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鴉片戰爭中荒唐一幕:欽差大臣給英軍送了一批牛羊

鴉片戰爭中荒唐一幕:欽差大臣給英軍送了一批牛羊

1840年6月,英國全權代表、英軍總司令懿律率領一支艦隊,耀武揚威地來到中國廣東海面,打響了第一次鴉片戰爭。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也是一場充滿啼笑皆非細節的戰爭。中國素有「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的說法。可是,當英國軍隊把大炮架到國門前時,清朝欽差大臣竟然前去「慰問」英國軍隊,送了一批牛羊雞鴨,還有一兩千個雞蛋。

這個欽差大臣叫琦善。

琦善,字靜庵,博爾濟吉特氏人,滿洲正黃旗人,生於179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時他剛好50歲。很多人知道,琦善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太好,是主和派代表人物之一。可是,琦善在任職直隸總督時,也是一名堅定的禁煙派人士,還在天津起獲煙土15萬餘兩。只不過,由於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名氣太大,琦善禁煙的成果往往被忽略了。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英軍在廣東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便沿海北上,攻陷了浙江定海,並將定海作為繼續北上的據點。8月6日,英軍來到了天津大沽口外。

天津到北京直線距離只有100多公里,快馬加鞭也就是小半天的功夫。英軍打到天津大沽口,等於是把大炮架到了家門口。如此迫在眉睫的威脅,在清朝入關200年來,還是第一次遇到。更讓人心驚膽戰地是,由於多年沒有遭遇戰爭,直隸一帶防備鬆弛,天津大沽口雖有炮台,然而年久失修,能不能打炮都是未知數。

道光皇帝慌了,便指示琦善與英軍交涉:「如該夷船駛至海口,果無桀驁情形,不必遽行開槍開炮,倘有投遞稟帖情事,無論夷字漢字,即將原稟進呈。」這就是說,暫時不要開槍開炮,看英軍有什麼要求。

琦善立即按照道光皇帝的指示,派人前往大沽口與英軍進行了接觸,並接受了《巴麥尊子爵致中國皇帝欽命宰相書》。巴麥尊是英國外相。琦善將這封書信進呈給了道光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琦善同時奏報了英軍的相關情況:「見到英吉利夷船式樣,長圓共分三種,其至大者,照常使用篷桅,必待風潮而行,船身吃水二丈七八尺,其高出水處,亦計兩丈有餘。艙中分設三層,逐層有炮百餘位,亦逐層居人。又各開有窗扇,平時藉以眺遠,行軍即為炮眼。其每層前後又各設有大炮,約重七八千斤。炮位之下設有石磨盤,中具機軸,只須轉移磨盤,炮即隨其所向。其次則中分二層,吃水較淺,炮亦不少。」

相對於1840年林則徐對英國艦船「有炮三層,均七八十門」寥寥數語的描繪,琦善的記載更為詳細,也更有價值。

8月20日,道光皇帝給琦善再次髮指示:「上年林則徐等查禁煙土,未能仰體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朦,措置失當。茲所求昭雪之冤,大皇帝早有所聞,必當逐細查明,重治其罪。現已派欽差大臣,馳至廣東,秉公查辦,定能代申冤抑。該統帥懿律等,著即返棹南還,聽候辦理可也。」

在這封信里,雖然道光皇帝還是儼然天下共主身份,將英國當做他的臣民,但口氣還是很軟弱的。總之,在道光皇帝看來,當前最大的威脅是英軍。只要能讓英軍退回廣州,一切都好商量,甚至不惜將林則徐作為替罪羊。

對於道光皇帝的示弱,英軍當然樂觀其成。畢竟,如果能不打仗而達到戰略目的,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因此,英軍回到了白河口,約琦善到英艦上進行談判。琦善當然不會去。他致信懿律,聲稱自己作為直隸總督,沒法上英國軍艦,「自來無此體制」,希望懿律上岸談判。

懿律最初答應親自上岸談判,但又考慮到琦善沒有全權代表的身份,自己與他談判有失大英帝國的尊嚴,便改派副全權公使義律上岸談判。

8月30日,琦善與義律在天津見面了。

有意思的在,就在琦善與義律見面的頭一天,琦善派了一支沙船,給英軍送了一批食物。計有20頭閹牛、200隻羊,以及諸多雞鴨,一兩千個雞蛋。英軍長期在艦船上生活,最缺乏的就是這類新鮮食物了。琦善此舉,無異於雪中送炭。

不過,當敵人將大炮架到家門口時,還屁顛顛地送去食物,是不是太讓人無語了?

【參考資料:《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鴉片戰爭》《清史稿》《清實錄》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英國陣亡將士紀念花園開園了 虞美人隨風飄揚
《延禧攻略》里魏瓔珞引雷電劈死裕太妃的成功率有多高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