召集杜聿明等人商議作戰計劃,提出要「放棄徐州,出來再打」。杜聿明則分析認為:「要放棄徐州,就不能戀戰;要戀戰,就不能放棄徐州。要『放棄徐州,出來再打』,這就等於把徐州3個兵團馬上送掉。」杜聿明進一步提出,「讓黃維守著,牽制敵人,將徐州的部隊撤出,經永城到達蒙城、渦陽、阜陽間地區,以淮河作依託,再向徐州集團各部敵人攻擊,以解黃維之圍」。蔣介石經慎重考慮後,同意了杜聿明的撤退方案。同時,為避免劉峙掣肘,命令劉峙率領「剿總」機關空運蚌埠,杜聿明全權負責徐州前線軍事指揮事宜。


11月30日拂曉,杜聿明率領徐州國民黨軍約30萬人撤退,華東野戰軍則迅速發起追擊,兩支大軍展開了激烈的速度大比拼,這時國民黨軍統帥部卻突然有了新指示。先是南京國防部不滿杜聿明的撤退,指責其「一意向西南逃走,消極避戰」。12月2日,杜聿明集團艱難撤退至蕭縣西南地區,蔣介石突然一反事前支持杜聿明的做法,連續通過函、電等形式,命令杜聿明「切勿再做避戰迂迴之圖」,「迅速令各兵團停止向永城前進,轉向濉溪口攻擊前進」,甚至威脅稱,「若時日延長,則20萬以上兵員之糧秣醫藥,決難空投接濟」。當日晚上,南京國防部再次電告杜聿明「萬勿再向永城前進,迂迴避戰」。


徐州撤退前,邱清泉、李彌、孫元良等人一致認為,只要執行「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的原則,撤退是可以成功的,不料蔣介石如此出爾反爾。杜聿明雖然深知轉向攻擊,「必致全軍覆沒」,但又不敢違抗蔣介石的命令,只好按令向濉溪口攻擊前進。華東野戰軍趁機調整部署,加快追擊步伐,最終於12月6日將杜聿明集團包圍在陳官莊、青龍集一帶。


陷入包圍圈後,杜聿明仍然沒有放棄,他竭力開發自己的軍事智慧,試圖為挽救國民黨政權盡最後一分力。


從12月6日開始,杜聿明不斷嘗試突圍,但都遭遇失敗。黃維兵團被殲滅後,蔣介石命令杜聿明繼續突圍。杜聿明分析後認為,此時突圍,「等於自找毀滅」,隨即採取了「加強工事,持久固守」的策略。之後經與邱清泉等人商議,杜聿明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由西安、武漢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與共軍決戰;中策是持久固守,請蔣介石和談,在政治上爭取時間;下策是按照命令突圍。

學術研究人員研究淮海戰役的時候,一般都認為,這三個方案是杜聿明的垂死掙扎。但如果換位思考的話,這又何嘗不是一名軍人在最後關頭對信仰和事業的追求,對肩負使命的堅守,對軍人尊嚴的維護!這樣的軍人,理應獲得對手的尊敬。


針對杜聿明的做法,華東野戰軍前線指揮員於12月28日建議中央軍委,前線部隊利用戰鬥間隙進行休整,然後一鼓作氣殲滅杜聿明集團。1948年1月6日,華東野戰軍對杜聿明集團發起最後總攻,迅速突破國民黨軍防線。1948年1月10日凌晨,杜聿明被俘,徹底結束了呼風喚雨的將軍生涯。


杜聿明被俘後,雖然再也無緣軍旅,但就一個戰俘的身份而言,卻是受到了相當的優待。1959年12月,杜聿明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接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特赦通知書。1961年3月,杜聿明被任命為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文史專員;1964年11月,被特邀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1981年,杜聿明病逝於北京。



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圖中從右至左依次為杜聿明、費彝民、溥儀、黃雍


總評:從對手的失敗中汲取教訓


俾斯麥說過:「蠢人常說他們是從自己的經驗中進行學習。我卻認為利用別人的經驗更加好些。」杜聿明在解放戰爭中的曲折經歷,恰恰就是值得借鑒的「別人的經驗」。


忠誠善謀,惜乎不善斷。在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中,杜聿明最大的特點是忠誠。淮海戰役爆發前夕,國民黨最初選擇的主帥是素有「小諸葛」稱譽的白崇禧,但白崇禧是桂系集團的首領,再三拒絕為蔣介石「統一指揮徐蚌會戰」。蔣介石打算讓嫡繫心腹陳誠赴任,不料陳誠以身體有病為由力辭。無奈之下,蔣介石想到了杜聿明。杜聿明此時正在葫蘆島組織東北國民黨軍撤退,如果他想推掉這一危險任務,應當說是有充分理由的,但出於對「校長」的忠誠,杜聿明最終選擇「以赴刑場之心情上戰場。」杜聿明這種忠誠服從的品質,是軍人的寶貴品質之一,在民國軍閥割據的大背景下,顯得尤為可貴,這也正是其頗受蔣介石器重的重要原因。


杜聿明無疑是善謀的。從四平之戰時「一謀定乾坤」,到大決戰前夕的「主動進攻」,再到之後淮海戰役初期的「圍魏救趙」,幾乎都代表著當時國民黨軍決策層的最高水平。甚至在兵困陳官莊的絕境之下,杜聿明仍然能夠冷靜應對,力求捕捉最後一線生機。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也並不損其「善謀將軍」之名。


杜聿明最大的缺點是不善斷。謀而不斷是兵家大忌,中國兵家向來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訓。在這一方面,杜聿明是有深刻教訓的。抗戰期間,杜聿明率軍遠征滇緬,期間就因為屢屢屈從於蔣介石的遙控,導致最後大軍誤入野人山,數萬中華好男兒葬身荒野。解放戰爭中,杜聿明仍然未能做到「善斷」,每次與蔣介石意見衝突時,往往都會選擇屈服。徐州撤退時,杜聿明及麾下各兵團司令官一致認為,撤即不能打,但杜聿明仍然在蔣介石的壓力下屈服了,同時也把麾下的近30萬部屬帶進了陳官莊的絕境。

軍事統帥是影響戰爭天平的重要砝碼。人是戰爭的決定性因素,軍事統帥則是發揮「人」的作用的重要途徑。古往今來,選帥影響戰爭勝負的例子比比皆是。趙王用趙括而兵敗長平,秦王用王翦而滅楚,劉裕用王鎮惡等名將北伐,方能氣吞萬里如虎,劉義隆用王玄謨攻滑台,結果只能是「倉皇北顧」。軍事統帥的重要性,在杜聿明的經歷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杜聿明能屢次提出尋求勝利的良策,影響戰役的進程,身為「一把手」的劉峙卻連按計劃執行的勇氣都不具備,這中間的差距何其巨大。


遴將選帥必須唯才是舉,任人唯賢,決不可摻雜太多次要因素,蔣介石在這一點上恰恰犯了嚴重錯誤。早在任命劉峙執掌徐州時,國民黨軍中就非議很多,以剽悍著稱的邱清泉曾評價說:「徐州是南京的大門,應派一員虎將把守。不派一虎,也應派一狗看門。如今只派來一隻豬,眼看著大門是守不住了。」事實也證明,正是劉峙的不作為和掣肘,讓國民黨軍在失敗的道路上越滑越遠。待到蔣介石以空運蚌埠的方式架空劉峙時,國民黨軍的敗局其實已經很難挽回了。


如果說劉峙的掣肘限制了杜聿明才能的發揮,那麼蔣介石本人的誤導和制約,則直接導致了國民黨軍的失敗。身為最高統帥,理當給前線將領以適當自主權,或認真聽取他們的建議,但蔣介石卻屢次獨斷專行。早在遼瀋戰役中,蔣介石命令廖耀湘恢復錦州,導致了廖耀湘兵團的覆滅。淮海戰役中,蔣介石強令杜聿明「轉向濉溪口攻擊前進」,結果又導致了徐蚌會戰的徹底失敗。


追求戰略主動是決策的重點。古今中外的軍事家,無不對戰爭中的主動權高度重視。毛澤東就明確指出:「行動自由是軍隊的命脈,失去了這種自由,軍隊就接近於被打敗或被消滅。」歷史上,積極爭取主動權並最終獲得勝利的例子不勝枚舉。淝水之戰前,晉軍將領桓沖提前對前秦軍隊發起攻勢,打亂了秦軍部署,最終晉軍也獲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淞滬,把日軍機械化主力吸引到了江南水網地帶,對達成持久戰功不可沒;蘇德戰爭中,蘇德兩軍為了爭奪戰略主動權,於1942年—1943年連續進行了勒熱夫·維亞茲馬、哈爾科夫、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等大會戰,這些會戰的勝負決定了蘇德戰爭的最終結局。


回顧杜聿明的歷次決策,其核心精神就是對戰略主動權的運用和追求。四平之戰中,杜聿明充分發揮己方掌握主動權的優勢,集中兵力,先本溪後四平,極大地影響了戰役結局。進入戰略決戰階段後,國民黨軍處處被動,深知其中利害的杜聿明,開始了對主動權的不懈追求和爭奪。大決戰前夕,杜聿明力主對華東野戰軍發起主動進攻;黃百韜被圍後,杜聿明提出「圍魏救趙」;黃維兵團被圍後,杜聿明提出先撤退到蒙城、渦陽、阜陽間地區,然後以淮河作依託對解放軍發起反擊。上述爭取主動權的方案,只要有一個被採納執行,國民黨軍在淮海戰役中就不會輸得那麼慘。


從決策角度來看,國民黨軍的最大問題就是只重眼前得失,而看不到主動權的極端重要性。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消極保守,先是荒唐終止《計劃》,繼而又武斷否定「圍魏救趙」方案,從而令國民黨軍陷入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動中。身為國民黨最高決策者的蔣介石也是如此。杜聿明從徐州撤退前,蔣介石明明已經同意「要放棄徐州,就不能戀戰」的方案,卻被雙堆集包圍圈中的黃維「一葉障目」,看不到整個淮海戰役乃至於整個解放戰爭大決戰主動權的重要性,中途改變已定撤退計劃,最終把杜聿明集團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也葬送了國民黨政權最後的希望。


版權聲明:本文刊於《軍事文摘》雜誌。作者:趙延壘 羅孝如 杜林潔。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轉自《軍事文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文摘》 的精彩文章:

主導二戰太平洋系列戰爭,重創了日本,沉默的勇士,盡顯將軍本色
戰爭中的美國海軍軍犬

TAG:《軍事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