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橋話畫:明代仇英《漢宮春曉圖》中國畫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畫家邱漢橋帶你走進百幅傳世名畫背後的故事
《漢宮春曉圖》,明代,仇英,絹本重彩,縱30.6cm,橫574.1cm,現收藏於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
名畫鑒賞
古代宮闈日常瑣事因其神秘,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而後宮佳麗們的生活,也是大眾好奇之所在。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的《漢宮春曉圖》,為人們揭開了宮廷生活的神秘面紗。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絹本重彩,縱30.6厘米、橫574.1厘米,可謂巨制,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作者仇英,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並稱為「明代四大家」,有仇英親筆寫的小楷題款「仇英實父堇制」,題款下方分別有「實父」和「仇英」兩枚印章。
雖然在畫中描繪的宮室、傢具等皆為明朝樣式,但其間115位人物的衣飾卻寫實於唐朝,而「漢宮」則是當時人們對宮室的泛指。仇英用他神奇的畫筆,描繪了初春時節宮闈中后妃、宮娥、皇子、太監、畫師等人的日常瑣事,個個衣著鮮麗,可謂百人百態,梳妝、對鏡、澆灌、折枝、插花、飼養、歌舞、彈唱、觀畫、圍爐、弈棋、鬥草、讀書、戲嬰、送食等等日常情狀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宮殿樓閣,山石卉木,宦侍宮娥,各執其事,描繪宮中嬪妃生活極為生動。而春日晨曦中,王昭君和毛延壽的故事也在畫中被托陳而出。
全畫始於宮廷外景,曉煙中露出柳梢,花柳點出「春」,晨煙點出「曉」。構景繁複,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除卻美女群像之外,復融入琴棋書畫、鑒古、蒔花等文人式的休閑活動,清勁的用筆和妍雅的色彩使《漢宮春曉圖》給人以畫工精細、色彩清麗的整體感受,實為仇英歷史故事畫中的精彩之作。《漢宮春曉圖》充分顯示了仇英在中國重彩仕女畫中獨領風騷的藝術造詣。
畫趣拾珍
《漢宮春曉圖》曾由項元汴收藏,後進入清朝內務府,有意思的是,在靠近桿軸之處,有一列小字,記「子孫永保,值價貳佰金」九字,下無印記,有學者研究表明這是項元汴本人所書。「值價貳佰金」表明這是項元汴對此畫作的一個估價,而非原價,實為對子孫售價的指示,可見其精明之處。
明初,以戴進和後繼者吳偉所創立的浙派,在皇家的支持下興起了。浙派有院體畫的特徵,追求剛健雄偉的力量感。到了明中期,經歷土木堡之變後,朝廷的財政越來越艱難,依靠官方支持的浙派也就慢慢衰弱了。蘇州是古吳國都城所在,過去稱「吳門」,明朝中葉時,這裡取代南京成為了江南地區的經濟中心,繼承元代文人畫傳統的吳門畫派也迎來了全盛時期,「不論形似」,重視畫里的神與意,偏好清雅的文人趣味,沈周、文徵明都是典型的吳門畫派風格。
「桃花塢」,吳門畫家們都住在這一帶,唐寅的桃花塢、文徵明的家宅、祝允明的住宅……這裡是吳中手工作坊雲集的地方,也是仇英的安身之所。
仇英一般不在畫上留下什麼文字,名款也總是小小的,「實父」是他的字;其中一款印章是葫蘆形狀,裡頭刻的是他的號「十洲」。他不像唐寅,在坊間留下了許多韻事,也不像文徵明那樣有名望。他的一生沒有留下什麼文字,自己的畫上留下的名款「仇英實父制」也總是藏在角落裡,小小的一個,不起眼。
仇英在江蘇太倉一個普通家庭里出生,家境不是太好,從少年時起,就得幫著父親維持家裡的生計,也就顧不上讀書的事情。也許因父親是漆匠的緣故,仇英從小就幹些漆工活,平日里接觸的人很少,誰家有漆工活要做他就去,幹完活就走。後來,仇英喜歡上畫畫,沒有老師指點,全憑自己。沈周、文徵明、唐寅、周臣等人的畫從蘇州一流到太倉,他總是想辦法借來臨摹學習。
十七八歲的時候,他獨自到蘇州城學習,一邊當漆匠,一邊學畫。大概因為常流連蘇州街頭的書畫裝裱店和買賣書畫的古董店,後來他在那兒認識了文徵明。文徵明很喜歡他,也驚訝於仇英自己琢磨出來的紮實的筆下工夫,對他的努力與才華更為佩服,十分照顧這位後生,赴京時將仇英託付給了周臣,仇英就這樣開始和周臣學畫。周臣也是唐寅的老師,而唐寅比仇英還年長近三十歲。仇英還是從周臣處學到了很紮實的基本功,周臣畫里的院體風格為仇英帶來了嚴謹與穩健的意味。
結識文徵明是仇英人生里的一個小的轉折,他大概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從漆匠成為了畫匠。正德十二年的時候,文徵明邀請了他一起繪製《湘夫人》,那年文徵明四十八歲,而仇英也才二十歲上下,剛擺脫漆匠的身份專心學畫不久。文徵明讓仇英設色,改了兩次都不滿意,最後就親自動手。這件事對仇英來說大概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也可能是仇英對用色鑽研得深也很痴迷的原因。仇英後來在設色上達到的高度很少人能夠超越,很少人能把赭石、太白、石青、石綠這些顏色搭配得那麼好,典雅又簡淡。
中國的青綠山水出現於魏晉時期,經過宋代畫家趙令穰、趙伯駒的發展,到元代趙孟頫「托古改制」,青綠山水開始有了人文氣息,但青綠山水仍然不是繪畫的主流。明中後期,詩書畫結合的文人山水很時髦,但在青綠山水方面有成就的畫家仍舊不是太多,沈周和文徵明畫了不少具有文人氣息的小青綠山水,但在吳門畫派中,大青綠畫得最好的還是仇英。在畫史上,董其昌是個嚴苛的評論家,作為文人畫家,他覺得仇英是畫工之流,學識不夠,但不得不承認仇英手上功夫的了得,尤其是仇英的青綠山水。他說,畫史上畫青綠山水的畫家不少,但許多人的畫里只有精工,卻沒有雅氣,五百年了,才有了一個仇英。在青綠山水畫上,文徵明與他相比也是遜色的。
同時代的王寵就說,仇英畫畫從來就是「筆不妄下」,沒有一筆無來處,樹石從劉松年那裡來,人物畫學習吳道子,宮殿樓宇學郭忠恕,山水學李思訓,唐宋名家,沒有一個他不模仿學習,得來的好處就是一人能兼眾長。王世貞說他「於唐宋名人畫無所不摹寫,皆有稿本,其臨筆能奪真,米襄陽不足道也。」
名家小傳
仇英(約1498—1552年),字實父,一作實夫,號十洲,江蘇太倉人。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稱為「明四家」,同是吳門畫派的領袖人物,史上並稱「吳門四家」,亦稱「天門四傑」,聲譽卓著。其天資不凡,深得理法,人物、山水、走獸、界畫無所不精,繪畫風格在明四家中最為多樣化,尤其擅長工筆山水人物,保有個人風格,開創青綠山水新典範,被譽為「趙伯駒後身」。傳世作品較多,有《桃源仙境圖》、《劍閣圖》、《玉洞仙源圖》、《修竹仕女圖》、《漢宮春曉圖》、《赤壁圖》、《秋江待渡圖》、《清明上河圖》、《桃村草堂圖》、《松溪論畫圖》、《蓮溪漁隱圖》等,其中《桃源仙境圖》和《玉洞仙源圖》被合稱為「雙美圖」。
※男人愛貓絕不輸女人,看他畫筆下的貓你就明白了
※漢橋話畫:《洛神賦圖》講述曹植與洛神凄美的愛情故事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