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紀錄片導演操刀真人秀,現象級綜藝《奇遇人生》離真實有多近

紀錄片導演操刀真人秀,現象級綜藝《奇遇人生》離真實有多近

在登上微博熱搜的前一周,脫口秀演員李誕在節目《奇遇人生》中透露了自己已婚的消息,並談了談對名聲的看法,一番推心置腹的剖白讓隨後發生的一切有跡可循。

節目中,他似乎喝多了,對坐在一旁的導演趙琦說:「暴得大名不是什麼好事,你硬整一些自己配不上的榮譽、虛榮,這些東西會害死你。」阿雅問他:「你的快樂是什麼?」他反問:「你覺得我快樂嗎?」

日常以嬉笑、調侃、狡黠示人的李誕,內心藏著一個對自身處境尤其緊張的自我,這是他在其他各種綜藝上罕見的真情流露。在《奇遇人生》中,小S、春夏、朴樹、毛不易等藝人,和發起人阿雅一起,在陌生環境與他人相處,展開一段波瀾不驚卻又餘韻悠長的故事。他們像李誕一樣卸下平日的人設與偽裝,真實地面對鏡頭,面對自己。那些即時的反應和微小的情緒都被鏡頭捕捉下來,也包括那些因為沉默而顯得有些尷尬的時刻。

《奇遇人生》每一集都像是一部沒有高潮和結局的公路電影,所有人都在路上,尋找一個並不清晰的終點,所謂的「成功」與「到達」並不重要。就如同想要追風而不得的春夏最終的領悟:「我們太急了,我們多麼想要一個結果,但我們的目的根本不純粹。」

在滿屏花字、罐頭音效、廉價笑點都消失的時候,人們終於可以安靜下來,在一個不那麼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消耗時間,在攝影師的詩意鏡頭中感受自然與人性的溫度。

在官方介紹中,《奇遇人生》的定位是「國內首檔明星紀實真人秀節目」。事實上,「秀」的比重很少,明星的咖位不重要,流量也不重要。第九集的結尾,節目總導演趙琦問趙立新平時是否會參加真人秀,趙立新抿了口茶:「我對這個(真人秀)有點反感,反感它的內容本來想展現一種真實的感受,但是沒有人去感受,大家全是假招式,在演感受。這(《奇遇人生》)不算真人秀吧?」

隨意和失控造就的魅力

少有人在看完一檔娛樂綜藝後會主動關心起創作者的名字,《奇遇人生》的另類畫風讓他們開始好奇製造它的幕後團隊。

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總導演趙琦正在荷蘭參加IDFA(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他是評委之一。在紀錄片領域二十多年,從製片人到導演,他是首位同時獲得艾美獎、伊文斯獎、金馬獎、聖丹斯大獎的中國人。在他參與的作品中,《歸途列車》關注農民工群體,《千錘百鍊》講述拳擊運動員的自我實現,《大同》記錄城市化進程中政府官員的複雜形象,《殤城》記錄災後重建中的家庭生活。這些片子,往往都指向一個嚴肅的社會議題。

涉足綜藝是機緣巧合。在《奇遇人生》之前,趙琦拍過以「奇遇」為名的VR旅行短視頻,出過一本旅遊讀物《奇遇》。趙琦喜歡在旅行中挖掘人的故事,他也一直對「奇遇」的概念很感興趣:「生活里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都來自於神奇的相遇,思想的相遇、人的相遇,相遇就能夠帶來故事。」趙琦一直覺得,如果有機會將獨立紀錄片領域中的一些話題通過綜藝的形式帶給更多觀眾,影響更多人,也不錯。

直到與阿雅的相遇,真正促成了《奇遇人生》的誕生,進而完成了紀實與綜藝的「聯姻」。到了不惑之年,他們都想做出跨界與改變,如果不是偶然結識的朋友從中牽線,《奇遇人生》便無從談起。在趙琦看來,創作本身就是一次奇遇。

四十歲生日那天,阿雅宣布她決定像新人一樣重新出發,推出一檔能讓觀眾產生共鳴的節目:「跨出一步,做一些從來沒有嘗試的事情還是需要勇氣的,但只要你一直堅持下去,就能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用心的作品。」《奇遇人生》讓人們看見了阿雅的另一面,在《挫冰進行曲》和搞笑藝人的標籤之外,她的體恤和溫柔讓周圍的朋友都感到舒服。

趙琦很欽佩這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她在綜藝節目里遊刃有餘,不管是出於對形象的維護、持續,還是對市場、商業的考量,她去做那樣的節目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她願意去嘗試一個完全嶄新、有可能會失敗的、大家沒有看到過的新的品類,投入整整一年的時間,很了不起。」

《奇遇人生》是一個嶄新的品類,很難真正將它劃分在綜藝節目的既定類型里。以往真人秀的模式一般都是固定的,在前期策劃中精心設計,在互動遊戲中製造戲劇衝突,或是引導藝人在劇本的基礎上即興表演。但《奇遇人生》不同,除了地點與人物是確定的,其他都處於「失控」狀態。

幾乎所有藝人來到節目組,都會問該怎麼做,明天拍什麼,趙琦的回答總是「隨意」、「不知道」。在節目中,故事的發展總是和預想有些出入,比如總是差一點追上的龍捲風,延誤了整個團隊登山計劃的連日雲霧。朴樹剛到劇組的第一天,就對著鏡頭爆發出一連串後悔:「你們找錯人了,我真不愛錄這節目。」

《奇遇人生》有太多偶然與突髮狀況,但是趙琦不害怕:「我們是做紀錄片的,從來面對的就是突發的事情,對我們來說,能做的就是馬上拿起機器開始拍攝,越是突髮狀況,越有可能是產生故事的契機。」

趙琦認為,今天的年輕人不僅僅需要戲劇化、設計感很強的演播室挑戰類型的節目:「他們也想看到生活的本源,看到不可控不可預知的東西,我們只是提供了真實生活的一個剖面,他們比較喜歡,我們也很高興。」

小S去非洲看心心念念的大象,春夏去美國公路追逐風暴,竇驍去印度尼西亞攀登大洋洲最高峰,朴樹去哈瓦那探訪切?格瓦拉的小兒子,旅行成為一種途徑而非本質。趙琦說:「對我們來說,旅行只是一個殼,它把人帶到陌生的環境,會對人產生刺激,我們做的是觀察和記錄人的狀態,從某種角度來看,就是真人秀的一種。」

豆瓣上一條熱評點贊《奇遇人生》:「安靜的呈現,有萬鈞之力」。在騰訊視頻上,除了最新一集,《奇遇人生》每集的點擊率穩定在4000萬以上,最高一期點擊量近6000萬,在紀實和真人秀兩個板塊都算是不錯的成績,有觀眾在網上催促導演:「第二季什麼時候安排」。

探索世界是為了探索自我

在最後一期節目中,陳學冬和阿雅去探訪在雲南做膠片電影放映員的楊明金。楊明金的本職是修輪胎,夢想是開一家膠片電影展覽館。五個月前,他的妻子在煤氣爆炸事故中燒傷,一歲的女兒當場喪身。而在拍攝當天,阿雅的好友因車禍去世。這是這一季《奇遇人生》最沉重的故事,在這個原本可能只剩下悲傷和眼淚包裹的故事裡,人們記住了父親的堅韌與愛的珍貴,也記住了人們互相療傷後的笑容和喜悅。

趙琦知道,綜藝需要在某些時刻放大情節和情緒,努力地刺激觀眾笑或者哭,但是紀實的體系里,剋制很重要。「紀實和娛樂以前涇渭分明,這一次有了一些融合,但我們還是做了選擇,更克制一些,不想刻意煽情,我們盡量記錄客觀發生的事實,呈現給大家,留有空間,讓大家去思考。」

在注意力經濟時代,平淡是做節目最忌諱的事情。當選擇權交給了可以任意切換頻道的觀眾,創作者害怕會因為一秒鐘的沉默而失去一名潛在對象。因而,充斥著熒幕的總是那些每一秒都試圖刺激人情緒的節目。然而,一位《奇遇人生》的工作人員在手記中回憶,趙琦經常對他講的一句話是:「對觀眾最大的尊重,恰恰就是尊重民智,增加故事濃度的同時,客觀呈現時間本身的魅力,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而不是左右人的判斷。」

趙琦告訴記者,紀錄片從來如此,你有時候不知道故事在哪裡,你只能一邊看、一邊拍。「我相信真實的生活一定會帶來人的情感的變化。它真實地把一些很細碎的東西呈現出來,嘉賓也很真實,所以即使沒有故事性、戲劇性,它也可以成為讓人願意看下去的靜靜流淌的一段時光。」

自然的壯麗、異域奇觀出現的一瞬間總是令人震撼。然而,在《奇遇人生》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化學反應。在接連多天趕路卻總是追不到龍捲風的春夏失望落淚時,嚮導馬丁安慰她:「我不能為你們製造龍捲風,我只能帶你們感受大自然,去享受追風的過程。」阿雅不經意間流露出對衰老的焦慮,毛不易說:「四十歲就是新的二十歲。」當毛不易回憶離世的母親,為母親對他的失望耿耿於懷時,阿雅說:「她只是擔心你沒有辦法照顧好你自己。」女拳王蔡宗菊偶然脆弱哭泣的瞬間,宋佳拍拍她:「晒晒太陽,把眼淚晒乾。」沒有太過晦澀的道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因為真誠而顯得尤為動人。

一旦打開內心袒露自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火花發生,它不僅僅發生在被拍攝者之間,也發生在創作者和參與者之間。春夏看到趙琦褲腳下面紅色的襪子,給他取了綽號叫「趙褲腳」。李誕和李小牧吐槽:「趙琦到上海來找我聊天,我覺得他都要難受死了,他是個非常驕傲的人,我看他第一眼就知道,他完全不能理解,我到上海和一個喜劇演員,一個小孩見面,我跟你聊什麼。」

對於趙琦而言,《奇遇人生》給他帶來的不僅僅是跨界創作的成就感,也結識了很多新的朋友,發生了一些「奇遇」,在和藝人的朝夕相處中逐漸發現他們的可愛:「他們都很坦誠、真摯,每次聊天都是掏心窩子。」分級導演歐大明在手記中寫道,趙琦在與所有藝人的訪談中,都會聊到「自由」,他受薩特影響特別深,認為只有擁有自由選擇:「人才能成為人」。

李誕作為嘉賓的那一集結尾,趙琦出現在畫框里,他穿著綠色的T恤,喝一口啤酒,扶額作沉思狀。他和李誕又一次聊起自由。趙琦說他一直在拍郭川,兩年前,這位帆船愛好者在挑戰大海的旅程中失聯:「他是中國第一個單人不間斷航海的人。少數突破了世俗偏見的一些人,終於可以自由自在生活的一群人。」

趙琦告訴第一財經,《奇遇人生》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只是覺得此刻有必要去了解別人在做什麼,聽聽他們的想法,看看他們的人生,也許會對自己帶來一些啟發。他希望仍有機會拍攝第二季:「世界很大,不同的文化中,不同的人秉承著不同的人生態度,過著不同的生活,為這個世界做不同的事情,為自己的人生規劃著不同的道路,我希望我們都能變得更有自我,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方星海:當前資本市場沒有系統性風險,貨幣和財政政策穩健
英國國際貿易大臣福克斯:中英貿易將迎黃金時代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