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盧村第一首富盧百萬,他為了6個妻子竟然蓋了一個村子
好像每個地方都會有一個那種家族大院,四四方方的好幾重院子,更多的感覺是代表當時多麼的富有,好像真的確實是。重要的是那些逝去的風雲往事,靜靜的安放在這巍然屹立的府第之中,等著有朝一日我們一個無意的轉身,便會悄然的開啟,使我們在這安然屹立的建築中,真實的觸摸歷史的痕迹。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盧村是典型的徽派村落,聚居盧氏家族,村內最大的看點是清代富商盧幫燮(盧百萬)為6個老婆建造的木雕樓群,建築上無比精美的木雕耗時20年才雕成,黃梅劇《徽州女人》,電視劇《走進藍水河》都曾在此取景。
資料顯示盧村文風昌盛,名人輩出,為官者很多。北宋太平興國時期,盧儲位至吏部尚書,文筆優美,宋太宗譽其:「修飾潤色,獻納論思,極一時之妙選,為儒者之至榮」;盧麟官至南宋紹興年間左丞相,兼兵部侍郎;盧臣忠為北宋進士,歷任顯要,南宋高宗特贈諫議大夫,稱讚他「介潔不群,端靜有守,自居言責,達於聞聽」……
盧村靠山臨水,村西小溪名下門溪,村東小溪稱前街溪,至村南匯合而成豐棧河。村東民宅依溪而建,臨水一側多挑出,建有敞廊,別有一番情趣。一級級青石抬階,一座座小木橋,使人感覺身處山村,卻又似在水鄉。
攔截遊盪的情思,目光沉醉在一行民居里。獨具風韻的氣質似一位款款而來的美女,讓我的思念不斷延伸。盧村的肅穆,濡濕了矜持,我的心穿過青磚的厚重在久遠的盧村民風裡游弋。
村口有石橋,名駟車橋,始建於宋。橋的命名,是由於宋代盧村出了一位顯赫的人物盧臣忠。古人認為,駟馬高車,非顯貴者不得乘坐。盧村人以「駟車」命名橋是為了顯示盧氏家族的高貴。
在盧村,生命似真正安逸的水滴,叩響音樂般清悅的聲響,聞到碧樹綠葉花朵清芬,放下一身僕僕的風塵。
面前的盧村,如鏡中花,水中月,似海市蜃樓,讓人感覺遙遠模糊而沒有親近的機緣,它的輪廓,不親臨感受就只能從散發著墨香書味的紙質媒體或隨手翻過的網頁鏈接上去尋找。
沿著一條深深的長巷,信步向前走進村落。一色條石縱橫鋪貫,時間老人早已把它打磨得凹凸不平、整碎不一。沿巷弄兩側徽式建築鱗次櫛比,高高的馬頭牆,黝黑的小青瓦,突兀的房檐,本色的木板門構成了一座座徽韻濃郁的民居。
漫步盧村,彷彿穿越千年的時光隧道,馬頭牆,古民居,還有代代傳承的那鄉音古韻,行攝中陶然忘憂。
盧村幾乎同所有的古村落一樣,有著粉牆黛瓦,歷經風雨的馬頭牆,斑駁幽深的雨巷弄堂。如果把盧村的往昔比作一個故事,那這個故事發生在清道光年間這個大家族中,發生在現存的木雕樓中。至於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我想,應該有唯美,也會有凄婉;有新人笑,也可能有舊人哭。
行人是渺小的,千年的絡繹不絕,匆匆腳步,帶不走幾粒砂子;自由的行走可通天下,可閱覽風塵無數,卻動搖不了這堅厚馬頭牆牆的一坯厚土。豪無疑問,對於盧村,我也只是個過客。
當我的腳步輕敲路上的青石板,當目光尋覓每個幽深的角落,當呼吸輕吻風中的味道,我分明感到故事中的人物正從久遠的時空蹁蹁而來……
遇見,是一個動詞,美好而靈韻,令人牽念和銘記,那些美好的遇見,如花一般娉婷在流年的詩意時光里,遇見盧村,我感慨其清麗亘永遠離塵囂的寧靜。
一杯清茶,一壺黃酒,一碟牛肉,做一回陶然公,微帶愜意的臉上,略顯笑意的嘴角,醺然有醉意了,表面破落,內涵豐富。
漫步于田間小巷,四面環山,到處都是大自然的清鮮氣息,這種美不可言喻,唯有置身其中,才能體會得到。
不是尋找所謂的風花雪月,而是想一個人,靜靜的徜徉於盧村的的青磚綠瓦中,感受盧村的盧老爺當年的風采,品味盧村的厚重與質樸。
當我們在一座座老房子間追尋盧村遠逝的風采,禁不住唏噓感慨世間滄桑:人去矣,物還在,往事如煙,彈指已過數百年。光陰似流水,人生何其短暫。
直奔木雕樓群中最精華的志誠堂,有門廳、正廳、後廳三進,是盧百萬的大房、二房和父母合住的地方。正廳的雕刻最漂亮,左右兩邊各有八扇門窗,門窗的上半部刻著精細的花紋,下半部刻著寓意吉祥的圖案和歷史傳說。可惜的是,志誠堂的很多雕刻人物在文革時被削去了頭部。
裙板是木雕樓門板雕刻的精華所在。一般人家的裙板是不做雕似的,木雕樓卻不同,每一扇門板下都雕刻一個故事,有「蘇武牧羊」「太公釣魚」「羲之戲鵝」……一副副看過去,就看過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
這種木雕,精細的外表凝結著古人的智慧,每一刀,每一刻都是先人的努力與心血。離開繁華的都市,絢麗喧囂,來木雕樓尋一處靜謐,未嘗不是靈魂的一次自我放鬆。
這裡完全就是一片凈土,原始淳樸的生活,神秘的自然風光,古老的建築,是最適合自駕的線路,盧村名氣不算大,更像是一位沉睡的女子,等待著世人的喚醒。
時過境未遷,數百年後的今天,盧村仍然掩映在青山綠水中。走過村中的一人巷,仰望高牆深院中的見方藍天,品味木雕樓中鮮活欲動的木雕故事,歷史就這樣緩緩流過眼前。
盧村從遙遠的歷史中走來,我從現實中走進盧村的歷史。盧村之遙對我來說,是一種歷史的距離。
盧村的木雕樓目前還沒有完全被世人所知曉,聽導遊說,遊人也並不是很多,頗有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意思。但我相信,它精美絕倫的木雕藝術一定可以讓每一個來過的人由衷感嘆,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