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環境質量企穩向好但形勢依然嚴峻 渤海專項綜合治理即將開始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喬全興):海洋生態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緊密相關。中國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負責人11月30在北京表示,中國修訂完善海洋保護法,強化海洋生態保護,各級各類海洋保護區的總數已達到270餘處;全國約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陸岸線已納入紅線管控範圍。中國海洋環境質量整體企穩向好,但仍然處於污染排放和環境風險的高峰期、生態退化和災害頻發的疊加期。
中國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洋資源豐富、生態多樣。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司長柯昶介紹說,近年來,中國強化生態保護與開發管控,將全國約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陸岸線納入紅線管控範圍,海洋環境質量整體企穩向好:「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修訂完善海洋管理保護法,啟動海上石油勘探開發管理條例的配套制度修訂。各級各類海洋保護區的總數已達到270餘處;不斷強化執法監管,實現了11個沿海省市中央環保督查的全覆蓋,持續開展近海執法專項行動。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近年來,我國海洋環境質量企穩向好,局部海域的生態系統得到了有效恢復。」
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半封閉型內海,由於陸源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近年來渤海的生態環境整體形勢嚴峻。柯昶表示,中國將對渤海進行專項綜合治理,計劃通過三年的時間,大幅降低陸源污染物入海量。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3%左右。
柯昶同時表示,中國仍處於污染排放和環境風險的高峰期,生態退化、災害頻發疊加期,渤海灣、遼東灣、黃河口、長江口等重點海域水質堪憂。
微塑料已成為海洋污染的重要來源。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王菊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說:「不管是水體、沉積物,還是從水表到海底這一塊,以及海底和海底沉積物這塊,都發現有微塑料的存在。從學術界和管理者來看,大家普遍認同,微塑料是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它在各種海洋介質當中有存在,包括生物體當中也是存在的。2017年,我們實驗室開展過相關的研究,大概76%的魚類腸道、消化道都有檢出微塑料。」
據介紹,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通過食用海產品可能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但王菊英認為,其潛在的影響不容小視,因為微塑料是小於5毫米的顆粒,還可以繼續分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關註:「我們國家是最早頒布限塑令的國家之一,防止陸源垃圾的入海,同時我國也加強固體廢棄物特別是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利用。近期實施發布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了地膜回收要求,進一步從源頭上防止陸源塑料垃圾入海的輸入。」
據悉,中國科技部已啟動了專門針對海洋微塑料來源分布和防治措施的重點研發專項。中國正積極推動公眾轉變消費方式,盡量減少或避免一次性製品的消費使用。
※中方:望中日開闢兩國關係未來發展的新藍圖
※波蘭中國商會成立慶典在華沙舉行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