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希特勒都打到莫斯科了,日本為何袖手旁觀?原來是這樣

二戰,希特勒都打到莫斯科了,日本為何袖手旁觀?原來是這樣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世界大戰。長達六年的戰爭,不僅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員傷亡,還消耗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

一提起二戰,相信很多人都立馬想到我國的抗日戰爭。為了將日本帝國主義趕出去,我國進行了長達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爭。這場偉大的衛國戰爭,可謂是人類抗戰史上的一項壯舉了。而且,中日戰場作為二戰期間亞洲的主戰場,共消耗了日本近兩百萬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終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很多人忽略了,在這場世界大戰中,戰鬥規模最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是位於東歐的蘇德戰場。

20世紀30年代末期,法西斯德國勢頭正猛,不斷加快對歐洲各國侵略的步伐。此時,英國、法國等大國卻奉行「綏靖政策」,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味退讓,企圖通過犧牲小國利益,換取大局和平,甚至還想利用德國,打擊東邊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達到「禍水東流」的目的。

蘇聯領導人對英法兩國的態度十分不滿,為了保護本國的安全,決定改變先前的策略,轉而同納粹德國保持友好的關係。一九三九年八月,蘇德兩國於莫斯科會談,雙方正式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條約簽訂後,蘇聯開始放鬆對德國的警惕,甚至與德國一樣,開始向波蘭、芬蘭等國發動侵略戰爭。沉浸在戰爭中的蘇聯萬萬沒有想到,其實德國從未放下自己的狼子野心,一直在伺機對蘇聯發起進攻。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與同盟國義大利和眾多僕從國,按照先前秘密擬定的「巴巴羅薩」計劃,派出大量兵力,以閃擊戰的形式,突襲蘇聯。

面對軍事強國蘇聯,德國可謂是下了血本,共派出了190個師500多萬人,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3700輛坦克,以及190艘軍艦。軍隊從北、中、南三個方向迅速行動,毫無防備的蘇聯軍,一下子被打得措手不及。

因此,在蘇德戰爭初期,蘇聯雖然是本土作戰,軍事實力也與德國不相上下,但是由於疏於防備,且從未見過這種攻勢迅猛的「閃擊」戰術,一時間亂做一鍋粥,戰事節節敗退。與此相對,納粹德國此時是士氣高漲,乘勝追擊,一路攻到了莫斯科。德方更是揚言,要在三個月內滅掉蘇聯!

此間,蘇德兩方士兵已經殺紅了眼,戰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雙方傷亡都十分慘重。根據,戰後不完全統計,蘇聯方面在戰爭中傷亡人數(包括蘇聯紅軍和平民)將近五千萬人,德國死傷人數超過一千五百萬。

然而,就在納粹德國打到莫斯科郊外時,戰情出現了巨大轉變。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六日,蘇聯紅軍發起反擊,並成功突破重圍,反將德軍逼退二百多公里,莫斯科保衛戰取得了巨大勝利,同時也粉碎了德軍「戰無不勝」的神話。

其實,在莫斯科會戰的關鍵時刻,長時間跨國作戰,已經讓德國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因此,德國曾多次向盟友日本發出支援請求,然而日本卻一再拒絕,最終,德國在距離成功只一步之遙時被擊敗。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好奇,德國都已經打到莫斯科了,此時日本如果能夠派出支援,命百萬關東軍從後方夾擊,腹背受敵的蘇聯一定寡不敵眾,戰爭結局也可能因此不同。那麼,日本到底為何在此時選擇袖手旁觀?原因其實在這裡。

第一, 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日軍就曾經與蘇軍交過手。一九三九年,日本實際控制的偽滿洲國與蒙古國因邊界問題引發糾紛,而後代表偽滿的日軍與代表蒙古國的蘇軍,在滿蒙邊界諾門罕爆發戰爭。戰事持續了四個月,最終以日軍的慘敗而結束。

在這場戰爭中,日軍完全領略了蘇聯紅軍強大的軍事力量,之後一直心存忌憚,所以,在後來整個二戰期間,日本都沒有再和蘇聯發生衝突,直到美國給日本投下原子彈後,蘇聯才正式對日本宣戰,並突襲了日本駐守在偽滿的軍隊。因此,日軍後來不去幫德軍攻打莫斯科,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日本真的被蘇聯打怕了。

而且,在諾門罕戰役之前,德國與日本就已簽訂過《反共產國際協定》,然而戰爭進行時,德國並未支援日本,反而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可能也是日本後來對德方請求置之不理的一個原因吧。

第二, 日本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匱乏的島國,而在戰爭中需要大量的石油。當時美國對日本進行了石油制裁,切斷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因此,日本當時的資源根本不能支持它再去蘇聯長線作戰。

第三, 日本與德國雖結為同盟國,但是雙方都對彼此有所防備。德國本身就是軍事強國,如今又佔領了歐洲大部分國家,如果日本再幫德國攻下蘇聯,那麼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就是日本自己了。所以,日本出於私心,也不會讓德國勢力迅速膨脹的,畢竟納粹德國的野心是稱霸世界。

第四, 最後還有一個客觀因素,那就是當時日本的戰線拉得太長。一方面大部分兵力被拖在中國,難以抽調,另一方面,日本又想將魔爪伸向美國,偷襲珍珠港,所以日本很難再從中抽調軍隊去支援德國了。

綜上,日本之所以對德國的援兵請求無動於衷,是有很多原因的。不過,即使日本去支援德國,二戰最後的結局也不會改變的,因為邪不勝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軍的勝利才是眾望所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姆斯壯 的精彩文章:

有命去無命回:軍艦未受攻擊為何突然下沉?天災還是人禍?
航母被砸成稀巴爛,所有設備都癱瘓,西方:看你怎麼開廢鐵

TAG:阿姆斯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