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鏡頭不斷地在搖晃,伴隨著一個男人的氣喘吁吁,他跑在沙地上,腳步顯得有些沉重。他不斷地在前行,而他的目標地點,卻並非是為了逃離荒漠,而是為了進入風暴的中心,並且一次又一次。

這是比利時藝術家弗朗西斯·埃利斯在上海外灘美術館的個展「消耗」中的一件作品,名為《龍捲風》。在未進入2樓展廳之前,風暴的聲音便一直肆無忌憚地呼嘯著,完全不會在意這是否是一個美術館的空間。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 展覽現場

弗朗西斯·埃利斯,是一位有著獨特身份以及文化背景的藝術家,他出生於比利時,於1986年來到墨西哥城,因為其建築師的身份參與到墨西哥城的災後重建。墨西哥城的文化、歷史完全不同於埃利斯過去所生活的歐洲世界,在這裡他逐漸開始根據當地社會展開創作,並拓展至一系列在世界各地進行的行為藝術創作。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弗朗西斯·埃利斯

《龍捲風》是埃利斯持續拍攝了10年的作品,我們總是會討論人類的渺小與自然的不可估量,但卻從不曾親身去經歷。在埃利斯的作品《龍捲風》中,藝術家便是以個體之力與風暴進行著較量。他一次又一次地進入風暴,風沙拍擊在臉頰上、身體上所產生的刺痛感也隨著我們的視覺讓身體產生共感。以至於我似乎也開始隨著他的喘息而覺得喉嚨乾澀。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弗朗西斯·埃利斯,《龍捲風》(視頻截圖)

2000-2010年,單頻錄像投影,彩色, 5.1環繞聲道,39分鐘,與朱利安·德沃和拉斐爾·奧爾特加合作

在埃利斯拍攝的十年間,墨西哥政局一直在發生了這樣那樣的變化,龍捲風隱喻地描繪了國家暴力的環境。事實上,當這部作品放在當下社會之中,又與許多國家的語境都有著切合之處。風暴之外是巨大的嘈雜、爭執、暴亂,但隨著藝術家真正步入到風暴中心,一切又好像被瞬間按下了靜音鍵,藝術家所要尋找的是這片刻的寧靜?還是那尚不明朗的眼前?或許是二者之間?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弗朗西斯·埃利斯,《龍捲風》(視頻截圖)

2000-2010年,單頻錄像投影,彩色, 5.1環繞聲道,39分鐘,與朱利安·德沃和拉斐爾·奧爾特加合作

再步入到三樓展廳,100個橡膠墊所構成的作品《無聲》,又好像是在呼應了之前提到的風暴在美術館語境中帶來的嘈雜感。安靜與嘈雜,在美術館空間中不斷地進行著切換,而選擇的分支也建立了一種能夠在兩種極端之間去進行思考的途徑。觀者處於其中,享受其中。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弗朗西斯·埃利斯,《無聲》

2003 - 2010年,100個橡膠墊,每個 61 × 47.8 厘米

《無聲》作品中,保持沉默的手勢在不同語言所帶來的根本性差異中起到了作用,保持沉默的主體是誰,是需要保持沉默還是被要求保持沉默;是個體的沉默還是整體的沉默。真正的保持沉默又是什麼意義?而在美術館這樣一個空間中,放低音量保持沉默又好像是一條墨守成規的準則,埃利斯巧妙地運用了某些雙關性的語言,幽默地諷刺了這一話題。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 展覽現場

《一個欺騙的故事,巴塔哥尼亞,阿根廷》作品源於巴塔哥尼亞地區的原住民與一種不會飛的鳥類之間的故事,當地人捕食這種鳥類的方式完全不同於現代社會的既有方式。通過不斷跟隨鳥類直至其疲憊放棄,這個看似極其「笨拙」的捕食方式與弗朗西斯許多作品中用行走去完成創作有著相同的氣質。這讓埃利斯意識到了行走也是一種「武器」,同時也拓寬了他一直以來對於行走的實踐。埃利斯拍攝了巴塔哥尼亞地區常常出現的海市蜃樓,這一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為了觀看或者說捕捉海市蜃樓的景象,則需要不斷地移動方向與角度,埃利斯以跟隨、消耗、最終捕捉了這縹緲不定的幻象。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一個欺騙的故事,巴塔哥尼亞,阿根廷》

弗朗西斯·埃利斯,《一個欺騙的故事,巴塔哥尼亞,阿根廷》,2003-2006年,16毫米膠片放映,彩色,無聲,4分20秒,循環播放,與奧利維耶·德布魯瓦茲和拉斐爾·奧爾特加合作

步入四層空間,首先會被龐大數量的手稿所震撼,然後,消耗的目的再次被強調。這是藝術家的最新影像作品《出埃及記》(2014-2018年),一位女子重複著盤發並解開盤發的細節動作。藝術家為這部僅16秒的動畫,創作了近千幅的素描手繪稿。而重複旋轉發尾盤發的手部動作與龍捲風有著某種形態上的聯繫,同時也與作品《龍捲風》富有衝擊力的畫面形成鮮明對比。除去體力上機械的物理性消耗之外,藝術家在作品中所產生了無法衡量的思想性的消耗也得以在《出埃及記》中呈現。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 展覽現場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 展覽現場

外灘美術館最上層空間展出了埃利斯從1996年起持續至今創作的作品《睡眠時間》,儘管這一作品並不真正脫胎於藝術家的夢境,而是另外層面的關於他創作的思考。他以111作為系列作品的總數並保持不變,不斷調整或添加這個系列中的111幅小尺寸油畫作品。畫面中所描述的均是他想要實踐的計劃,而藝術家不斷對其進行修改,致使作品的時間亦不斷發生重疊。覆蓋掉的過去,也許是已然完成的項目,也許是試錯之後被否定的嘗試,但無論如何,那些過去並非毫無意義。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 展覽現場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睡眠時間》

弗朗西斯·埃利斯,《睡眠時間》,1996年至今,木面油彩、蠟、彩色鉛筆和拼貼,111幅,每幅 11.5 × 15.5 厘米

在穿梭於不同樓層之間的迴廊處,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埃利斯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它們存在於埃利斯的創作之路上,就像是為了進入風暴之前,必須迂迴而行的路。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環行繪畫系列》

弗朗西斯·埃利斯,《環行繪畫系列》,1997年,木面油畫,6幅,各種尺寸

Francis Al?s:一次次衝進風暴的中心,是最詩意的消耗

《內蒙古系列》

弗朗西斯·埃利斯,《內蒙古系列》,2017年,布面木框油畫,3幅,每幅 13 × 18 厘米

而整個外灘美術館,在不斷往複、在兩個極端之間不斷探索的身體經驗中,已然形成了新的風暴。我們,無形中變成了那個氣喘吁吁、腳步沉重卻依然努力進入風暴中的人。這是埃利斯的風暴,它還在上海盤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新媒體 的精彩文章:

teamLab丨「光」是我們的顏料,我們想在任何物體上創作藝術
從聚合到彌散,5個散落世界的集體記憶何以被藝術家懷念?

TAG:YT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