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類器官」可長期穩定培養:研究人體發育有了簡化模型
許多妊娠疾病,如子癇前期、胎兒生長受限、死產等,都會在妊娠早期出現胎盤發育異常。但是,由於缺少進行實驗的功能性模型,對人體胎盤的認識一直受限。一個解決策略是通過實驗室體外培養,開發出器官的小型簡化模型——「類器官」。
「類器官」其實屬於三維細胞培養物,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最關鍵特性。此類體外培養系統包括一個自我更新幹細胞群,可分化為多個特異性器官的細胞類型,與對應的器官擁有類似的空間組織,並能夠重現對應器官的部分功能,從而為科學家提供一個高度生理相關的系統。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阿希禮·墨菲特及其同事,此次描述了如何從妊娠早期人體胎盤(妊娠6周—9周)中獲得的特定滋養層細胞,建立長期、遺傳穩定的「類器官」培養物。培養物生長迅速,10天—14天後就發育成三維「類器官」結構。一年後,3個隨機選擇的培養物仍在健康發育。
研究人員表示,該「類器官」與生理髮育正常的妊娠早期胎盤非常相似,具有典型的胎盤功能特徵,如分化成特定類型的滋養層細胞,發育成絨毛(指狀)結構,分泌胎盤特異性激素,包括人絨毛膜促性腺(hCG)激素,hCG是胚胎植入子宮壁後,胎盤產生的激素。這些「孕期」激素分泌物可以通過非處方妊娠試驗檢測出。這些「類器官」可用於研究妊娠期間發生的生理、代謝和激素變化。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Nature:北大張澤民組開發基於單細胞TCR的生物信息追蹤方法,揭示結直腸癌T細胞動態變化
※生物探索CNS2018年第一季報回顧,中國機構發文21篇!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