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極拳故事】陳家拳,楊家傳,太極拳風行京津

【太極拳故事】陳家拳,楊家傳,太極拳風行京津

原標題:【太極拳故事】陳家拳,楊家傳,太極拳風行京津


精選編輯


在陳王廷之後的百多年間,太極拳始終是陳氏家拳,非但外姓不傳,甚至只傳男不傳女。太極拳真正得到發展和普及,成為婦孺皆知的一個拳種,還是因為陳長興打破門規,將陳氏家拳傳給了外姓人楊露禪。在太極拳的發展上,楊露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關於"楊露禪陳家溝偷拳"的故事在中國民間流傳很廣,從民國時的傳奇小說《金蟬盜技》、建國後的連環畫《偷拳》到上個世紀80年代的電影《神丐》都是以這個故事為藍本的。如今在陳家溝,與太極拳相關的最重要的遺迹也是"楊露禪學拳處"。"楊露禪學拳處"是一座坐西朝東的長方形院落,院中唯一的廳堂里擺放著兩組雕塑,右邊一組是楊露禪拜陳長興為師,左邊一組則是師徒二人在練習太極推手。廳堂四周的牆壁上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了楊露禪一生的概況。


這個院落連同北面毗鄰的兩個院子原本都是陳德瑚的家。陳德瑚是陳家溝村早年有名的大戶,解放時,這些院子還保存完好,直到土改後,這些房子分給了當地的村民,大家就把它們拆掉賣錢了。1991年,台灣楊氏太極武藝總會師承長、楊氏太極武藝第六代傳人鄧時海先生來陳家溝參觀,看到這裡一片廢墟,便捐資修建了"楊露禪學拳處"。


當年,陳德瑚在河北永年縣(當時的廣平府)做藥材生意,楊露禪是陳家藥鋪里的一個夥計。因為楊露禪聰明能幹,又誠實忠厚,陳德瑚就把他送到老家陳家溝做工。當時陳長興在陳家溝傳授武藝,學堂就設在陳德瑚家的南院。楊露禪到陳家溝後,受當地民風的影響,很想練太極拳,但他知道陳氏太極拳外姓不傳的門規,於是便在陳長興教拳時留心觀看,然後到無人處偷偷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時間長了,楊露禪竟學了個八九不離十。   

幾年後的一天夜晚,楊露禪在練拳時,被陳長興發現。聽他練拳發出的聲響和走架的身形,陳長興知道他已經入了門。按當時武林的規矩,偷學別人的武功是犯大忌諱的,輕者要廢去武功,重者連命都難保。但陳長興為人豁達,沒有這種狹隘的偏見。當他問清原委後,對楊露禪的好學精神很是讚賞,又見他平日里幹活踏實,誠實聰明,當即便決定收他為徒。


此後,楊露禪在陳長興門下刻苦練功18年,終於領悟了太極的真諦,參透了陳氏太極拳的精髓。關於楊露禪"偷拳"的故事,在陳家溝還有另外的版本,有種說法是根本沒有"偷拳"那回事。當年陳德瑚雖然有四房太太,但膝下卻沒有子女,楊露禪家境貧寒,其實在河北就過繼給了陳家,所以楊露禪才會到陳家溝。當時陳長興是"借"陳德瑚家的院子辦武學,楊露禪想學拳,"想教還怕教不會呢,還用偷學?"   


藝成之後的楊露禪先在家鄉河北永年縣授徒,後來被人推薦到京城清宮裡教拳,因武功高強,號稱"楊無敵"。楊在北京授拳的年代,洋槍洋炮已經輸入中國。火器的演進使拳技之勇在戰場上的作用逐漸減小,武術家們開始重新考慮練習武術的目的和發展方向,於是太極拳拳師們提出了"佯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思想。楊露禪所教弟子多是王公大臣、貝勒貴族,楊考慮到這些人身體素質和保健的需要,將陳氏太極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難度動作,如跳躍、跌叉、震腳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震,或縮小動作,使姿勢變得簡單,動作柔和易練。這樣,即便是穿長衫、留辮子的貴族老爺們,也能練習太極拳。時間長了,便形成了一種新拳勢,稱作"太極小架子"。後來"太極小架子"經楊露禪的子孫修改,定型而成"楊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剛柔內含,輕沉兼有,甫一問世,便在京、津一帶影響很大,練習者也越來越多。


太極拳的發展普及正是從楊露禪開始的,而這時,陳氏太極拳還只是在陳姓內部傳學,所以當時的武術詩人楊季子詩曰:"誰料豫北陳家拳,卻賴冀南楊家傳。"  

溫馨提示:文章、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如涉及版權請與我們聯繫處理或刪除。【陳氏太極拳學習者】平台意在分享,感謝作者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氏太極拳學習者 的精彩文章:

TAG:陳氏太極拳學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