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永遠不要怕一個無德的老人
大家好,這裡是「第一心理」課堂,孝敬老人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素養,但是,現代社會卻出現了一種怪象,無德老人,他們是家庭的支撐,卻又在肆無忌憚的破壞家庭。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無條件的服從家中的老人,比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聽老人言要吃虧在眼前」等,這些其實都是宣揚老人的崇高地位,那麼,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如果家裡的老人是無良、無德,又專橫的人,我們是聽,還是反抗呢?
最近張韶涵又開始活躍在大眾的視野中,當年她突然消失,對外宣稱是身體緣故,實際上是歸功於她的父母。當年張媽媽、張爸爸訴說張韶涵的各種不孝敬行為,轟動一時,一時間張韶涵面臨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
雖然當時大家並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但是聽到現在張的各種澄清,我們不得不佩服張韶涵面對這樣無德的老人,所採取的行為。下面我們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下張韶涵的處理方式。
溫和政策,並不撕破臉皮
都說親人打斷骨頭還連著筋,所以張韶涵一開始並沒有和自己的父母撕破臉皮,而是走了一個溫和的路線,她讓自己的弟弟出面協調自己和父母之間的關係,畢竟有親人在中間斡旋,雙方都好說話。
後來,張弟弟失敗了,原因在於他的父母,根本就不想協商。而張韶涵雖然在事件中受傷害最大,但是她卻仍舊滿含感恩的心,同時也警戒自己,不要走父母的老路。
那麼,現實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這樣無德的老人,應該怎樣處理呢?也許他們會胡攪蠻纏的為難你,總是從你身上找問題,在家中作威作福,覺得自己一定是正確的,自己最大,倚老賣老。
面對這樣的老人,你是選擇忍氣吞聲的順從還是據理力爭呢?想必很多人會把孝字頂在頭上,寧可自己委曲求全,也不要惹自己的父母生氣。有的人則會採用婉轉的戰術和他們父母周旋,其實這是最好的方法。
假設你的父母也是這樣的人,應該怎麼辦呢?其實最核心的觀點是學會感恩,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這樣專橫的人。在欣然接受的時候,還要學習鍛煉自己強大的內心,因為這個社會中不但有無德老人,還有很多無德同學、無德同事等等。
明確自己的觀點,陳述自己受到的創傷不隱忍
當你發現走溫和的路線沒有什麼用,這個時候建議你勇敢的說「不」,勇敢的將自己受到的創傷陳述出來,切勿忍氣吞聲。
亮出自己的底線,讓他們知道你的底線不容觸碰,包括自己的父母。讓他們知道,你不會任由他們擺布,你不是他們炫耀的工具,更不是他們的附庸,不可能無條件的去堵他們的深坑。
有時候,事前講清楚往往比事後彌補要好得多,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和疏離感,明確自己的界限,然後在他們違反的時候,適當的給予一定顏色是最行之有效的。
但是你也要清楚這個是有前提的,就是你一定要把屬於自己的責任承擔起來,不要一邊依賴老人給你辦事看孩子,一邊不準老人沾染你的事情,那樣做,真正無德的人就是你了。所以面對家中的無德老人,一定要謹言慎行,這是原生家庭留給我們最大的羈絆。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社會心理學導論》
※一個人陰暗起來可以陰暗到什麼程度?你根本想像不到
※心理學家:如果你總是喜歡糾結,陷入選擇困難,說明你患病了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