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也是個看臉的皇帝?因顏值錯失狀元的他,真的很委屈

朱元璋也是個看臉的皇帝?因顏值錯失狀元的他,真的很委屈

很多人往往在自己追求美的時候,也希望別人符合自己的審美,第一眼就給他人留下的好印象,就是常說的眼緣,按照表裡如一的邏輯,別人會覺得這人的才華品行也應該不錯,當然面相大師除外。

兩漢時期,士子要經過舉孝廉後才能做官,其中品行好,顏值高的人有可能被選中,到了三國的時候,諸侯們選謀士和武將也要看顏值,郭嘉、諸葛亮在二十七歲時都被破格重用,周瑜、馬超、陸遜都曾獨當一面,關羽的形象更是出現在儒道佛三家的典籍中以及廟宇里。

魏晉時期,當時的人們對容貌達到了迷戀的程度,最先由何晏引領這個風氣,他超喜歡打扮,出門時經常有人圍觀,懷疑他在臉上擦了粉,其實真沒有,魏明帝也跟著效仿,穿起了女裝,嵇康的容貌也很出眾,舉止也很洒脫,山中的百姓誤認他為神仙,即使政敵鍾會對他也仰慕不已。

唐朝建立後,才開始出現狀元,至此以後,它成了讀書人揮之不去的心愿,從唐太宗到玄宗時期,讀書人受到公平待遇,有不計其數的寒門子弟出將入相,為大唐盛世添薪加火,到了後期,黨派爭鬥,時局動蕩,帝王們選狀元就明顯看顏值了,落選的狀元鍾馗、黃巢就在這方面吃了大虧。

明朝的時候,狀元的待遇成了慣例,考過就能直接進入翰林院,能近距離跟皇帝見面,陞官的機會很多,朱元璋對第一次科舉考試很上心,在會試結果出來後,郭翀居首,吳伯宗次之,廷試的時候,二人回答的都很不錯,可以朱元璋借著燭光一看後,立刻改主意了,覺得郭翀樣貌丑,名字很難認,朱元璋不喜歡文縐縐的字,而吳伯宗長相不錯,名字簡單明快,大眾化又好記,相比之下,更喜歡後者,於是將原屬郭翀的狀元判給了吳伯宗,這次結果徹底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吳伯宗成了朱元璋信賴的大學士,而郭翀默默無聞。

乾隆年間,同樣有位書生因為顏值丟掉狀元,在殿試的時候,乾隆想用對子故意為難劉鳳誥,被他機智地化解了,最後成績是最優異的,只是因為劉鳳誥只有一目,乾隆很在意,最後把他定為探花。

在今天,其實還有比顏值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品和才能。

參考文獻:《史記》、《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蜀漢重臣執政期間,黃皓翻不出一點浪花,他並非是諸葛亮
蘇軾的《木石圖》拍出天價,分析創作背景後,發現作品的深刻含義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