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近代國人怎麼學英語?知道真相的我眼淚快掉下來

近代國人怎麼學英語?知道真相的我眼淚快掉下來

作者:鬼子六

學英語,苦不苦?

喊苦也不要怪政府

提起學英語

多少人想起了自己心酸往事

單詞、時態、主謂賓定狀補

還有一堆用法詭異的to、of、in、from介詞

現代人還可以看看美劇學英語

古人怎麼辦?

連個復讀機都沒有

老祖宗們該怎麼學英語


01 清朝人學英語

我們來看看咸豐十年的一本晚清英語書

《英話註解》

來,我們先一起感受下那些年銷魂的英語讀音,

原來百年之前先輩們就已經被英語折磨得

死去活不來啦!

詞詞詞

不說別的

隨便來兩個簡單的詞這發音都特別直擊心靈

(由上到下)

英文:spring

漢語發音:司不林

明年

英文:next year

漢語發音:納克斯,爺

(兩個詞還用逗號隔開,可以,這很認真)

五月

英文:may

漢語發音:美

正月

英文:january

漢語發音:佔牛愛立

跟著讀出聲來了嗎?

舌頭還受得了嗎?

高級的來了

新樣式

英文:new fashion

漢語發音:你胡,勿押興

貨換貨

英文:cargo for cargo

漢語發音:卡個,福,卡個

要逐樣

英文:to want each muster

漢語發音:土,王脫,衣去,末斯偷。

(等等,這發音讓我想入非非...)

好的嚒?

英文:is it good?

漢語發音:乙時,乙脫,掰污特?


02 洋涇浜英語

跟著讀一遍下來

你還會說英語嗎?!

《英話註解》這書主要在上海、寧波一帶流傳

這書教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洋涇浜」英語

「洋涇浜」英語最大的特色就是土洋結合、不倫不類。

主要是民間老百姓跟洋人大交道多了,自發總結的英語學習資料。老百姓跟洋人打什麼交道?不用問,做生意唄!所以,這本《英話註解》里有專門的門類介紹數目、銀數目、洋數目、五金、顏色、秤尺什件、稅捐、進口貨、出口貨門的英文發音。

只要能賺錢,老百姓學習的熱情是無窮了。去過廣西陽朔的人,或許都見過能講6種外語的街邊小販,人家講的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洋涇浜英語」。

震驚外國友人的陽朔老奶奶

《英話註解》可以算作早年學習英語的「中英對照詞典」

但「洋涇浜英語」有個大問題,販夫走卒用來跟英國人做生意進行簡單溝通還行,上不了大檯面啊!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打到北京。1860年簽訂《天津條約》,規定將來所有的中外條約都要附有洋文(主要是英文)。清政府就需要自己的譯員,而當時懂英文的大多是出生底層、靠「洋涇浜山歌」學習商貿英語的通事。

但這是正式的外交場合,「洋涇浜英語」的翻譯,一開口外國人就笑了,在外交裡面需要用到很多國際法的文書辭彙。洋涇浜英語根本hold不住。別看寫字樓的白領說話不時蹦出來幾個英文單詞,你讓他們用全英文演講試試?


03 有錢人家的孩子開掛

當然,這是針對民間老百姓的,上流社會家庭還可以請「外教」來教英語。

比如簽訂《中俄改訂條約》,收回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權的曾紀澤。當時一開口就是一口流利的古英語,就連歐洲人都為之傾倒。這口《聖經》式的英語猶如中國的文言文,並非所有英國人都會。

那麼曾紀澤的英語是怎麼學的?這還要感謝他的老子曾國藩,曾國藩眼界開闊,知道未來世界的趨勢是跟著洋人學習,就在家裡給孩子請了傳教士當外教。

曾紀澤刻苦學英語,獨創出「西洋字調合併法」:把注音漢字和英語單詞的本義聯繫在一起,比如:騙=cheat=欺特、死=die=歹、熱=hot=火特。

一個黃皮膚扎辮子的中國人,一開口就是古英語,西方人的震驚可想而知。左宗棠收復新疆與俄國進行的外交談判,其中就有曾的功績:「與俄人力爭,毀崇厚已訂之約,更立新議,交還伊犁及烏眾島山,帖克斯川諸要隘,有功於新疆甚大」。

這還是只是特例,不是每個想學習英文的中國人都能請得起外教,即使到今天也不可能。


04 英文教輔書是個好生意!

對於那些需要學習英文的普羅大眾來說,有什麼好方法嗎?

還得靠兩樣東西,一個是教材,一個是詞典。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風口,在那個歐風美雨洶湧而至的時代,最大的風口就是「西方」,任何跟西方沾邊的事情,都能獲得極大的發展潛力。而語言的學習作為中西交流的橋樑,而是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一直貫穿到今天)。

最賺錢的書永遠是教輔書,做出版行業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

別看今天的商務印書館這家百年老店厚重矜持,100年前在上海灘也是「騷氣」十足,引領一個時代的文化浪潮。

1930年代寶山路商務印書館總公司及印刷製造廠全景

商務印書館於1897年成立,在文史哲圈子裡雖然因整理《四部叢刊》等重要古籍,編輯「萬有文庫」「大學叢書」等大型系列圖書蜚聲海內外,但從1898年開始,商務印書館就踏入出版英文讀本的領域。

無論從出版的數量,還是內容的廣泛性來看,在晚清英語教材出版市場中,商務印書館都堪稱執牛耳者。1902年,商務印書館成立編譯所之初就有「英文部」的建制。

復旦大學外文系教授葛傳槼,1920年代曾是是商務印書館的小編輯。(所以,你知道以前商務印書館英文部的實力了吧!)

他記述了後期英文部的詳細狀況:1926年底「我到英文部工作,是全部中年齡最小(僅二十歲略多)者。部長是鄺富灼博士……幾乎不懂漢語(作者註:據很多人回憶,鄺富灼很小的時候就去了美國)。大家相互談話都用漢語,但跟鄺博士談必須說英語,稱他『Dr.Fong』;寫一個便條給他也必須用英語。除對鄺博士外,大家用漢語談話,可是互稱『Mr.』加姓,而不用『先生 』、『君 』、『兄 』、『翁 』等,這是上海當時某些『高等華人』的慣例……英文部內存有豐富的資料,而且互相請教也蔚然成風……

20年代商務印書館編譯所,英文部就在這座長方形的三層大洋樓的二樓

有了人才就得幹活兒,商務印書館很快就注意到英文讀本中國化的問題。

而當時商務印書館的選題、策劃能力也是一流,一手抓教材,一手抓詞典。

《華英進階全集》

1898年商務印書館在推出《華英初階》和《華英進階》兩書後,又連續編出《華英進階》第2至第5集。1899年將《初階》和《進階》合成一集出版,題名《華英進階全集》。

據鄒振環教授的介紹,《華英進階全集》充分考慮了可讀性、豐富性,選了很多西方的名人傳記、生活常識、奇聞軼事、動物、應用文體裁寫作的課文,採用漢英對照的編排方式。

這書還強調了背單詞的重要性,每一課中一般教授6個新單詞後,均搭配有6個例句,旁為文言翻譯。如,「My」譯成「吾之」;「He and I can go」,譯成「彼與吾可以去」。全書分為「字母表」、「兩字詞」、「三字句」,直至「五字句」等,最後為「宗教課程」(Religious Lessons),包含一些基督教宣傳,如「God gave me」,譯成「上帝造吾」等。

《英華大辭典》

單單有教材還是不夠的,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漢大詞典》的重要性。

商務印書館深諳此道,一邊便組織編教材,一邊組織編詞典。

根據鄒振環教授的研究,1908年正式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英華大辭典》,以外國人《納韜而氏字典》為底本。

全書收字12萬,共3000頁,附圖1000幅,附錄5種。這本書的附錄很有特色:附錄一「英文引用邦字語解」,收錄英文中常用的拉丁語、法語、義大利語1200條;附錄二「略字解」,收錄縮略語1200條;附錄三「記號匯釋」,收錄88種數學、商務及文法常用記號;附錄四「英華地名錄」,是1400個中外地名的中英文對照;附錄五「人名字彙」,收錄9000多位國外名人的國籍、身份和生卒年份。

《英華大辭典》意義非同尋常,它基本上等於梳理了中國人對於英語國家的認識,這個辭典成為當時當之無愧「鑽研西學者」的寶貴「津筏」,對中西方科學、文化、技術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張元濟很知道如何利用「名家」營銷——請盛宣懷題籤,請嚴複寫序,高冷的嚴復大師盛讚新編的這部辭典「搜集侈富,無美不收」,是一部「與時俱進」,「較舊作猶海視河」,且「圖畫精詳、譯迻審慎」的巨著。

到底商務印書館的英文教材有多厲害?

據說,胡適、梁漱溟、鄭曉滄、錢玄同、章克標、戴家祥等人,早期學英文都是讀《華英進階全集》。更變態的是東北的奉系軍閥楊宇霆,年輕的時候參加清朝政府選派赴日留學生,考試要測外語,據說把《華英進階全集》從頭到尾背了一遍,這書的江湖地位不亞於現在的《新概念英語》了。

更厲害的是張元濟,光緒皇帝讓他推薦一些學英語的書,張元濟直接給皇帝推了《華英進階全集》。看看吧!連皇帝都得老老實實讀教材,學英語,背單詞,練口語……

從此,中國人步入了學英語的不歸路……

本文參考:

1、王小賤:《清朝竟然這麼學英語?太洗腦了!從此不會說英文》,視覺志。

2、鄒振環:《近代中國人這樣學英語:來是「康姆」,去是「谷」,烘山芋叫「撲鐵禿」......》,文匯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可憐的犧牲品!張學良與于鳳至離婚真相
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漢化程度有多高?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