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儒家六大處世智慧,解決人生六大問題

儒家六大處世智慧,解決人生六大問題


儒家六大處世智慧,解決人生六大問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縱觀中華兩千年歷史,不難發現,自漢朝之後,凡鼎盛的朝代在政治文化上都尊崇儒家,而結果便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

儒家文化,博大至此,與墨家的兼愛,陰陽家的神秘,名家的空談不同,儒家講究「入世」,是一種立足現實,穩定社會的實用理念。

1988年,95位諾貝爾獎獲者在法國巴黎發表聲明: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作為一名現代人,尤其是中國人,不管自己是否承認,儒家的文化思想早已融入國人的意識中,如果可以掌握儒家六大處世之道,那麼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就會和諧。

儒家六大處世智慧,解決人生六大問題

一、自信,才是對人生負責的方式

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老夫子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當年周遊列國時,曾經經過一個叫匡的地方,結果剛到這裡,就被當地的匡人抓住囚禁起來。

老夫子很詫異,就詢問他們。

匡人說:魯國人陽貨曾多次來這裡掠奪和殺害,我們看你長得很像陽貨,所以就把你抓了起來。

弟子們很擔心,

老夫子搖頭笑道:「周文王死了以後,一切文化不都在我這裡嗎?如果上天要讓這種文化滅亡,那我也不會掌握這些文化,如果上天不讓這種文化滅亡,匡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面對死亡威脅,一方面堅定地相信自己的德行,從容離開。另一方面堅定地認為自己擔負著傳承文化的重任,換句話說,此事非我莫屬,這是何等自信!

每個人都不應該不相信自己,我們要有林則徐「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自信,要有毛主席「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流三千里」的豪氣。

有了自信,人生便可以成功。

儒家六大處世智慧,解決人生六大問題

二、沒有恆心,則萬事無成

每個人是否能獲得成功,不是取決於人脈與關係,更不是金錢地位,而他是否具備恆心。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孔老夫子說:「南方人有句話:人如果做事沒有恆心,就不能當巫醫。這句話說得真好!」

斯蒂芬.霍金,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他因患盧伽雷氏症,禁錮在一張輪椅上達2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為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

儘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光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霍金的恆心不正是儒家倡導的不但其德,或承之羞么?因此,儒家的人生觀就是死拼到底——拼到無能為力,拼到感動自己,才是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儒家六大處世智慧,解決人生六大問題

三、少說多做,活著沒錯

儒家倡導以實際行動做事,而不是高談闊論,無所事事。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對說大話做小事,說空話不做事的行為感到羞恥。因此對於弟子,尤其是子路等人,孔老夫子都是時刻教導:不要只顧說,而不去做,少說多做。

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倡導國人養成良好的習慣,並且在和魯迅先生的交流中是這麼說的:

「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儒家六大處世智慧,解決人生六大問題

四、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和老莊不同,儒家認為君子要善於順勢而變,要能把握必然性,又要能夠把握偶然性,如此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真正的本事要用在恰到好處上。

孔子把這叫做「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負經濟匡世之才,一開始隱居隆中,嘯歌自適,決無用世之志。

直至遇劉備三顧茅廬,為報知己,這才出山,鞠躬盡瘁。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儒家六大處世智慧,解決人生六大問題

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欲速則不達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無成」。

孔老夫子認為世間萬物都是有一定的規律,所有的事與物不是能夠依靠捷徑辦到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通過新聞知道一些交通事故的例子,而在這些交通事故中,闖紅燈佔了很大比例,當詢問肇事者時,他們的回答無一例外是說等不急綠燈,直接開車闖紅燈了。

在任何時候脫離事物規律,妄想跳過這個過程進入下一個階段,其最終結果就是拔苗助長,壞事到頭。

儒家六大處世智慧,解決人生六大問題

六、穩定心態,調整心情

在儒家思想的作品中,時常可以看到孔老夫子不管面臨什麼困境,都是淡定的心態。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孔子認為人生真正的快樂是讓靈魂變得自在。因為快樂是內心的自足,只有一個人心情愉悅,那麼不管是做事說話,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

近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一個理論,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是人一生中最高的需求,包含了人類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以及對人生態度的愉悅。

宋朝哲學家程顥寫了一首詩叫秋日,恰恰驗證了這種儒家對人生態度的理解。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愉悅的心態不僅僅是指表面,還包括心靈上的愉悅以及思想上的愉悅,一旦達到,便離成功不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博國學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七位才子,第一有才,也狂!
一個家族,如何才能興旺發達,記住這六個字,家和萬事興!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