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殺入南京太平軍有60萬,為何北伐只出動2萬?原因很簡單

殺入南京太平軍有60萬,為何北伐只出動2萬?原因很簡單

研究太平天國歷史,則不能不提到北伐戰爭,這是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尤其是洪、楊只派兩萬人北伐之原因。1853年2月,60萬太平軍,一萬艘戰船浩浩蕩蕩順江東下攻擊金陵,沿途清軍望風而逃,清軍統帥向榮、張國梁則只敢尾隨其後,絲毫不敢迎頭截擊太平軍。1853年4月,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朱錫琨出師北伐,從浦口突圍後,隊伍約2萬左右,且均為廣西、湘南老兵。

殺入南京太平軍有60萬,為何北伐只出動2萬?原因很簡單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觀點一:楊秀清想藉此機會除掉西殿勢力,這是一個陰謀。要知道,林鳳祥、李開芳兩位猛將是蕭朝貴的人,不一定忠於自己。此次北伐,只出動2萬,明擺著是想讓他們去送死。

觀點二: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缺乏戰略眼光,沒有充分認識到大清依然擁有龐大實力之客觀現實。

觀點三:太平軍前期屢戰屢勝,洪楊認為清廷已經不堪一擊。

觀點四:北伐戰略目標是牽制北方清軍南下,為太平天國西征部隊做掩護,自然就沒必要派出如此多軍隊。

以上觀點自然有道理,但未必能夠說明問題之根本所在。例如,「楊秀清清除西殿勢力」一說就站不住腳,且不說蕭朝貴已經犧牲,所部實力有所削弱;楊秀清在兵力捉襟見肘之時,依然讓曾立昌率7000援軍北上就可以反駁此觀點。那麼,洪秀全、楊秀清只派兩萬人北伐之根本原因究竟何在?其實答案很簡單,即是太平軍壓根就沒所謂的60萬大軍,太平天國兵力嚴重不足。

殺入南京太平軍有60萬,為何北伐只出動2萬?原因很簡單

說到太平天國兵力嚴重不足,估計很多歷史愛好者會「噴」,前文剛提到洪楊手下有60萬大軍,怎麼會兵力不足?這豈不是前後矛盾?先不急,且聽「縱橫國史」娓娓道來;說完,大夥再發言評論。

1853年3月,殺到南京城的太平軍總數有60萬不假,戰船近一萬艘也有,這在許多有關太平天國史的著作中都持此觀點。不過,這60萬大軍並不全是戰鬥力量,而且是將隨軍家屬(老者、婦女、小孩)全部計算在內;青壯年估計有十來萬,但精銳士兵估計6萬左右。戰船1萬艘也不假,畢竟太平天國水營力量基本上都是由民船改造而來,將長江漁船安上兩門火炮就是戰船,其數量規模不大才怪,但戰鬥力就堪憂了。

那麼,為何能確定這60萬大軍是包括隨軍家屬呢?在此,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太平天國的兩項特殊制度,即是「團營制度」和「聖庫制度」。

殺入南京太平軍有60萬,為何北伐只出動2萬?原因很簡單

洪秀全鬧革命與陳勝、吳廣、劉邦、朱元璋、李自成不同,他幾乎是完全無視中國傳統之儒家思想;洪秀全既不用其做鬥爭武器,也沒想過要遵守。在洪秀全看來,中國傳統宗教與神靈、偶像都是「妖」,都是必須給予消滅之對象;宇宙之內唯一「真神」就是上帝耶和華。

為此,他自創「拜上帝教」,自稱上帝二兒子、耶穌基督親弟弟,代表上帝來到人間「斬妖除魔」,為大夥創建人人平等、生活美滿的「人間天國」;天國的一切子民,均是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

那麼,如何才能體現「人人平等」與「按需分配」呢?即是推行「團營制度」和「聖庫制度」,大搞平均主義和公有制。

團營首先在金田組建,這既是一個生活組織,也是一個軍事組織。但凡參加拜上帝教的群眾(基本上是全家、全族參加),根據性別、年齡,組建「男營」、「女營」、「男館」、「女館」、「牌尾館」,各司其職,人盡其力。

既然全部教徒已經分別進入各「營」、各「館」,參加革命前家中田產及值錢東西均已販賣充當起義「資金」,那就得建立一個專門管理大夥錢財的機構,即是「聖庫」。當然,參加革命了,錢財就不是自己了,而是一律充公;平時所需之糧、油、鹽等則一律由「聖庫」按照實際撥給。

可以說,太平天國起義,是全家、全族鬧革命的典範,這是其他農民起義所不具備的特點。

殺入南京太平軍有60萬,為何北伐只出動2萬?原因很簡單

1851年1月,金田起義爆發,總人數約4萬,其中能戰鬥的人員估計1萬多,後來各地教徒紛紛趕來入伙,太平軍數量才得以壯大。

1851年9月,太平軍殺進永安,而後分封建制。但是,經過半年突圍戰,兵力損失慘重;1852年4月突圍時,估計還有一萬多。

1852年6月,太平軍在全州蓑衣渡被江忠源800楚勇伏擊,幾千太平軍精銳幾乎全部命喪湘江;若不是清軍兵力不足,東岸毫無設防,估計天國命運就此打住。為此,進入湖南後,洪秀全等人便動起了「回老家」念頭,但被楊秀清阻止。

1852年7月,太平軍在湖南休整,將天地會、礦工拉入集團,人員擴充至六七萬。當然,天地會是沒有帶家屬入伙的,新加入的這些人,幾乎都是戰鬥力量。所以,在湖南期間,太平軍能投入戰鬥的兵力估計有5萬。

殺入南京太平軍有60萬,為何北伐只出動2萬?原因很簡單

1853年1月,羅大綱、林鳳祥等從岳州出洞庭湖,攻克武昌,這是太平軍興起以來攻佔的第一座省會城市。武昌是華中重鎮,有「九省通衢」之稱,是長江流域第二大城市,僅次於南京。太平天國在武昌繼續推行「團營制度」,城中居民一律編入各「營」,太平軍數量頓時漲到百萬級別。

太平軍是1853年1月攻克武昌,2月離開,3月攻入南京,4月北伐。所以,這就是所謂的60萬大軍之由來,將戰鬥力量、老者、婦女、兒童等一律算上了。按照五口之家計算,可投入戰鬥之力量,估計就是10萬左右。

楊秀清是太平天國軍事上實際負責人,可以節制西王以下諸王。楊秀清不是一般人,燒炭出身的他卻是打仗的一把好手,善於謀劃,更善於治軍。與石達開、李秀成等將領隨意擴充軍隊,大量招募天地會、散兵游勇用,甚至是地痞、流氓不同。楊秀清搞「精兵路線」,軍隊在精不在多,這也就是為何楊秀清時代太平軍一兩萬人就敢西征,且攻到武昌之原因。

殺入南京太平軍有60萬,為何北伐只出動2萬?原因很簡單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如果將武昌、南京兩地的青壯年都編入軍隊,估計也就20萬人。不過,真正具有戰鬥力量的不多,算是精銳的滿打滿算就6萬。為何如此說呢?要知道,太平軍蓑衣渡慘敗後,廣西老兵不過四千人,湘南招收天地會五六萬,總計約7萬。但是,從湘南一路殺向長沙、岳州、武昌、南京,太平軍也損失不少,尤其是長沙一戰,蕭朝貴都陣亡了。所以,定都南京後堪稱精銳的就是廣西那幾千老兵,以及湘南入伙的五六萬人;其他新加入或者被裹挾而來的新兵,需要訓練,更需要「思想改造」,不能立刻投入戰鬥。

可以說,楊秀清能派出2萬精銳北伐,已經是所能出動戰鬥力量之極限了。要知道,太平天國的重頭戲——西征,也就是四萬左右。

殺入南京太平軍有60萬,為何北伐只出動2萬?原因很簡單

所以,太平軍殺入南京有60萬(全體成員),北伐時只出動2萬,其原因就是兵力缺乏,實際可用之戰鬥力量太少。那麼,既然可用之兵如此稀少,為何太平天國還要執意北伐呢?歡迎留言。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漲知識。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