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得千峰翠色來」——三峽博物館藏早期青釉瓷器賞析
越窯青瓷在唐代以其「益茶」頗得世人讚頌,秘色亦是對青釉最高的評價,青瓷在此時登上了它發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圖1 西周?原始青瓷豆
隨著以良渚為代表的玉石文化的衰落,以原始瓷為重要禮器的越文化開始興起,原始瓷也隨之經歷了夏商時期的濫觴,至西周晚期進入其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此時的原始瓷儘管胎質仍較成熟瓷器粗糙,但器物類型與商代相比已大為增多,表明制瓷工藝的進一步成熟。
圖2 西周?原始青瓷豆
西周晚期的原始瓷器釉色多呈青褐色,有的甚至為青黑色。釉層偏厚,普遍見有流釉和凝釉現象,器身轉折、凹陷帶裝飾處尤為明顯,且胎釉結合不好,剝釉嚴重。裝飾上器物口沿、內底處多見明顯的弦紋,器外腹上多見錐刺組成的斜線紋和戳印鋸齒紋,「S」形堆貼十分流行,多以雙數對稱出現在盤的口沿、耳或鈕的兩側。
圖3 西周?原始青瓷蓋罐
圖1圖3是西周晚期原始青瓷的代表器型,器身可見慢輪修整而形成的弦紋,胎色土黃,釉面青、青褐皆有,這是淘洗技術和窯內溫度控制尚不成熟的表現。此時所見器物圈足基本都較矮,包括商代流行的高圈足豆的圈足也變矮。
圖4 春秋?原始青瓷碗
進入春秋時期,原始瓷胎體顏色變淺,以灰色多見,胎釉結合變得更加緊密,釉面逐漸變薄,顏色也往青黃色發展。春秋早期,出現了仿青銅禮器的筒形卣、尊等,S形對貼減少,器物表面多帶有拍印的勾連雲紋、S紋,刻劃的水波紋等。
圖5 春秋?原始青瓷盅式碗
至春秋中晚期,原始瓷器類減少,但燒成質量又進一步提高,素麵的盅式碗大量流行。從圖5可見碗內壁弦紋處雖仍有流釉現象,但外壁平整處釉面已分布較為均勻,胎釉結合較好,近底積釉處可見明顯的窯變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應與燒成溫度和窯室密閉性的進一步提高有關。另見一有趣的現象:盅式碗外壁一般都修胎平整細膩,但內壁往往留有清晰的弦紋,這樣的弦紋或是起裝飾作用而有意為之。
圖6 戰國?原始青瓷
春秋末至戰國早期,越國滅吳後一時稱霸中原,勾踐將都城遷往琅琊地區(今山東臨沂一帶),加強了與中原地區的聯繫,也加快了本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進程。此時,與越國歷史共存的原始瓷達到了其發展的頂峰,主要表現為越國高等級墓葬中出土了大量仿銅器物,包括成組的禮器、樂器、日用器等,器類大量增加,裝飾也最為複雜,以求做到對青銅器的完全模仿。
圖7 西漢?原始青瓷瓿
戰國中後期隨著越國的衰落,以及楚、秦文化的強勢入侵,原始瓷器的生產規模逐漸縮小。有學者對比戰國至秦漢江東一帶墓葬內的陶瓷器組合,發現了明顯的楚文化東進的跡象。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先秦時在越地佔有重要地位的原始瓷器逐漸衰退,一度由楚文化風格濃厚的泥制陶器組合所取代。
圖8 西漢?原始青瓷刻鳥紋壺
進入西漢以後,此時的原始瓷呈現出了與戰國早期完全不同的面貌,除器型不同外,胎釉特徵與西周晚至春秋早期更為類似,胎色偏深,釉色青黃,流釉現象普遍。墓葬中隨葬原始瓷瓿、壺最早一般見於戰國中期以後。
東漢晚期,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制瓷技術也持續提高,瓷土淘洗更加精細,窯爐的改進使燒成溫度進一步提高,達到現代瓷器標準的成熟瓷器在此時終於出現。浙江地區在經歷了戰國晚期至西漢瓷器生產的衰落後又重新萌發生機,仍是此時瓷器生產的重要區域。與此同時重慶相鄰的江西(洪州窯)、湖南(湘陰窯)等地也生產出了成熟瓷器。
圖10 東漢?青釉四系瓷罐 江西南昌縣出土
青釉是瓷器上出現最早、使用時間最長、變化最為豐富的釉色。生長在太湖地區的古越族素有崇玉之俗,良渚文化衰落後,玉石文化也逐漸衰落,但是本地居民卻保持了對青色的執著追求。
圖11 東漢?青釉四系瓷罐 湖北當陽市出土
自夏商成功燒成原始青瓷後,燒制技術幾經起落,直至東漢窯工們才熟練掌握了燒制青瓷的方法,能夠持續生產出發色純正的青瓷。也正是對青瓷如冰似玉的極致追求,才促使晚唐五代時越窯燒成了有千峰翠色之稱的「秘色瓷」,及至南宋龍泉窯創造出了如玉般瑩潤的梅子青釉和粉青釉瓷器,為世人稱道。
原文作者:王純婧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11月刊《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早期青釉瓷器賞析—兼論早期青釉瓷器的發展》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頭條號
百家號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