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場「三無」的黃背心抗議,為何成為馬克龍政府的最大危機?

一場「三無」的黃背心抗議,為何成為馬克龍政府的最大危機?

香榭麗舍大道上燃起黑煙的障礙物、被丟向警察的石頭、被催淚彈煙霧掩埋的凱旋門……熟悉的「巴黎景色」又回來了,只是這次抗議者們都穿上了熒光黃色背心。因抗議法國政府徵收燃油稅而起的「黃背心」運動自11月中旬爆發以來仍在發酵,一場更大的遊行將在12月1日再次上演,讓脆弱的法國政府再次面臨危機。


「黃背心」們的怒火還在擴大

熒光黃色背心,原本是法國交通法規要求司機必備的車上用品,當車輛因故障在路邊停靠時,司機必須穿戴黃色背心讓他人看清自己。而當下,它卻成為了法國民眾向年輕的總統馬克龍展示憤怒的工具。

其實,這場看似突然爆發的怒火早在一個月前就在社交網路上開始醞釀了。最初,只是一些人在Facebook群組中抱怨馬克龍政府的燃油稅讓汽油和柴油價格不斷升高。然而聊著聊著,抱怨的隊伍不斷壯大,不滿的人們就這樣敲定了一個日期——11月17日,大約28萬人在全國各地抗議燃油稅。一名抗議者因為一場意外車禍中身亡。聚集在香榭麗舍大道上的抗議者們與警方發生衝突,超過100人被逮捕,大約600人在衝突受傷。

一名抗議者在香榭麗舍大道上與警方對峙。點擊直擊抗議現場視頻

據《費加羅報》報道,從2018年初至今,柴油稅上漲了0.076歐元/升,汽油稅上漲了0.039歐元/升。而且,法國政府還計劃自2019年1月1日起,將柴油稅上漲0.065歐元/升,汽油稅上漲歐0.029歐元/升,並在2020年前,還會有一次增幅。法國政府表示,這些政策都是為了縮小柴油和汽油之間的價格差,促使人們放棄柴油車,進而降低碳排放量減少污染。

但反對者認為,政府根本沒有為數百萬居住在小城鎮和郊區的民眾考慮。在那裡,公共交通運營時間短、線路少,並不能經過所有地點,而醫院、郵局、車站等公共服務機構不斷被關閉,讓人們不得不開車前往更遠的地方。他們不但感受不到稅收的福利,還因為交稅增加了生活成本。

根據《費加羅報》在抗議爆發後進行的民調,一反此前暴力抗議引發的反感,77%的法國人支持「黃背心」運動。中學生和大學生計劃參加12月1日的抗議行動,2016年「黑夜站立」(Nuit Debout)抗議運動的組織者弗朗索瓦(Fran?ois Ruffin)也在呼籲巴黎人加入示威隊伍。


不分「左右」和階層的全民抗議

這不是馬克龍第一次面對全國性大規模抗議了。

2017年,法國工會多次組織遊行抗議,反對法國政府的勞動法改革;2018年4月,法國大學生在全國範圍內封鎖校區,遊行示威抗議政府大學入學制度改革;2018年5月,法國公務員群體舉行示威,抗議政府對公務員系統的改革。

2017年9月12日,法國多個城市罷工遊行抗議勞動法改革,人們高舉法國總工會(CGT)等工會旗幟遊行示威。點此直擊現場

但「黃背心」運動和上述抗議活動都不一樣。這場活動的背後沒有工會、沒有學生組織、沒有政黨鬥爭,甚至沒有發言人。抗議者們來自各個社會階層,有著各種職業背景,只是因為對政府和總統的憤怒,自發地通過網路集結在了一起。

想要「補票上車」的政黨自然也有。不管是極右翼代表瑪麗·勒龐,還是在大選中失利的左翼政黨候選人梅朗雄,甚至是曾經給馬克龍背書的前任總統奧朗德都跳出來,表示支持「黃背心們」。但正如《紐約時報》所說:「抗議者們似乎對政黨政策並不感興趣,但他們確實與極右翼和左翼有一個共同點:非常討厭馬克龍。」

就這樣,馬克龍,這位拒絕被貼上「左右」標籤的中間派總統,遭遇了一場同樣不能以「左右」來定義的抗議。法國的燃油稅政策點燃了民眾的怒火,但抗議者們真正不滿的,是政策改革、超高稅收、停滯的收入水平、降低的購買力以及在他們眼中「脫離了大眾」的總統。


「黃背心」會是下一個五星運動黨嗎?

面對這場特立獨行的抗議活動,《紐約時報》認為,馬克龍必須提高警惕。法國中間偏左黨派和中間偏右黨派的衰落,讓法國政治勢力產生了空隙。極右翼和強硬左派有了更大的發言權。中間派身份的馬克龍雖然填補上了空缺,但也同時成為了政壇的中心,給法國政治帶來強烈的個人色彩,顯得既「無所不能」又「孤立無助」。儘管他創立的派別「前進運動」在國民議會中佔有絕對多數席位,但他們多缺乏從政經驗,在眾怒之前,他們是會崩潰瓦解還是幫助馬克龍平息危機都難以確定。

「黃背心」運動足以證明當下的法國政局會帶來怎樣的不穩定。30日,由44名地方抗議領導人選出的8名「官方代表」與法國政府會談, 12月1日的香榭麗舍大道將禁止車輛通行,並實施身份檢查……這些動作意味著 「黃背心」運動不會輕易結束,並且對未來有自己的規劃。在法國政壇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的當下,「黃背心」從抗議運動發展成長久勢力並非沒有可能。比如義大利五星運動黨,最初也只不過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社交網路上「抱怨吐槽」,可如今,它已經與極右翼政黨聯盟黨組成了聯合政府,切切實實地影響著義大利乃至歐盟和全世界。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2019十大最佳旅行城市,給你一個出發的理由
吸貓這件事,藝術家們更瘋狂!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