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修道這些事兒:為家為國亦為萬民,修行終歸於道隱無名

修道這些事兒:為家為國亦為萬民,修行終歸於道隱無名

一提到道教的修真理想,很多人都會把南華真人莊子搬出來作為象徵。

莊子最為世人所知的是那一場蝴蝶夢,夢中他不知道自己是蝴蝶,還是蝴蝶做夢成為了莊子。這一在現實之中遙望理想的狀態,成為很多人羨慕的修行。

寄情于山水之間(資料圖)

正如中國文化中尋隱的傳統,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難免要歷經波折與苦難,因此便要寄情于山水之間,認為出世的隱逸才是真逍遙。

也正因此,大眾對道教、道人的理解多是與紅塵俗世分開去談論的。

殊不知,道教從根底上卻是一個積極表達愛國思想的宗教。鑒於傳統上對宗教的認知,人們似乎很難主觀地去接受宗教與政治之間的牽連,這一觀點也輻射到了對民族和家國熱愛

。但其實,修行人鄙棄的是政治權謀的鬥爭,而非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家國情愫。

道祖在《道德經》三十五章中寫道:「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是說真正有道的明君,其在治理國家的時候並不會放縱個人的私慾去侵害天下萬民的利益,因為每一位為政者都能夠安分自守,所以才能實現「安平泰」

的理想社會。為此,道祖進一步勸誡人們要放棄心中的機巧聰明,不縱情於個人的私利,當自上至下的統治者、為政者到普通百姓都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世上也就再無名利爭殺的現象。

人人皆能夠在現世生活中怡然自得,這正是道教對理想中的家國社會的描繪。

修行離不開一顆真心(資料圖)

信仰道教,首要談論的第一點便是修真。何之為真?即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當不再去追尋外面五光十色的慾望世界,而是懂得去返照自己的真心如何時,才正是修行開始的時候。

而在這份真心中,一定要包含著賀祝「皇王水土萬萬春」的美好祈願。中國有句古話叫「有國才有家」,正是因為有了大環境中的「安平泰」,才能保證每一位修真者安心於玄理的辨析、隱世的修證。

反過來講,若是生逢亂世,修道者並不會一味地去追求個人的全身,而是敢於去做入世的歷煉。待到天地綱有常、常有序,再去做「功遂身退」的功夫,這才是符合「天之道」的修證功夫。

道教以陰陽理念為修行的根基,若把太平盛世和亂世作為陰陽的不同象徵,與之相對的則是道教出世與入世的行為選擇,修道人強調的是順陰陽,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做出不同的修證選擇。

盛世的歸隱去與亂世的入世,皆是在不同的陰陽背景下做出的不同修證,若總是把二者對調去看待,甚至簡單粗暴地把宗教信仰等同於出世與無為,這便是對修行的偏差理解,是在以偏概全。

一陰一陽之謂道(資料圖)

《易經》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當把陰陽相互剝離,這便是在以人們的自以為去強行改變天道的法則,是把人的思想凌駕於一切之上的錯誤。

談論宗教信仰,雖然基於人本,但以人為本並不等於以人為尊,更不是以自我為尊,而是在告知每一位修行者要放下自我的高姿態,懂得去觀察天地之間的陰陽變化,

並順勢而調整自己的修行方式,唯有順陰陽之大變,才能為自己的修道找到更加明確的方向。

而單純針對道教而言,談論起皇王水土的家國理想時,這與道教的修真思想和宗教信仰是其一不二的。

就道教的發端而論,不論是學界慣常定義的東漢末期的天師道,還是道教內部所遵從的教自炎黃始,除去二者在歷史時間上的差別外,會發現道教對歷代祖師的追溯均是對獨屬於中華文明體系的傳承。

道教崇尚黃老,客觀上講,其中寄託的是一種可供後世人所效法的修道之典型理想。而以黃帝為代表的歷代帝王,凡是能得後世萬民尊奉者,皆是以家國與百姓作為執政的中心。

道教雖然追求得道成仙,但若借用權位去謀取長生不老的個人私慾,卻從來都不是道教所倡導的在世功行。道祖曰「以百姓心為心」,道教修行中亦有功行雙修的理論,是言唯有為普天之下的百姓謀福祉才是人世間的大功行。

功行,是得道成仙的捷徑,對世人的濟度則是道教修證的必須。

家國情懷(資料圖)

而在道祖的道論體系中,不論是家國還是個人,其所遵從的大道在本質上是相統一的。《老子想爾注》中提出一個觀點,認為大道興行時普天之下的民眾都在「競行忠孝」。

這是因為,忠於家國、孝養親人紅塵世界中的人倫之道。

道教之中常用體用二字來表明虛空之道和實用之物之間的關係,道教信仰的是道,但在道之用上則可以表現為忠君愛國、奉事父母、和睦親朋、個人修證等等不同方面的內容,其彼此之間並無高下之別。

南華真人說「道通為一」,若總是執著於去區別修行的方法和途徑,卻看不到萬物背後的同一之道,那麼此等修行仍然只是表面的功夫,是還沒有找到與天地大道相溝通的樞機所在。

再回到家國理想之中去看,宗教信仰從來不反對為家、為國、為萬民而付出。道教講為,又講無為;道教談論萬物,又告誡不執著於物。

在家國的信仰中付出了功行,歷練了道心,卻並不是為了成就自我的名利,而是使「百姓皆謂我自然」。

把真正的功行復歸於萬物之中,道隱無名,這便是修證的大境界。

(編輯:西銘)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祭鬼何妨入煉持:鄭所南與其祭煉內法
國家級非遺:三洞妙韻 十方玄樂 琳琅振響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