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碑帖欣賞:元 趙孟頫 書帖五幀

碑帖欣賞:元 趙孟頫 書帖五幀

元 趙孟頫《望江南凈土詞》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望江南凈土詞十二首

白雲法師撰

西方好。隨念即超群。一點靈光隨落日。萬端塵事付浮雲。人世自紛紛。

凝望處。決定去棲神。金地經行光里步。玉樓宴坐定中身。方好任天真。

西方好。瓊樹聳高空。彌覆七重珠寶網。莊嚴百億妙華宮。宮裡眾天童。

金地上。欄循繞重重。華雨飄飄香散漫。樂音寥亮鼓清風。聞者樂無窮。

西方好。七寶甃成池。四色好花敷菡萏。八功德水泛清漪。除渴又除飢。

池岸上。樓殿勢飛翚。碧玉雕欄填瑪瑙。黃金危棟閑玻璃。隨處發光輝。

西方好。群鳥發音聲。華下和鳴歌六度。光中哀雅贊三乘。聞者悟無生。

三惡道。猶自不知名。皆是佛慈親變化。欲宣法語警迷情。心地頓圓明。

西方好。清旦供尤佳。縹緲仙雲隨寶仗。輕盈衣祴貯天花。十萬去非賒。

諸佛土。隨念遍河沙。蓮掌撫摩親授記。潮音清妙響頻伽。時至即還家。

西方好。我佛大慈悲。但具三心圓十念。即登九品越三隻。神力不思議。

臨報盡。接引定無疑。普願眾生同繫念。金台天樂共迎時。彈指到蓮池。

娑婆苦。長劫受輪迴。不斷苦因離火宅。只隨業報入胞胎。辜負這靈台。

朝又暮。寒暑急相催。一個幻身能幾日。百般機巧袞塵埃。何得出頭來。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爭小利。鍋牛角上竊虛名。一點氣難平。

人我盛。日夜長無明。地獄爭頭成隊入。西方無個肯修行。空死復空生。

娑婆苦。情念驟如風。六賊村中無暫息。四蛇篋內更相攻。誰是主人翁。

無慧力。愛網轉關籠。一向四楞但擔地。不思兩腳無梢空。前路更忽忽。

娑婆苦。生老病無常。九竅腥臊流穢污。一包膿血貯皮囊。爭弱又爭強。

隨妄想。耽欲更荒唐。念佛看經雲著相。破齋毀戒卻無妨。只恐有閻王。

娑婆苦。終日走塵寰。不覺年光隨逝水。那堪白髮換朱顏。六趣任循環。

今與古。誰肯死前閑。危脆利名才入手。虛華財色便追攀。榮辱片時間。

娑婆苦。光景急如流。寵辱悲歡何日了。是非人我幾時休。生死路悠悠。

三界里。水面一浮漚。縱使英雄功蓋世。只留白骨掩荒邱。何似早回頭。


元 趙孟頫 行楷《留別沈王詩帖》

趙孟頫書《留別沈王詩帖》出自朝鮮初期的《匪懈堂集古帖》。匪懈堂為朝鮮初期傑出書家李珞的齋號。李珞(1418 ——1453)字,清元,別署梅竹軒主、琅殲居士。在《松雪齋文集》中錄有這首詩,但中國一直沒有這首詩的墨跡流傳,是黃惇先生的韓國留學生傳入中國。

沈王即高麗國忠宣王——王璋,他身上有一半血統為蒙古人,其母即忽必烈之女安平公主(齊國大長公主),幼時很得外祖父忽必烈寵愛,沈王在輔佐仁宗登基後的第二年,將高麗國王的位置讓給其長子王熹是為高麗忠肅王,自己卻在中國大都構築了萬卷堂。此人喜歡結交文人雅士,與趙孟頫等書畫文人關係甚密。

1319年4月25日,趙孟頫因夫人管道升腳氣病嚴重危及生命,得仁宗恩准離大都南還故里,行前趙孟頫作《留別沈王》詩贈與沈王。詩中描寫了兩人的交遊活動,以及離別時的真摯感情,詩稿墨跡在以後沈王東歸時帶回高麗。

釋文

拙詩留別,駙馬沈王閣下,趙孟頫再拜。

珍重王門晚受知,一年長恨曳裾遲。

分甌共酌人蔘飲,臨砌同看芍藥枝。

華屋焚香凝燕寢,畫屏摘句寫烏絲。

吳船萬里東南去,采盡蘋花有所思。


趙孟頫 行草《宗陽宮帖》

此帖是趙氏任江浙儒學提舉時寫給屬吏之信札。據方家 評介,此札筆力厚重,筆法精美,當是趙氏五十歲左右時書寫。

釋文

孟頫記事再拜。彥明郎中鄉弟足下。前者所言宗陽宮借房。請任先生開講。今已借得門西屋兩間。彥明疾早擇日收拾生徒為佳。想吾弟必不遲了也。專此不宣。十月十三日。孟頫再拜。

元 趙孟頫 行書尚友齋銘

趙孟頫《尚友齋銘》考

羅漢松

元人鄧慶長名衍,鄧文原《家屬帖》中即說「連收慶長書」云云。其傳則附鄧文原本傳後,云:「陰授江浙等處伊學副提舉,未任,卒。」同時,鄧慶長與元朝大詩人范德機等人常有往還,《范德機詩集》卷三有《送鄧慶長從宦吳中》,可知鄧慶長曾為官吳中。而范德機的書法也是趙孟俯推崇的,他曾評范德機書法成就時說:「范德機漢隸,我固當避之;若其楷法,人亦罕及。」

鄧又與當時侍講學士、中書省參知政事袁桷(1267-1327年)等交善,袁桷曾有詩寄鄧慶長等人(《寄張伯雨道士兼簡鄧慶長》)。同時,袁桷與趙孟俯、黃公望、王蒙、倪瓚等人亦有金石之交(見明張泰階《寶繪錄》卷十三《袁清容集四大家》)。因此,推知趙孟俯與鄧慶長等人在許多場合都有謀面,其間或有深交。

而牟應龍(1247-1324年),字伯成,其先為蜀中人,當時人稱隆山先生,以文章大家聞名於東南一帶。故此,鄧慶長邀牟應龍為其書齋作銘,並邀趙孟俯為之謄錄抄寫,當非難事。於是有延佑七年(1320年)10月21日所成此帖。

《尚友齋銘》文備述「尚有齋」名深意,即在所謂嘉獎鄧慶長「卓有奇志、不蹈故常、恥為今人」,故名其齋曰「尚友」,意在「勸之進德」,趙孟俯為之悉心書錄。全帖以行書寫成,又篆「尚友齋」三字,可見用心。此帖與傳世趙孟俯同年所作《湖州妙嚴寺記》書風極為相近,可知相距時間不會太遠,而其結撰為文,又與《故總管張 公墓志銘》(見附圖)極為相類。

《尚友齋銘》後為明代大家劉珏所藏,曾鈐「廷美」印。劉珏(1410-1472),字廷美,號完庵,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正統三年(1438年)舉人。官至山西按察使。唐伯虎之師,於畫學王蒙,於書則全出趙孟俯。上海博物館編《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中劉珏條目3「廷美」即取自《尚友齋銘》。

謝稚柳舊藏。上海博物館1987年編纂《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P1430,劉珏條目3「廷美」一印取自本幅。

款識:延佑七年庚申歲十月廿一日,吳興趙孟頫書。

元 趙孟頫 遠顧帖(國賓山長帖)

松雪此帖如瑞雪初降,飄灑散落,而美在輕靈;如柳葉隨風,而妙在柔婉。然柔而寓勁,其勁在骨;靈而能厚,其厚在韻。趙氏之書,高處在盡得古法,不落近體,而又能開一代新風,溫潤閑雅,儀態華美,此札可稱典型。國賓似為王利用,利用元通州潞縣人,號山木,忽必列即帝位,歷大府內藏官,累遷監察御史,擢翰林待制,升直學士,嘗任河東、陝西、燕南三道憲副,除四川按察使,大德間改安西、興元兩路總管。與孟頫為同僚。

故宮博物院亦藏有孟頫致國賓一札,稱為「山長學士」,正與利用職銜同也。此札歷經明李應徵、李肇亨及清人謝安山等收藏,迭見於各家著錄,是趙氏名作。

元 趙孟頫 遠顧帖 局部

元 趙孟頫 遠顧帖 局部

元 趙孟頫 遠顧帖 局部

元 趙孟頫 遠顧帖 題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國畫清風雅集:白雪石 作品選
每天古書畫:清 改琦 作品選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