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烏克蘭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如今是否後悔當初棄核的決定?

烏克蘭曾是世界第三核大國,如今是否後悔當初棄核的決定?

俄羅斯和烏克蘭最近在刻赤海峽發生衝突,烏克蘭海軍三艘艦船被俄羅斯扣押,隨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宣布國家進入為期30天的戰備狀態,兩國關係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烏克蘭由於自身實力弱小,無法同強大的俄羅斯抗衡,所以烏克蘭不得不向美國及北約等西方國家求助。其實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的發生,烏東部地區局勢的動蕩都與俄羅斯有關,烏克蘭面對強大和咄咄逼人的俄羅斯,為何淪落到如今的地步呢?

烏克蘭國土面積位居歐洲第二,人口4500萬人(2016年),處於土地肥沃的東歐平原,被譽為歐洲的糧倉,並且蘇聯解體以後繼承了蘇聯不錯的家底,按理來說,烏克蘭早應該成為歐洲的發達國家和強國。可是現在,烏克蘭不僅失去了克里米亞,烏東部局勢動蕩不安,就連刻赤海峽都被俄羅斯封鎖,烏克蘭之所以處境這麼慘,銘蘇先生認為主要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沒有處理好同俄羅斯和歐美國家的平衡關係,選擇倒向西方。二是當初聽從美俄的花言巧語,放棄核大國地位。

沒有處理好同俄羅斯和歐美國家的平衡關係,選擇倒向西方。

從烏克蘭本身的條件來說,在歐洲國家當中應該算是比較好的,只要國家政策得當,充分利用自己所處的區位優勢,早已成為發達國家。但是,烏克蘭並沒有認清自己處於俄羅斯和歐洲國家之間的地位,如果烏克蘭利用自身區位,採取左右逢源的平衡外交,那麼一方面烏克蘭可以利用俄羅斯廉價的原料來發展自己,比如天然氣;另一方面,烏克蘭可以充分利用歐盟成熟的市場,引進歐盟國家的資金和技術,這樣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俄羅斯、歐盟,都是最佳選擇。

然而,在西方顏色革命的推動下,親歐美的尤先科走上烏克蘭的政治舞台,帶領烏克蘭積極謀求加入歐盟和北約,這使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疏遠。但是從此以後烏克蘭形成親俄和親歐美兩個政治集團,並且為了爭奪國家控制權展開激烈的鬥爭。後來親俄的亞努科維奇上台,但是其中止和歐洲聯盟簽署政治和自由貿易協議的行為,引發烏克蘭反對派的示威抗議,最終導致其被議會罷免總統職務。

在亞努科維奇被罷免不久,俄羅斯怕烏克蘭一旦投入歐盟和北約的懷抱,那麼將失去克里米亞,並且北約還有可能在克里米亞駐軍,這樣會對俄羅斯構成嚴重威脅,所以俄羅斯採取先發制人,運作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版圖。同時,烏東部在俄羅斯的支持下,被親俄武裝控制,實際上處於半獨立狀態。

當初聽從美俄的花言巧語,放棄核大國地位。

蘇聯時期,考慮到烏克蘭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蘇聯把大量軍工企業部署在烏克蘭境內。在蘇聯解體時,烏克蘭繼承了蘇聯大約35%的軍工產能,軍工企業多達3594 家。其中包括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設計製造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以及大型貨輪),安東諾夫飛機設計局(設計製造中、重型軍用運輸機),南方設計局(設計製造洲際導彈和核彈)等世界著名軍工企業。

烏克蘭除了繼承大量常規裝備以外,還繼承了176枚SS-N-24型和SS-N-19型巡航導彈、2500枚戰術核武器、1272枚洲際導彈核彈頭和170個核彈發射井。通過繼承蘇聯遺產,烏克蘭一躍成為僅次於美俄的世界第三核大國,世界核力量的分布格局出現重大變化(當時分到核武器的有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白羅斯)。

蘇聯解體以後,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不希望這麼多前蘇聯國家擁有核武器,於是向獨聯體國家施壓,以迫使他們放棄或銷毀核武器。其後,在美國和俄羅斯的主導下,1992年5月23日,美國、俄羅斯、哈薩克、白羅斯、烏克蘭5國在里斯本簽署協議,哈薩克、白羅斯、烏克蘭三國在未來7年內銷毀所有核武器,俄羅斯成為獨聯體國家當中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烏克蘭作為核大國自然想保留自己的核武器,因為這是很多國家所夢寐以求的,尤其是那些小國,一旦擁有核武器,至少有威懾作用,沒有國家敢隨便欺負你。但是在美俄的壓力下,烏克蘭最後還是選擇了有條件妥協。烏克蘭放棄或銷毀核武器一方面會給自己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沒有核武器以後國家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烏克蘭向美俄提出對烏克蘭放棄核武器進行經濟補償和提供安全保證。

為了使烏克蘭儘快放棄核武器,1994年1月14日,美俄同烏克蘭在莫斯科簽署了《關於銷毀烏克蘭境內全部核武器的三方協議》。美國同意向烏克蘭提供1.75億美元作為烏克蘭拆毀核武器的經濟補償,同時向烏克蘭提供1.5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與此同時,美俄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隨後,烏克蘭陸續拆除和銷毀了洲際導彈、核彈和發射井,烏克蘭正式成為一個無核國家。

但是看看烏克蘭目前的處境,不但國家經濟發展落後,而且還失去了克里米亞,烏東部地區長期動蕩不安。美俄為了對抗,將烏克蘭當作雙方博弈的籌碼,美俄此前對烏克蘭的安全保證成為一句空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和美國為何不在白令海峽修建跨海通道,連接世界60億人口
美國在敘利亞只有2000人的兵力,為何卻穩如泰山?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