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南宋《趙師向墓誌》拓片

尺寸:高84厘米、寬61厘米

年代: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

出土地點:橫河鎮伍梅村姥嶺

收藏單位:慈溪市博物館

捐贈者:孫培權先生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趙師向墓誌》刻成於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墓誌高84厘米,寬61厘米,墓誌為長方形梅園石,志文刻為上下二部分,每部分刻25行,每行滿行16字,無志蓋,這種刻制形式在墓誌中較為罕見。墓主趙師向系宋朝宗室成員,撰文、書寫者為其弟趙師白,鄉貢進士錢受之書諱。墓誌原由孫培權先生收藏,今捐獻於慈溪博物館。墓誌出土地點不明,從墓誌所載「葬於紹興府餘姚縣龍泉鄉燭溪湖姥嶺之原」來看,應出土於橫河鎮伍梅村姥嶺(姥音姆)。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舉南侵,沒有被金兵俘虜的皇室宗親跟隨康王趙構南逃。第二年北宋滅亡,康王趙構在臨安(今杭州市)建立南宋,改元建炎。這批跟隨而來的皇室宗親散落於江浙一帶,隨即於當地定居。墓主趙師向的爺爺趙子應應該就是這次南遷而來的宗室成員,至趙師向時,已經是定居於南方的第三代人了。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墓誌中稱「趙氏世為開封人」及「系出太祖皇帝」,主要是說明了其皇室血統,實際上趙師向、趙師白兄弟自祖父以來已經定居於餘姚縣了。宋太祖趙匡胤為子孫派名的十四字為:德、惟、守、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對照趙師向、趙師白兄弟的名字可以推知,「師」字輩為宋太祖趙匡胤第八世孫。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墓誌中提到的「燭湖孫先生」是指南宋名儒孫應時,孫應時(1154—1206)字季和,號燭湖居士,紹興府餘姚(今屬慈溪市橫河鎮孫家境)人。八歲能文,年少時師從陸九淵學習。乾道八年(1172年),考入太學。淳熙二年(1175年)進士及第,授黃岩尉,有德政。為大儒朱熹所重,常相與探討學術,後成為朱熹的學生。其後擔任遂安知縣,慶元二年(1196年)四月至慶元五年(1199年)六月,任常熟知縣。後移判邵武軍,未任而卒。著有《燭湖集》十卷,《琴川志》二十六卷傳於世。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孫應時是當時頗有影響的教育家,弟子很多,南宋宰相史彌遠也是他的學生,趙師向、趙師白兄弟都是見於文獻記載的孫應時的學生,孫應時留存下來的詩中有不少和趙師白的唱和之作,如:《和答趙生師白見寄》二首、《和趙生唐卿師白韻游橫溪》等數首。墓誌中也記載了趙師向因仰慕孫先生才學,而率弟趙師白投於孫先生門下,最後兄弟二人均獲功名。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墓誌中提到的「大丞相京公」當為京鏜,京鏜(1138 —1200)字仲遠,晚號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進士。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拜右丞相,六年進左丞相,封翼國公。與韓侂胄共執國柄,申黨人之禁。慶元六年卒,年六十三。卒後贈太保,謚文忠,《宋史》卷394有傳。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趙師向官至從事郎,為從八品散官,任坑冶鑄錢司檢踏官。其弟趙師白,曾任錢塘縣主簿,當時為文林郎,從九品散官,新任湖州司理參軍。趙師向體質較差,因小跌而致卧床三年,終於獲慶元元年進士及第,調任四明秋官,卻因無法行走而不能赴任,最終壯年而逝,生有一子趙希海,據同地出土的其夫人胡氏壙記(慈溪博物館藏)記載,其子希海及冠而卒,剛滿二十歲就去世了,後過繼從子(即其堂兄弟的兒子)趙希坊為嗣,一家人可謂多災多難!

墓誌由進士錢受之書諱,「書諱」又稱「填諱」、「題諱」。因子孫為祖先撰寫碑誌時,不能直接寫祖先名諱,需要請人代寫,稱填諱、書諱,其實並無實際意義。墓誌的撰文、書寫均由趙師白完成,趙師白的楷書骨力勁健,筆劃舒展,頗有唐人之風,此作品很可能是其傳世的唯一書法作品,今剪裱成冊,原大刊出,以廣流傳。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全文如下:

故提干從事趙公墓志銘

開禧元年十二月庚午從事郎新特差江淮荊浙福建廣南都大提點坑冶鑄錢司撿(檢)踏官趙公卜葬於紹興府餘姚縣龍泉鄉燭溪湖姥嶺之原。趙氏世為開封人,自祖父以來,墳墓皆在南方,公諱師向,字漢英,系出太祖皇帝。曾祖諱令箋,贈右屯衛大將軍;祖諱子應,故任訓武郎主管台州崇道觀;父諱伯椿,故任從事郎兩浙轉運司準備差遣。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公資稟直諒,有膽略。幾然而長,人物偉岸,有所睹記,輒終身不忘,喜救人於危,故莫不誦其義焉。幼失先君,思以振家聲、立門戶為己任,努力奮勵,每飯意未嘗不在功名也。

燭湖孫先生,同縣裡學者皆尊其賢,讀其文以為師法。公慨然曰:「有師如此,吾獨不得自附於其門,是足為平生羞!」遂率其弟師白袱書贏糧往從之。作文不屬稿,語勢所至,動盈數千言,較其課藝,常為諸生先。惟其學務根柢,故發於筆端者有餘地。先生深加器異,且勉之曰:「學問無窮,能不自滿,則他日所造,奚止稱雄於宗室間?」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公性簡儉,未嘗加肉重采(菜),奉親甘毳,供養備至。寡交遊,然友接勝流,略無倦色,識者謂翩翩佳公子也。好施予,有急扣門,不以在亡為解。任真率素,每曰:「吾何能曲意上官,道不合則拂衣去!」

有張君者,北士之賢,公所敬憚,晚歲謀壽藏地,里家指某所形勢宜,前後左右為公家物,按閱圖藉(籍),悉以遺贈,無吝色,樂成就人類如此。生理稍優,則曰:「吾一兒二女,所不足者非財也。」子本規贏之語,絕不掛口。新築別墅,負郭枕郊,峰埶縱橫,江流壯闊,謂家人曰:「吾得此,縱不列身華貫,重裀累鼎,獨不能角巾丘園,高枕家巷耶?」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公初以小跌而足不能步體者,可三年所,繼而筋力漸強,行不恃輿,人謂功名之塗(途)未暮也。公由取應補承節郎、注鄂州通城縣酒稅,秩滿,遇今上龍飛,用祖宗故事,宗室再上禮部者,許預廷對,遂擢慶元元年進士第,調四明秋官,以疾輟行。大丞相京公當國,憐其連蹇不伸,以泉幕處之,將及示,卒於正寢,實嘉泰三年六月十九日也,享年四十有六。娶胡氏,男一人:希海,業進士;女二人,未行。

南宋《趙師向墓誌》譯文及解讀

感公友於之義,追想疇日,遂為悲端,言淚俱下,而為之銘曰:

慶源綿長,宗姓日蕃;樂善好學,公生其間;

祿仕弗逮,人則永嘆;嗚呼天道,尚幾好還!

弟文林郎新湖州司理參軍師白撰並書

鄉貢進士錢受之書諱

四明陳祥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李白:王右軍及右軍《筆法訣》學習
古璽和秦漢印大不同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