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失信成為人生絆腳石
原標題:莫讓失信成為人生絆腳石
日前,我市發改委信用辦、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市公安局交管局3家單位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一批交通失信典型案例並重申:不僅機動車交通違法會影響駕駛人徵信,行人和非機動車的交通違法也會讓其信用檔案染上污點。
交通違法會導致失信,無疑提高了法律的威懾力,有助於培養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氛圍。不過,作為一個紅燈停綠燈行的守法市民,或許對新聞本身並無太大感觸,重點在於由此引發的深層思考:看不見、摸不著的個人信用,正在融入社會各個領域、各種場景,對現實生活產生越來越多的具體影響。
過去,我們總以為「信用」這個詞與普通人無關。既不是人人喊打的「老賴」,也不是上了黑名單的不文明遊客,更不是野蠻霸座的「車鬧」,信用懲戒又與我何干呢?然而隨著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逐漸深入,個人徵信網路也在日益完善並投入實際應用。事實上,很多人已經在享受信用帶來的便利與實惠。信用高的人,能夠免押金租用共享單車、擁有更高的白條額度、無需預付款即可獲得商品或服務……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信用不僅代表私德品行,而是轉化成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可以量化,可以變現。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現代經濟社會中,信用在個人層面是重要的虛擬資產,在國家層面則是一種生產要素。依託互聯網和大數據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是經濟良性運行的基礎,也是社會有效治理的保障。社會為守信者提供更多的好處和待遇,自然也會對失信者給予懲戒和限制。例如有些人馬虎慣了,覺得偶爾幾次信用卡逾期沒關係,等到買房貸款時卻發現無法享受利率優惠,因小失大,後悔莫及。未來,隨著徵信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將關聯方方面面。交通出行、個人信貸、旅遊消費,都會和個人信用掛鉤,失信行為都會被記入誠信檔案,失信者將會寸步難行。
從社會民生、經濟發展到國家治理,信用正在成為一種剛需。對個人來說,信用看似由銀行等部門機構評價記錄,最終仍是由個體的信用行為決定的。信用不會從天而降,它需要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每個人都要養成良好的信用交易習慣,呵護好自己的信用記錄,避免各種形式的失信行為。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個人信用,我的信用我做主。
※唯品會推動「C-Pop」成國際時尚風向標
※綠雕,是如何「雕」出來的?
TAG: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