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交史上的鬧劇——義大利索租三門灣(上)
原標題:晚清外交史上的鬧劇——義大利索租三門灣(上)
2018年底,縱貫浙東沿海的世紀工程「三門灣大橋」即將竣工通車,成為我國沿海高速網的又一個標誌性工程。「三門灣」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海灣,在晚清時期曾名噪一時,一度掀起了令世界矚目的外交風波,起因就是義大利蓄意強行索租三門灣事件。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正流亡日本的康有為還茲念不忘三門灣,作有《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感》,感慨「凄涼白馬市中簫,夢入西湖數六橋。絕好江山誰看取?濤聲怒斷浙江潮」。撥開迷霧,讓我們一起去探尋歷史的真相。
浙東明珠——三門灣
三門灣位於浙江省台州市東北部沿海,毗鄰寧海、象山、三門三縣,蒞居象山港和台州港之間,是進出浙東沿海的重要門戶。三門灣恰巧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中心段,地理位置優越,戰略地位險要。港灣呈半封閉狀,灣口面朝東南,有石浦水道與東海互通,是一個三面環陸的天然良港。
三門灣南北長約40千米,東西寬約60千米,水域面積達2400平方千米,境內水深灣闊,口外有諸多島礁倚為屏障。據《三門縣誌》記載,縣東北有萬金山、白蛇山和狗山,統名「三門山」,三山矗立海旁,形成航門三道,故名「三門灣」。民間還有一種說法,稱灣內有白礁、滿山、貓頭三水道,形似三門,俗稱「三門灣」。
三門灣海域開闊,水深約5~10米,萬噸巨輪可直抵港灣。灣內千港百灣,島礁棋布,海岸線曲長,歷史上有「海上三門似赫龕,四時潮訊老漁諳;平沙兩岸護良港,鎖鑰波灣鎮海南」之譽。清代寧海詩人鮑謙賦詩有《三門灣》:「明州割界憶當年,健跳東關(即石浦)一水連。月落潮平風色好,一帆穩趁夜航船。」
灣東北有大佛頭山,獨峰岩岫,上圓下細,高出諸山百餘米,勢若撐天。清代經史學家象山人姜炳璋有詩云:「佛頭峰前娟娟月,曾照開元番客船。」三門灣一直以來都是浙江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與商品集散地,與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諸國有著廣泛的商貿往來。唐宋時期,三門灣已成為浙東軍事要衝。南宋嘉定年間,設有東門寨,作為海防關卡。元代後,三門灣闢為港口,明清時已成為朝貢貿易的重要水道。
三門灣的建置沿革
三門灣本是東甌故地,秦漢時期草莽叢生,人跡罕至,一片灘涂荒地,行政上隸屬會稽郡管轄。西晉太康元年(280),王浚率軍平定東吳,從海上躍入三門,感嘆此處山清水秀,波瀾不驚,乃「真寧海」也。於是,王浚向朝廷上奏,析出臨海之北二百戶,鄞縣之南八百戶,置寧海縣。唐代時對三門灣的行政區劃又進行了較大調整,從岳井洋和西溪嶺以東析出象山縣。民國初年,又將南田等三島分設出南田縣。1940年,浙江省政府將寧海縣西南部的十七鄉鎮、南田縣三島、臨海東北部等5個鄉合為一個縣,名叫三門縣。至此,三門灣的行政區劃大體定型。
三門灣在南宋以前多為蠻荒之地,除駐紮有少量海防軍事力量外,本地居民甚少。「靖康之變」後,大量北方移民隨宋室南遷,加之三門灣海塗增高,良田沃野,才日漸繁榮。然而,山多地少、人煙稠密、沿海灘涂鹽鹼化等窘境,始終制約著三門灣的農業發展,當地百姓不得不尋求其他謀生方式,漁業、海外貿易等逐步成為三門灣的主要產業。
依山靠海的地理環境,促使三門灣人意欲探求外部世界。據地方志記載,宋元時期,三門灣造就出不少遠近聞名的航海家,如鄭仁德、陳仁爽、徐仁滿、周文德、周弁等。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時期的周弁,他不僅巡遊檳榔嶼(今馬來西亞)、爪哇(今印度尼西亞)等地,還是三門灣一帶最早的進士。據周恩來的伯父周嵩堯所著《周氏家訓》記載,寧海縣的周弁還是周氏家族的先祖。
三門灣發生的重大戰役
自古以來,三門灣就是東南沿海的軍事重鎮,歷代均駐紮有水師,以拱衛海防。宋末元初,三門灣因元軍南下,打破了往日的靜謐與祥和。當時,著名愛國將領文天祥與元軍在浙東一帶激戰,為躲避元軍鋒芒,文天祥率軍在三門灣的仙岩港一帶避難,憑藉當地的複雜地形和礁石涵洞操練水軍,以抗元軍。入元後,朝廷設東門巡檢司,嚴防海盜和倭寇。至正年間,三門灣屢遭倭寇侵擾,當地百姓在陳性中的帶領下起兵抗倭。明初,為了防範倭寇襲擾,明太祖朱元璋委派湯和營建衛所,築有昌國衛城,後復築石浦、健跳二所,又設蒲西、石浦巡檢司,皆以抗倭。嘉靖四十年(1561),戚繼光率領的戚家軍平定倭寇的首戰,就發生在三門灣的越溪一帶。
明末清初之際,張名振、張蒼水領導的浙江義軍在三門灣的南田一帶建立抗清基地。張蒼水還以臨門、南田為屏障,聯絡鄭成功共同抗清。順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為圍剿抗清義軍,下達遷海令。從此,沿海三五十里內的居民被迫內遷,房屋、船隻盡數拆除,燒毀殆盡,並規定以薛坡村西面的西洋嶺為界,居民倘若越界,則格殺勿論。至此,繁華的寧海之濱已成無人區,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朝廷才撤銷「海禁」,允許居民遷回。為了加強管理,清政府設立寧波府海防同知,統一署理三門灣政務,署衙位於今天的石浦。
近代以來,隨著東南沿海門戶洞開,三門灣作為南北航運要衝的位置愈發重要。同治年間,署衙在三門口建有庵山燈塔。光緒二十一年(1895),在北魚山建成了遠東第一大燈塔。三門灣不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物產豐饒,素有「一年之耕,三年之食,山多林木,海富魚鹽」的美稱。三門灣這一浙東明珠,很快成為西方殖民者的垂涎之物。
義大利侵華的緣起
晚清時期,隨著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一場瓜分中國的狂潮。英、法、俄、日等國逐步蠶食中國,也誘發了義大利的侵略本性,開始將魔爪伸入中國。當時,義大利尚處於撒丁王國統治時期。為打開中國市場,義大利通過各種外交形式,向中國炫耀其為基督教正統和羅馬文明的發源地,是歐洲文明的源頭。
1861年,義大利政界的鐵腕人物加富爾統一義大利全境,建立了義大利王國,其本人出任首相一職。在加富爾的帶領下,義大利開始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中國很快成為他關注的重點。為此,他首先任命自己的私人好友、英國商人霍格為義大利駐上海領事。1866年,義大利政府委派海軍中校維多里奧·阿明江率領使團出訪中國。阿明江抵達中國後,妄圖威逼清政府與其訂立通商協定。可笑的是,囿於義大利外交經驗不足,訪華時竟未帶上本國使團的中文翻譯,為此不得不求助於法國領事。
清政府對義大利的國力一無所知,眼見法國從中斡旋、襄助談判,遂遵照「利益均沾」的原則,一併核准通商所請。10月26日,總理衙門大臣譚廷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與阿明江代表中意雙方在北京簽署《中意通商條約》,涉及通商、關稅、外交、傳教、遊歷、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55項內容,義大利由此開啟侵略中國的帷幕。
儘管中意兩國已建交,但很長一段時間內,雙方之間的政治與經貿關係並未有長足進展。直至甲午戰爭後,義大利看清了清政府軟弱可欺,加速了其侵略中國的野心。隨著德、俄、英、法等國先後在中國強佔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義大利也不甘示弱,向清政府提出了租借領土的訴求。
相較於英、法、德等歐洲強國,義大利的軍事力量要弱小很多。1896年,義大利侵略北非的衣索比亞,竟然被非洲土著部落打得一敗塗地。這一敗績很快成為歐洲各國的政治笑話,難怪德國首相俾斯麥也蔑視道:「義大利滿嘴蛀牙,卻胃口極大。」儘管義大利在非洲遭受挫敗,但其始終未放棄侵略本性,準備將槍口對準東方。義大利政要頑固地認為,歐洲強國均向中國施加壓力,從不同方向進行入侵,義大利作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曾經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者,決不會在這一「輝煌政績」中甘願落後。
1896年,當魯迪尼內閣執政時,義大利明確向中國試探,索求一塊租借地作為海軍基地。但這一過於樂觀的主張,很快遭致義大利駐北京公使薩爾瓦葛的力阻,他認為時機尚不成熟,待機會成熟時嘗試或許更好。不久,德國強佔膠州灣行動大獲成功,薩爾瓦葛眼看歐洲強國並未反對德國的侵略行徑,於是立即向義大利政府建議,向清政府正式提出照會,要求在東南沿海謀求一個租借地。
收悉薩爾瓦葛電報後,義大利立即派遣一艘大型巡洋艦,即「馬可·波羅」號直抵中國。這個以曾經到訪中國的義大利旅行家命名的巡洋艦,如今卻成為侵略者的代名詞。巡洋艦抵達中國後,宣稱是為了加強和保護義大利在長江流域的利益,而真實的任務則是勘察中國沿海的港灣和海岸線,目標主要聚集在浙江的寧波、三門灣以及南海的三沙。然而沒過多久,隨著魯迪尼內閣的垮台,這一行動很快就草草收場了。
周旋各國謀求索租權
1898年,佩盧內閣開始在義大利執政。不久,新內閣決定向清政府提出索租東南沿海一處港口作為租借地。經過反覆討論,最終將目標鎖定為浙東沿海的三門灣。義大利此舉一出,很快引起歐洲強國的矚目。對於義大利此舉,各國反應各不相同。
英國作為頭號侵華強國,對義大利的主張表示支持,但先決條件是不能對中國施以武力,不能將三門灣的租借權轉予他國。英國之所以如此考慮,是顧及浙江沿海寧可被弱勢的義大利所竊有,也不能拱手讓與法、日等強國,況且僅憑義大利的軍事力量,尚不足以威脅英國在長江流域的利益,同時還可藉此離間義大利與法國之間的友好關係,打破歐洲大陸各國的政治平衡,可謂一舉三得。
法國聞訊後,本欲阻擾,但考慮英國已佔據長江中下游一帶,為免引起外交衝突,遂欣然同意,並藉機向清政府提出索租廣州灣。德國唯恐此舉會破壞歐洲大陸各國關係,引發新一輪的殖民利益爭端,從而使英國坐收漁翁之力,遂婉言勸告義大利放棄。美國本著「門戶開放」的對華政策,對義大利此舉並未表態。俄國此刻正與德國蓄意瓜分波蘭,因此與德國立場保持一致,表示反對。日本正覬覦福建的廈門港,為避免捲入政治外交漩渦,遂表示默許。
義大利則蓄勢待發,積極籌措,妄圖通過一系列的外交活動,贏得列強在輿論上的支持。不久,德國出於長期霸佔膠州灣的野心,對義大利強租三門灣表示支持。
(未完待續)
TAG:百科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