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輪迴大海中,誰不是無名之輩?

輪迴大海中,誰不是無名之輩?

文/續祥法師

這個星期不止一次被人安利《無名之輩》,據說很像寧浩導演的巔峰之作《瘋狂的石頭》,一樣荒誕離奇又發人深省。

其實《瘋狂的石頭》成功後,內地扎堆出過很多類似的黑色喜劇題材。這些電影大多師承蓋里奇,都是通過環環相扣的的多線敘事、快速剪輯不同空間完成敘事,有起有落,有因有果,有稜有角,有情有理,《無名之輩》就是個中翹楚。

這類電影的妙處正如脂硯齋評《紅樓夢》的那一段:事則實事,然亦敘得有間架、有曲折、有順逆、有映帶、有隱有見、有正有閏,以至草蛇灰線、空谷傳聲、一擊兩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雲龍霧雨、兩山對峙、哄雲托月、背面傅粉、千皴萬染諸奇。

電影有兩個兩個主線故事:手機店劫案、工地失槍案。再配合波仔、真真等若干輔線,齊頭並進互為因果,在種種巧合的推進下齊聚大橋,完成劇尾的終極一戰,實現一種矛盾衝突的集中爆發與終極處理。

並在過程中為我們呈現山城眾生的群像,世界的荒誕以及人生的苦厄如浮世繪般全景鋪陳開來,道盡了緣起緣滅時的眾生的執著與無奈。

電影的劇情充斥著現實主義魔幻色彩,將神秘氣氛融入普通的主題,各種畫面隨著屏幕的明暗交替逐個傾倒而出,不僅有天馬行空的奇妙構思,還有市井傳奇獨具的繚繞煙火氣。

故事的四個主要角色:搶模型機的哈皮劫匪;霉運連連的保安;身殘志堅的毒舌婦;上演「江南皮革廠倒閉戲碼」的開發商。

和那種為了搞笑而搞笑而搞出來的鬧劇不同,《無名之輩》是更高級的黑色喜劇,而想要讓喜劇不淪為鬧劇,就要有喜劇大師陳佩斯經常提到的「悲情內核」。

這部電影完美演繹了《大英百科全書》對黑色幽默的解釋:「一種絕望的幽默,力圖引出人們的笑聲,作為人類對生活中明顯無意義和荒謬的一種反響。」

胡廣生

 胡廣生

任素汐 

00:00/03:34

1、好的喜劇仔細看去其實都是悲劇

陳佩斯曾說過:人發笑,其實是在表達一種優越感。

電影前半段時人們笑的前仰後合,是因為電影中人物的荒誕。

你被打臉打的聲淚俱下的樣子在別人眼裡蠢萌無比;

你疲於奔命用盡全力的的掙扎卻只不過是別人眼裡的徒勞;

你野心勃勃的想要換個活法,卻活成了別人眼裡的一個笑話。

而電影后半段時人們哭的稀里嘩啦,同樣是因為荒誕,因為荒誕的另一面就是無奈,我們看電影時傷心的根本原因是,你在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無奈。

喜劇電影讓人笑是本職,讓人哭則是本事。而哭也好,笑也罷,都是因為無處不在的荒誕,這種喜劇的荒誕性,對演員的演技要求格外的高,所有笑料和悲情都是通過演員沉溺其中自我醜化、自我放低、自我折磨換取的。

而《無名之輩》中無論是「悲情內核」的展現還是演員演技表達,都是通過「尊嚴」這座橋樑完成的。

漆皮保安為何要當協警?無良奸商為何放棄捲款潛逃?大好年華的的病人為何放棄生命?鄉村殺馬特為何要成為殺人如麻的悍匪?滿口謊話的妓女為何安於和老實人共度餘生?

他們所有的問題,有一個共同的答案:被尊重。

他們其實不是無名之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沒有尊嚴的Loser。

佛教認為人生有八苦,八苦中的求不得苦在這個問題上展現的最為淋漓盡致:生而為人都有被尊重的願望,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願以償。

你想要尊嚴,可就像是貓追線團越追越遠。

假如生活糊弄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因為他還會再糊弄你!

生活就是要愚弄你,把你的臉踩到地上,打你的臉,讓你尊嚴掃地。

它殘忍到不但讓你沒有辦法有尊嚴地活,甚至沒有辦法有尊嚴地死。

你歇斯底里的吶喊:為啥要耍你啊!

因為生活這齣戲本身就是荒誕的黑色幽默啊。

2、悲劇源於各自的枷鎖

電影的每個角色其實都是帶著枷鎖出場的。

嘉旗的高位截癱的身體、大頭的愛情和眼鏡的野心、馬先勇的傲慢,高明的面子,真真和小三的慾望,這些枷鎖是他們悲劇的來源,也是他們舞蹈動人的原因。

以兩條主線故事的主角:眼鏡、馬先勇為例。

一個是無知挑風車的堂吉訶德,另一個是無奈推巨石的西西弗斯。

眼鏡所有的勇氣全都來源於自己的無知,對世界無知、對自己也無知。

這種認知的偏差導致他一步錯,步步錯,越努力越滑稽,越證明自己就越讓自己顯得可笑。

某種程度上他就像誤入庭院的一隻刺蝟,渾身上下都乍著刺,充斥著生人勿進的狠戾,看起來勇悍無比,實則都是裝腔作勢,是源於恐懼的被動反應。

眼鏡的內心實際上膽小柔弱,就像刺蝟鎧甲下的軟軟的肚皮。

至於馬先勇,比起眼睛的裝腔作勢,他的勇悍則是在無奈的境遇中摸爬滾打多年的真實氣質。

馬先勇一出場,就是典型的失敗者形象;先是打架撒潑打滾,再是買棗小偷小摸,接著又去學校跟老師油嘴滑舌拖延學費,然後當著大庭廣眾之下打女兒。

然而鏡頭一轉,從警察的交談中得知,這個如此不堪的男人,當年也是個正能量爆棚的警察,雖然沒文化,還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轉正了。可因為醉駕後的一場車禍,老婆喪生、妹妹癱瘓,工作也丟了。

念及此處,他先前的惡劣此刻都令人對他更加憐憫,原來這個看上去油滑無賴至極的男人,還背負著如此沉痛的負擔。或許馬先勇不是一個成功的男人,但是他在悲慘的人生之後,沒有一蹶不振,一直都在想辦法彌補自己的過失,承擔一個男人該承擔的東西。

哪怕被人瞧不起,也沒有氣餒和絕望,心裡也憋著一口氣,要向這沉重的命運進行抗爭。

可在命運的擺弄下,他的抗爭顯得那樣的費力,又是那樣的無力。

3、命運是因緣業力的交響曲

影片里有一句台詞出現的頻率很高:「就是命不好。」

命運是什麼?我們如何掌控它?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這種疑問。

在佛教看來,命運既不像宿命論宣揚的那樣改無可改,也沒有成功學鼓吹的那樣好改變,想要理解命運是什麼和改變命運,我們先要了解它的兩個組成部分——因緣與業力。

因緣,其實就是這個世界所有精神和物質的根本連接方式,就像二進位是信息的最基本換算方式一樣。

世界上的一切現象(果),都由種種條件(緣)和因素(因)所組成,彼此如鉤鎖,相環相連,構成了繽紛多彩複雜多變的現象界,而因緣果相生相滅,相互激蕩產生的能量,就是所謂的業力。

俗人所謂的命運,在佛教看來,不過是是「業力」產生作用的表現,因為因果之間具有某種「作用」的必然性,所以種下種種善因惡因的眾生未來會產生一種近乎固定的軌跡。

而現在的我們其實並非全然是命運的產物,也是命運降臨後我們選擇的產物。

《無名之輩》打動人的點其實不在於「小人物」三個字上,而是小人物身上煥發出的本不屬於他們的光芒。

換而言之,這些小人物不認命。於是他們用自己方式去抗爭、改命。

佛教徒的修行其實也是改命,佛說: 「緣滅果絕。」

我們雖然無法決定、改變很多已成定局的東西,但是卻可以通過把握許多許多微小的良好緣起把自己的命運軌跡往康莊大路上拉扯,而每一次的改變,其實也都是對所謂的「定局」的一次鬆動,假以時日,命運一定會在不知不覺間悄然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而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的細微處把握緣分,選擇好的緣起,斷除世間的染緣,維護佛法的善緣。

改命之路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我們身後只有深不見底的輪迴深淵。

對於我們而言,不為所謂的出人頭地,只為自我救贖,也必須奮勇前行;即使身處幽暗也要追光前行。

只不過世人追的光是劇尾那升騰的煙花,將萬古長夜瞬間照的無比絢爛,瞬間卻又歸於闐靜,只剩一地火星慢慢熄滅。

而我們追的光是趨向菩提念念無間的無盡燈,一念解脫念念解脫,譬如一燈燃千百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

輪迴大海中飄零的我們其實都是無名之輩!

你可記得你上輩子姓甚名誰嗎?我們都是無可奈何無處安身的無名之輩,唯一有的,就是如影隨形的惑業苦。

覺得生命太荒誕,覺得人生不值得,想要解脫,只能向佛陀學習,將身份從「無名」變成「無生」。

但這就不是一篇影評能說清楚的了。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蕅益大師:信心與智慧缺一不可
佛說諸法皆空,為何因果不空?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