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兵臨城下,大唐是如何死守陝西的?
原標題:吐蕃兵臨城下,大唐是如何死守陝西的?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作者:一枚紅領巾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自安史之亂後走向衰落。這為吐蕃的崛起提供了良機。
雖然唐朝與吐蕃屢次會盟、和親,但吐蕃始終是唐朝最強大的對手。趁唐朝內亂之際,吐蕃開始逐步蠶食唐帝國的西部邊境。至公元763年,吐蕃軍控制了河西、隴右的大部分地區,還多次出兵進攻西京長安,甚至一度攻佔長安,擁立了一個李唐皇室當傀儡皇帝。
趁唐朝內亂,吐蕃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
然而,自公元767年起,吐蕃的進攻方向發生重大變化。其主力轉向東北方向,沿長城一線,進攻位於今天寧夏、陝西北部的朔方、夏綏兩個節度使轄區。
一個以青藏高原為基本盤的政權,把觸手伸向了這麼北的地方,是為什麼呢?
青山埋忠骨
在吐蕃北上攻勢中率先遭難的便是靈州。
靈州,今屬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下轄的靈武市,地處黃河河畔,早在漢朝初年既已置縣,唐代靈州為朔方節度使駐節地,堪稱西北要郡。安史之亂時長安陷落,唐玄宗逃入四川,太子則前往朔方,在靈武城南樓登基,是為唐肅宗。因此,靈州在某種程度上也曾成為唐帝國的「陪都」。
東有安史,西有吐蕃
南逃巴蜀,北上朔方
數年之間,風雨飄搖
吐蕃對靈州的爭奪力度,不亞於同時代的阿拉伯人圍攻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先是佔領原州(今寧夏固原),以此作為進攻跳板,隨之派遣數萬軍隊攻打靈州,大肆擄掠。唐朔方軍奮勇出擊,在靈州城下將吐蕃人打敗,斬首2000餘級。
如果吐蕃人長期佔據西套平原
或許會是一個更龐大的西夏?
公元768年,吐蕃再次以十萬大軍北上靈武,作為策應,還派遣兩萬人進攻邠州(今陝西彬縣),迫使長安戒嚴。結果,這次吐蕃又吃了好幾個敗仗。鳳翔唐軍趁機出動,派遣小部隊突襲吐蕃後勤基地定秦堡,燒毀輜重,吐蕃大軍只得解圍撤退。
次年,吐蕃再發大軍,首尾四十里,直撲靈州。周邊唐軍在名將郭子儀調遣下出動支援,吐蕃擔憂後路被切斷,不得不再次撤除包圍。
唐帝國雖然勉強擋住了吐蕃
對靈州和關中的進攻
但是與河西走廊之間的聯繫已被切斷
河西走廊的完全陷落只是時間問題
鑒於多次直接進攻失敗,吐蕃一方改變策略,采取軍事進攻與經濟破壞相結合的戰略。他們沿途割掉尚待收穫的莊稼,破壞灌溉渠道,擄掠當地屯田的人口,對抵抗者採取三光政策。這個戰術倒是起到了效果,導致靈武守軍非戰鬥減員一度到了八九成。
公元783年,唐朝面對吐蕃和國內藩鎮叛亂兩重威脅,不堪重負,終於著手商議會盟,釐定邊界。唐廷承認了吐蕃對河西、隴右大片土地的佔領,吐蕃也滿意而回。當唐朝爆發兵變、長安陷落時,吐蕃還以幫助平叛的旗號出兵(實則趁火打劫)。
吐蕃控制的原州(固原)雖然人口較少
但是適合放牧,所以吐蕃人可以長期駐紮
而唐朝控制下的人口密集農業區
則嚴重依賴於灌溉基礎設施
然而,此後吐蕃人看到唐朝內部藩鎮大規模叛亂,野心大增。他們用索取平叛報償作為借口,進一步深入唐境,長途奔襲位於陝北的夏綏節度使轄區。
唐代中葉,夏綏節度使轄地大致在今天陝西省北部,包括夏州(位於今陝西靖邊,元廢)、銀州(今陝西米脂、佳縣)、宥州(位於今內蒙鄂托克前旗)、綏州(今陝西綏德)等地。這些城池基本分布在唐代黃河支流無定河流域。正如詩中所描述「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這裡即將爆發又一場戰爭,令唐、蕃雙方數萬軍民無處埋骨。
雖然靈州和長安更加重要
但既然拿不下來
不如深入陝北擄掠一番
後勤壓力下的吐蕃
公元786年底,吐蕃大將尚結贊率軍發起大規模進攻。吐蕃軍首先進抵朔方節度使轄地鹽州(今陝西定邊),向唐朝的鹽州刺史提出:「我們只想要這座城,你可以帶著人離開。」唐朝的刺史無力抵抗,果斷率隊跑路。吐蕃就這樣「和平」佔據了鹽州城。
隨後吐蕃人在夏州也如法炮製,地方官溜之大吉。銀州則連城池都沒有,唐朝的統治機關直接瓦解。吐蕃又接著攻陷了麟州(今陝西神木),佔領了陝北大片土地。
然而事實證明,這一地區易攻難守。儘管吐蕃主力不久就撤退了,僅在鹽、夏二州各留千餘人鎮守,但後勤的壓力還是把守軍壓垮了,當年冬天過後,吐蕃損失了大量牲畜,糧食根本無法保證供應。
無定河位於黃土高原之上
進入的環境則更加惡劣
(下圖為無定河上游)
與此同時,執行反擊的各路唐軍日漸逼近,吐蕃統帥唯有卑辭厚禮,遣使求和。唐朝的使者責備尚結贊違反此前盟約,尚結贊只好辯解說:「鹽州、夏州的守軍是把城交給我後逃跑,並不是我們攻取的啊。」
此時,唐廷由於內部矛盾,沒有選擇繼續戰爭,放走了吐蕃人。但吐蕃軍也狼狽到了極點,撤退時因為缺乏馬匹,許多人甚至徒步行軍。在鹽、夏二州的吐蕃留守部隊堅持到公元787年夏天,不僅補給匱乏,還發生大規模疫病,紛紛表示不願久留。尚結贊派兵三千接應他們,撤退前把房屋全部焚毀,城池一律拆掉,當地居民也被強行帶走。
吐蕃遠征靈州,屢遭失敗;後來雖短暫佔據了鹽、夏二州,但很快就因糧食不足而向唐軍求和,毀城而去。從後果上看,吐蕃這一系列軍事行動完全是得不償失。而且即使他們成功站穩了腳跟,動機也很讓人疑惑。
然而,唐朝雖然在東線戰場一次次擋住了吐蕃
在西邊卻完全丟掉了河西走廊
孰勝孰敗?
吐蕃王朝起源於青藏高原,為何要不遠萬里到寧夏、陝北,與唐軍爭奪這一帶的控制權呢?
遠渡北方搶草原
原因有以下幾條。
首先,朔方、夏綏本來就是農牧交錯的地區,依靠黃河水源和中原帝國經營的灌溉渠道,兩地能夠引水灌溉,維持穩定的農業生產,如靈武號稱「兵食完富」,而靈州以東則為廣闊的畜牧地帶。游牧民族攻佔這些地區,既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提升的經濟實力,又不至於放棄原有生活方式帶來的強悍戰鬥力。
從河西走廊延伸至整個河套平原
是至關重要的農牧業混合帶
匈奴因控制這裡而能和漢朝對抗
西夏因據有此地而能與宋廷分庭抗禮
因此,今天看似荒涼的寧夏-陝北一線,歷史上往往是受到周邊游牧部落垂涎的寶地。東晉十六國時期,匈奴首領赫連勃勃以此為根據地,建立夏國,進而席捲關隴,從劉裕手中奪取長安。日後夏綏鎮的中心夏州,曾經就是赫連勃勃營建的宏大都城——統萬城。北魏攻克統萬城,號稱繳獲馬三十餘萬匹,牛羊數千萬頭,可見其繁榮富庶。
朋友給我找了一張相關的圖
我試著搜了一下
「人工智慧」給了我這樣的答案
(攤手)
後來,作為游牧民族的党項人,抓住唐末、五代的混亂時期,建立大名鼎鼎的西夏王朝。靈州也長期是西夏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西夏依靠原靈州等地區的農業生產力,加以游牧民族的剽悍之風,與龐大的宋、遼分庭抗禮,足以說明這一地帶的地緣實力。
西夏雖然大面積國土都是荒漠
但另一方面
其綠洲被荒漠所保護
實在是可進可退遊刃有餘
其次,陝北地當西北交通要道,當時已經成為連接河東與朔方的重要中轉站。唐王朝從太原附近的腹心地區調運糧秣,西渡黃河,經過位於陝北的夏綏鎮,到達西北前線的朔方。在西線經濟遭到吐蕃打擊破壞的背景下,這一補給路線尤其重要,吐蕃也要爭取截斷這一糧道的優勢。
你運多少,我搶多少
最後,從更廣闊的視角看,吐蕃奪取朔方、夏綏,意味著切斷唐朝與西域的聯繫,打破唐朝的包圍戰略。
安史之亂髮生後,原與吐蕃對峙的唐軍主力東調平叛,吐蕃趁機出兵佔據河西、隴右。但仍有部分唐軍留守西域的北庭、安西二鎮。由於河西走廊被切斷,他們同朝廷失去聯繫數十年之久。
拿下隴西和整個河西走廊
唐朝在西域的勢力就只是一支孤軍
(最終也被吐蕃吞併)
唐德宗結連回鶻,重新打開通向西域的道路。這條道路始自西域,經過控制漠北的回鶻境內,然後南下,經過夏州、鹽州(今陝西五原)到達長安,西域唐軍因此得以復通聲訊。
用文化和物質改變他們...
不僅如此,通過夏綏地區,唐廷還可以與北方的回鶻結盟、貿易,獲取缺乏的戰馬;進一步遠交近攻,或許還能與大食、天竺通好,包圍吐蕃(想的遠了)。
遙遠的想法
反之,如果吐蕃控制了上述地區,就可以截斷唐朝同西方的聯繫,確保繼續蠶食西域,同時從西、北兩個方向威脅長安,嘗試進一步深入中原腹地。這就是吐蕃極力爭奪靈州、夏綏,即使拿下一座座空城也在所不惜的重要緣由。
然而,從靈州、夏州到吐蕃本部,補給線極其漫長,唐軍也設置了嚴密的防禦體系,西北邊防各鎮互相支援,吐蕃的擴張因達到極限而止步。此後,唐、蕃雙方大致形成以陰山、賀蘭山、六盤山、大渡河為邊界的對峙態勢。該線以西的廣大區域由吐蕃控制,以東則是漢人王朝的傳統地盤。
對唐朝還不算是特別壞的狀況
公元9世紀上半葉,吐蕃王朝疆域達到了最大,北至天山,西逾蔥嶺,東臨渭水,南近天竺,包括今天西藏、青海、甘肅,新疆大部,四川西部,寧夏南部,以及國外的尼泊爾、不丹、克什米爾等處。但吐蕃佔領區大多氣候惡劣、降水稀少,僅有部分河谷或綠洲地帶適合農業生產,並不足以支撐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帝國。
看似巨大
最終,吐蕃未能轉型為成熟的農業文明並在此基礎上建立穩固的政權,幾十年後就發生內亂,退出了歷史舞台。唐朝則藉機收回被吐蕃長期佔據的河西走廊。
戳圖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戳「閱讀原文」,少俠買把刀吧!
※三國豪傑無數,為什麼獨獨神化關羽一人?
※這些年我們吃的麥當勞,其實人家主要的業務並不只是賣漢堡的!
TAG: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