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未來能否重塑蘇聯輝煌?還是走向解體

俄羅斯未來能否重塑蘇聯輝煌?還是走向解體

如今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中俄兩國。縱觀歷史能夠和美國勢力正面匹敵的國家只有曾經還沒有解體的蘇聯,甚至有一段時期,蘇聯的軍力、經濟以及國土都是超越美國的。上世紀九十年代超級大國蘇聯,因受到經濟衝擊和動蕩不安的政治思潮解體分為15個國家,其中最主要的部分為俄羅斯承襲。

此時的俄羅斯不如最艱難的戰略收縮時期,和蘇聯相比,僅有過半的人口以及縮減了500萬平方公里的疆土,受損最大的是其經濟。步步維艱的情況下,普京上任獨撐危局,二十年的俄普時期,儘管俄羅斯經濟大有改觀,但仍面臨很多嚴峻的情況。未來俄羅斯的發展是否能重塑蘇聯輝煌,或將走向解體,由以下幾方面可作出判斷。

國家是否有實力,首先看齊內部經濟發展是否穩定。俄羅斯的前身,蘇聯發展的成功離不開其特定的時代背景,但不能否定的是其存在難以忽略的缺陷。在那個西方工業化非常成熟的時期,蘇打開始引進西方技術和人才,國家的工業得到迅速發展。與此同時,蘇聯重點發展了重工業,投入重工業發展的國家資源超過80%。儘管這樣的發展蘇聯工業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也因其對重工業的過度投入,導致國家農業和輕工業的的發展受限,民眾的生活面臨嚴重的問題,甚至連溫飽也難解決。

蘇聯之所以能和美國匹敵,主要是因其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前期工業發展生產能力。二戰不僅削弱了西方英、法、德的實力,也讓蘇聯獲得大量的德國設備和技術人才的戰爭賠償。同時蘇聯重點發展重工業,其能源和軍事工業得到大力發展,國家在短期內擁有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如戰機、坦克、艦艇等。直至蘇聯後期,已經形成過度依賴能源出口的蘇聯,在一般工業領域的競爭力已經開始落後於西方。冷戰期間蘇美軍備競賽,西方的高技術後工業時代,蘇聯已經明顯難以企及。

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沿襲同樣的重視重工業的經濟結構,依舊是十分依賴出口能源和武器裝備。全球的信息化潮流,俄羅斯明顯落伍,此時的美國乘著信息化技術產業熱潮迅速領先全球。儘管俄羅斯擁有數量巨大的資源,但也撐不住一直在啃老底,其工業結構的缺陷也在發展中難以支撐,落後的民用工業無法獲取市場競爭力,因此只能出口資源維持外匯。

再看俄羅斯的外部環境。俄羅斯的領土擴展有不少是來自周邊國家,這些被侵入的民族很難對俄羅斯民族產生認同,甚至有強烈的獨立傾向。之前以來蘇聯強大軍力統一的時期已經不復存在。目前俄羅斯境內,依舊有不少地區存在獨立傾向,如車臣、印古什、達吉斯坦、韃靼斯坦等,若俄羅斯政局控制稍有不當,仍舊會導致俄羅斯進一步解體。

解體後的俄羅斯在國際環境中也舉步維艱,不僅在經濟上,受到以美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制裁,在軍事政治方面也孤立無援,叢叢困境讓俄羅斯疲於應付,發展環境難以得到緩解。

在敘利亞衝突中,為挫敗美政權對其盟友巴沙爾政府的控制,保證敘境內的俄軍事基地在中東的立足,俄羅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軍力和軍費。自2015年俄羅斯投入巴沙爾政府軍超過50億美元的軍費以及上萬兵力。目前巴沙爾政府軍已經控制打不國土,但敘境內仍有眾多反動勢力,而俄羅斯對敘的軍事支撐將會繼續保持。這樣的開支對俄羅斯來說,也是不小的一筆開支。

在烏克蘭這一面,和俄羅斯有著幾百年的糾葛,俄羅斯收取了克里米亞納之後,仍不斷介入烏東部勢力。烏克蘭局勢被攪得難以穩定。在烏克蘭的東部局勢中,俄羅斯部署了大量軍隊在兩國邊境。而烏克蘭親美政客的執政,正在積極投向北約和歐盟。這樣的局勢也讓俄羅斯十分緊張。這也讓以美為首的西方國家如願的達到了,通過牽制烏克蘭來影響俄羅斯的目的。

有史以來俄羅斯對領土的擴充充滿熱忱,讓周邊國家十分緊張。蘇聯解體後,眾多東歐小國投入歐盟和北約,來集體孤立俄羅斯。周邊國家隊俄一直有很大的防範之心,在俄陷入經濟危機時期,很少有國家願意出手援助。如今俄羅斯面對西方壓力,一旦被壓垮,這樣局勢也是我國不願看到的,因此有了如今我國和俄羅斯之間的互助關係。但長期來看,我國對俄的投入並不會太多,畢竟俄羅斯發展強大,最受威脅的就是周邊國家。

由目前形勢可知,俄羅斯面臨嚴峻的考驗,內外多重因素的影響,存在眾多隱患,起碼短期內難以改善,不僅難以再創蘇聯大國的輝煌,且其經營稍有不善,便會導致進一步解體。尤其是其發展問題、內部勢力的分裂以及外部惡劣的環境,很有可能造成俄羅斯未來進一步解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訊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不願出售退役航母,除技術外泄還存在更重要的問題
剛裝備齊40艘艦艇「海」卻乾涸了,此國的海軍夢太艱難!

TAG:江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