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的一個奇怪規定,嚇得身邊的死機連夜逃跑,差點就性命不保了

慈禧的一個奇怪規定,嚇得身邊的死機連夜逃跑,差點就性命不保了

古代尤其是儒家講究禮儀與身份等級,所以,古代有頭有臉的官員用車問題一直被人們重視,其用車直接顯示他們的身份地位,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與服」中的「輿」指的就是車駕。《考工記》中這樣解釋「輿」:象形,車的周圍有四隻手,合力造車的樣子,原指造車的工匠。

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表明,中國在商代晚期已使用雙輪馬車。中國馬車的起源一直是頗受關注卻又懸而未決的問題。對此,學術界爭論不休。中國學者有的持「馬車中國本土獨立起源說」,有的則持「外來說」,認為:「中國馬車是來源於中西亞或歐亞草原的。」

其實,歷史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朝代,就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最早的時候,官員們多乘坐用牛拉的車,後來,馬匹逐漸納入人們的視野,牛車就被淘汰,改為了馬車。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文明禮儀,所以,再後來的文官如果是近距離的路程,就會選擇用人抬的轎子作為代步工具,而遠程路途就會用原本的馬車,武官則是會選擇騎馬。

正是因為身份等級的不同,不同身份的人應該配備幾人轎子,侍從幾人,衣服什麼顏色等在每個朝代都有較為嚴格的限制。那麼,古代官員的配車制度是怎麼樣的呢?

早在秦之前,官員的用車就已經按照身份等級來安排了。孔子還是魯國官員的時候,自己的得意弟子顏回死了,他的父親想將孔子的車賣了去給弟子買棺材,孔子不同意,說自己是士大夫一級的人,如果將車賣了成何體統。一般來說,皇帝出行,馬車是最低標準,這些才能符合其身份,但也有特殊時候。

西漢剛剛建立的時候,由於先前大規模的戰爭,國家經濟很是慘淡,作為皇帝的劉邦甚至連四匹毛色相同的馬都湊不齊,於是,他出行則改成了牛車。當然,一個偌大的國家,說湊不齊四匹毛色相同的馬是不可能的,這裡的說法誇張的成分居多。但是,當時的情況下,國家急需休養發展,皇帝用牛車,作為官員自然不敢用馬車,避免了奢侈浪費,很符合當時的社會狀況。

古代的車輛一般都有車蓋,而車蓋的不同顏色和用料就有了嚴格的身份限制。平民百姓要用青布作蓋,而官員們由低到高分別是白布、皂布、皂繒。也正因為如此,成語「冠蓋雲集」的意思是許多高官們聚集在一起,穿著華服,車子也一個挨一個的停放的情形。在古代,官員們的用車有專門的征服機構配備,不同時期則有著不同的規定。

個性十足的官車時代——南北朝時期雖然制度上沿襲以往,但是,受到魏晉之風的影響,這一時期的官員乘車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於是千奇百怪,品味也很奇特。比如:南朝的宋文帝喜歡羊車,相比那些強壯的牛馬,羊個子小,力氣也小,拉起車來走的也比較慢。但是,宋文帝就是比較喜歡,認為這樣別具一格,很有品味。

再比如:當時還有個大官叫顏延之,他的品味又不一樣,喜歡用老牛和病牛拉車,車的形狀還很奇怪,他就這樣經常被拉著招搖過市,以顯示自己卓爾不群。到了隋唐時期,國家條件好了,官員能夠被配車的也多了。當時國家規定,除了祭祀和參加大型典禮等情況需要盛裝出席,乘坐高規格的配車外,其他時間都是騎馬。

這和平民百姓的規格是一樣的,而顯示身份標誌的就是品服和身上的配飾以及身邊的侍從多少。

作為清末的掌權者,慈禧的生活窮奢極欲,底下的官員們為了討好她,往往也會不惜花費重金進獻寶貝。慈禧68歲生日的時候,袁世凱就花了整整一萬兩白銀買了一輛轎車作為祝壽的禮物。據悉,這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輛進口的轎車。

她聽說有一輛叫洋車的玩意,不用吃草就能跑,甚是好奇,就當場讓德國司機演示。只見司機爬到車上,瞬時車轟隆隆的便跑了起來,慈禧看到後非常高興,就吩咐太監李蓮英賞賜了德國司機和袁世凱。

慈禧對於這種洋玩意很感興趣,但問題是,她不會開,於是,身邊的太監就成了她的司機。可是,作為全天下最尊貴的女人,慈禧發現:司機在開車的時候居然可以跟她平起平坐。這怎麼能行呢?於是,當即命令身邊的太監總管李蓮英拆掉了車上的駕駛座椅,讓開車的司機跪著開。

司機叫孫富齡,在那個伴君如伴虎的年代,給慈禧這樣心狠手辣的女人開車冒的風險太大了,於是,整天都是戰戰兢兢的。後來,孫富齡實在受不了了,就偷偷用棉絮堵住了轎車的油管。由於國內基本沒人見過轎車,更不要說修車,孫富齡說車壞了,所以慈禧不疑有他,以後也再沒想起過轎車了。

可是,孫富齡並不安心,生怕哪天被慈禧發現了性命不保,不久,他就索性連夜帶著家人逃跑了。

參考資料:

『《考工記》、《馬車起源》、《慈禧秘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一塊普通石板,清洗乾淨後它竟是千年前的棋盤,卻沒人知道怎麼玩
中國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千年間沒有一個城市能夠超越它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