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作者:張曉燕/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編者按

說你呢,快進來,小編要帶你到岡仁波齊「轉山」啦!

前段時間我也去電影院觀看了豆瓣超高評分的電影《岡仁波齊》,全程正襟危坐,生怕自己哪個姿勢不對冒犯了這部電影。它的社會討論我們暫且不議,今天我們來扒一扒岡仁波齊前半生的成長經歷。

漫長的孕育階段

高山和海洋的初生是一個循環往複,此消彼長的過程。中國古代《易經-繫辭上傳》中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我們不討論宇宙生滅的道理,但是這個循環往複的過程卻是與中國古代的陰陽哲學有些相通的。山到達最高時,便開始降低,隨後陸地裂解形成海洋;海至最寬時,便開始縮小,最終形成高山;雖然有盛有衰,卻始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個過程在板塊構造學說中被稱為「威爾遜旋迴」。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山海「哲學」

好了好了不裝了,回到正題。那這個過程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板塊俯衝示意圖 (來自百度圖片)

處在地底的岩漿(有疑問的小夥伴可以移步之前的文章 地球的「里三層與外三層」)通過洋中脊釋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大洋板塊也同樣被擴張。而在海洋和陸地相連接的地方,大洋板塊又從連接處一頭栽下去,到達地球深部,之後便被高溫熔融。當洋中脊逐漸消亡,大洋兩邊的大陸就開始慢慢匯聚,並漸漸碰撞形成高山,我們分別叫它們造陸運動和造山運動。

那那那,這跟岡仁波齊有啥關係勒?

有啊。現在的青藏高原大家族是由喜馬拉雅地塊、拉薩地塊、羌塘地塊和可可西里地塊等五個主要地塊構成。而岡仁波齊是屬於拉薩地塊他們家的。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青藏高原大地構造簡圖 (劉曉慧等,2017)

在印度和如今的亞洲板塊拼合完成之前,它們之間隔著大洋(特提斯洋)遙遙相望。那時,勞亞古陸和岡瓦納古陸還是隔著特提斯強強對峙的1v1 battle;那時,岡仁波齊還不稱之為岡仁波齊,拉薩地塊也還屬於岡瓦納古陸,並處于海平面以下的位置。歐亞大陸的拼合首先需要完成的是岡瓦納大陸的解體,之後,拉薩地塊先於印度向北移動,並發生垂直隆升,形成早期的安第斯型岡底斯高原。這為之後岡底斯山脈的形成,以及作為其主峰的岡仁波齊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特提斯洋的消亡和歐亞大陸的拼合(動圖的圖片來源為丁林老師2017年《地表過程與地貌學》課程的PPT)

在拉薩地塊的南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區沉積了早白堊世的海相岩層,其中含大有孔蟲灰岩,最南部的岡底斯島弧當時的高度可能不超過200米。這個時間點被認為時拉薩地塊隆升的起點。從這個時候(大約1億1千萬年以前)開始,安第斯型岡底斯高原形成了。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岡波仁齊的出生

岡底斯出生雖然並沒有想像中熱烈如火的碰撞,但也處於構造活動強烈的大陸邊緣。最初,特提斯洋低角度或者平板俯衝到拉薩地塊之下時,便使拉薩地塊岩石圈的厚度和強度大大降低,地質學家認為這個期間拉薩地塊岩石圈可能發生了快速的縮短加厚。由於艾利地殼均衡作用(地塊縮短加厚使山根部厚度增加,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地表浮起的高度增加),而使岡底斯地表從早白堊世接近海平面的位置快速抬升,形成岡底斯高原。但是岡仁波齊作為岡底斯的主峰究竟什麼時候開始出生,現在還沒有十分有力的證據證實。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地殼均衡假說(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岡底斯在6500萬年到5500萬年左右開始碰撞,但是當時的高度,我們還沒有辦法得知。同時,岡仁波齊的礫岩中的古土壤氧同位素證據揭示,在2400萬年左右,岡底斯山的高度已與現代無異。可見,岡仁波齊在2400萬年前就已經達到了如今的高度。

地質學家利用岡仁波齊的花崗閃長岩中的鋯石進行定年,表明其年齡為4830萬年左右。這個年齡稍晚於印度-歐亞大陸碰撞。表明這個時期的岡仁波齊還在受到歐亞大陸碰撞的影響。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風雨不斷倒也順風順水的成長過程

雖然羌塘他們家最先跟可可西里家的會合,奠定了青藏高原的基礎,但是由於他們並沒有能夠快速成長起來,最後長房的位置就只好落在了最先成長起來的拉薩地塊他們家了。在其他的堂表兄弟還懵懵懂懂的時候,岡底斯已經在大約9900萬年前(時期)達到了3到4千米的高度。更是在2400萬年左右的時候達到了如今所在的高度。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岡底斯等山脈的出生和成長 (動圖的圖片來源為丁林老師2017年《地表過程與地貌學》課程的PPT)

在岡仁波齊的成長過程中,不管是後來居上的族長(喜馬拉雅地塊)家的珠穆朗瑪峰的快速崛起,還是高原區其他家族的三次劇烈隆升時期和兩次夷平時期,他始終保持著大哥的堅實和寬懷。風化作用無時無刻不在摧殘並塑造著岡仁波齊,那些剝蝕下來的碎屑物質,填充到了周圍的低地和盆地之中。如同岡底斯為眾山之主一樣,岡仁波齊作為其主峰,儘管很多時候也還遭受著來自地底岩漿的洪荒之力(岡仁波齊:小編你就扯吧,看你能煽情到什麼地步),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如玉公子,神山之王。

那麼,

我們去轉山吧

我知道你們等不及了!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到岡仁波齊轉山啦 !(動圖資源來源於谷歌地球)

吶,作為一個功利派的小編,山自然不能白帶你們轉。來來來,回答幾個問題。

1、在前佛教時代的苯教時期,岡仁波齊被成為「萬(卍)字山」,轉完山的你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

2、岡仁波齊峰頂向陽面終年冰雪覆蓋,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而背陽面則幾乎沒有覆蓋,就算有冰雪覆蓋時,陽光一出現就會被消融。這又為他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那麼,轉完山的你,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答案?別問我答案,自己到留言里討論去。我才不承認我也沒有標準答案呢。

岡仁波齊的前半生

參考資料:

[1]. 劉曉惠,許強,丁林.差異抬升: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變化歷史[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7,47(01):40-56.[2017-08-16].

[2]. 許強,丁林.岡底斯山的隆升過程與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J].中國科學基金,2015,29(01):54-59.[2017-08-16].DOI:10.16262/j.cnki.1000-8217.2015.01.015

[3]. 夏斌,韋振權,張玉泉,徐力峰,李建峰,王彥斌.西藏西部岡仁波齊花崗閃長岩鋯石SHRIMPU-Pb定年及其地質意義[J].地質通報,2007,(08):1014-1017.[2017-08-16].

[4]. 江元生,周幼雲,王明光,謝雲喜,李建兵,彭波.西藏岡底斯山中段第四紀火山岩特徵及地質意義[J].地質通報,2003,(01):16-20.[2017-08-16].

[5]. Murphy MA, Yin A, Harrison TM, Durr SB, Chen Z, Ry-erson FJ, Kidd WS, Wang X, Zhou X. Did the Indo-Asian collision alone create the Tibetan plateau? Geology, 1997,25: 719-722.

[6]. Ding L, Lai QZ. New geological evidence of crustal thicken-ing in the Gangdese block prior to the Indo-Asian collis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 48: 1604-1fi10.

[7]. Khan MA, 5picer RA, Bera S, Ghosh R, Yang J, SpicerTEV, Guo SX, Su T, Jacques F> Grote PJ. Miocene to Pleistocene floras and climate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i-waliks, and new palaeoelevation estimates for the Namling-Oiyug Basin, Tibet. Global Planetary Change, 2014, 113:1-10.

[8]. Fielding EJ. Tibet uplift and erosion. Tectonophysics 1996, 260: 55-8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