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雄獅長大後為什麼要離開獅群?如果不離開,後代會越來越傻

雄獅長大後為什麼要離開獅群?如果不離開,後代會越來越傻

雄獅長大後為什麼要離開獅群?如果不離開,後代會越來越傻

作為唯一的一種群居性貓科動物,獅子擁有十分複雜的習性。在非洲,動物學家們常常數年如一日地觀察獅子、研究獅群。一個獅群通常由1到3頭雄獅、若干頭母獅及幼獅組成。母獅基本上一生都會呆在同一個獅群里,但雄獅卻不是。當獅群中的小雄獅長大後,它們就會離開獅群,遠走他鄉。眾所周知,雄獅比母獅的體型更大,力量更強,如果留在獅群里可以顯著提升獅群的力量,在對抗鬣狗的騷擾時也更有優勢。那麼,雄獅一長大就離開,是不是削弱了獅群的實力呢?事實上,若短期考慮,雄獅的離開的確會削弱獅群的實力;但若長期考慮,如果雄獅不離開,獅群的後代只會越來越傻。

雄獅長大後為什麼要離開獅群?如果不離開,後代會越來越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雄獅離開獅群的方式通常有三種:一是主動離開,二是被成年母獅們趕跑,三是被獅群的新雄性首領趕跑。從一個獅群離開的雄獅都是兄弟、表兄弟或堂兄弟關係,它們會結成同盟,一起在大草原上闖蕩。有時,從不同獅群中分離出來的雄獅也會結成同盟。當這些雄獅成年後,它們會找准機會入侵另一個獅群,將獅群中的雄獅趕跑,然後霸佔母獅,和母獅們組成一個新的獅群。過不了多久,它們就會擁有自己的孩子。

雄獅長大後為什麼要離開獅群?如果不離開,後代會越來越傻

雄獅的這種「離開老家、組建新家」的習性表面上看十分尋常,但究根結底卻有著重要的生物學意義。雄獅這樣做,可以促進不同獅群之間的基因交流,這樣就可以避開近親繁殖的問題。大家知道,近親繁殖(血緣關係相近的個體交配繁殖)可以給後代帶來很不好的影響,例如面貌畸形、智力落後、壽命變短等等。所以在自然界中,很多動物都會採取獨特的方式避免近親繁殖。例如,當雪豹成年後,就會離開長大的地方到遠方生活,這樣它就會和與自己血緣關係較遠的異性雪豹結為夫妻,生出比較健康的雪豹幼崽。

雄獅長大後為什麼要離開獅群?如果不離開,後代會越來越傻

所以,表面上看,雄獅長大後離開獅群是削弱了獅群的實力;但若長遠考慮,這樣減少了近親繁殖的概率,促進了獅子之間的基因交流,有利於生出更健康的小獅子。相反,如果雄獅自始至終都呆在一個獅群里,那麼這個獅群的近親繁殖現象就會很嚴重,獅群的後代會越來越傻,壽命也越來越短……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留言討論。(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故事。原創作品,未經授權,抄襲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IGCAT大貓來了 的精彩文章:

遠古貓科動物劍齒虎為什麼會滅絕?真是「成也劍齒,敗也劍齒」
獅群成員在捕獵時會通力合作?事實上「做樣子」的獅子不在少數

TAG:BIGCAT大貓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