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睡夢中,我們也能學習?《環球科學》12月新刊導讀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2018年全球十大新興技術
《科學美國人》聯合世界經濟論壇,評選出 2018 年全球十大新興技術。這份榜單包含了增強現實、電刺激療法、基因驅動、人造肉等極具前景的技術革新,它們儘管處於發展早期,卻具有影響社會與經濟、改變各個行業的潛力。
神經科學 NEUROSCIENCE
在睡夢中學習
長期以來,利用睡眠過程來學習新事物的可能性一直都被低估了。事實上,最近的發現已經證明,使用聲音和氣味等手段,可以顯著提高通過睡眠來強化記憶的能力。在嚙齒類動物身上得到的實驗結果甚至證實,記憶植入的一種初始形式可以實現 :在動物睡覺時,通過電刺激可以讓它們學會某種技能。
微生物學 MICROBIOLOGY
合作:生命的預設模式
傳統觀點認為,微生物群落的主題是彼此競爭資源。但科學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不管是在環境惡劣的海洋深處,還是營養稀少的海洋表面,微生物都能憑藉精妙的合作,為自己的生存贏得空間。正是這種合作,而非競爭,造就了今天的地球生物圈。
天文學 ASTRONOMY
引力透鏡:窺見遠古宇宙
我們撰寫的宇宙歷史仍然有一個缺失章節,就是微波背景輻射產生之後,最初的恆星讓宇宙再次電離之前的那一段時間。為了探索這段空白,天文學家在儘力搜尋最遙遠,也就是最古老的星系。為了這個目的,一些天文學家利用了星系團的引力透鏡效應。這些質量巨大的天體會扭曲身後更遙遠的星系發出的光,讓地球上的我們看到古老星系被放大後的景像。
特別策劃 SPECIAL REPORT
中國未來的引導者
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林本堅,2018 年未來科學大獎的 7 位獲獎者通過自己的研究,深刻改變了今天的中國,讓我們持續受益。科學家是真正改變世界的人,他們今天的研究,就是未來的雛形。在向這 7 位科學家致敬的同時,我們也期待更多人改變世界。
技術 TECHNOLOGY
假新聞調查:事實與認知的分裂
研究人員對 Facebook 和 Twitter 用戶所做的大量調查表明,在社交媒體上,用戶傾向於獲取與自己世界觀一致的信息,至於這些信息是否真實,他們往往並不在意。而且,很多用戶會忽略其他不同的觀點,並傾向於加入與自己觀點一致的群組。正是這種趨勢,強化了假消息的傳播路徑,也讓假消息在社交媒體上一發不可收拾。
物理學 PHYSICS
重建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自誕生以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功,但物理學家對它並不滿意,至少與引力理論無法調和這一點就讓人難以接受。因此,許多研究者都在尋找一個可以替代量子力學的新理論。不過,對現有量子力學修修補補並未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一些研究者決定從幾個基本物理原理出發重建量子力學,他們甚至試圖建立一個比量子力學更為通用,更為基本的理論。
科學史 HISTORY
讓歐拉出醜的奇點問題
現在,科學家對「奇點」已經習以為常,他們知道,這些點是自己的理論不再適用的地方。但 18 世紀的學者尚未意識到這一點,在探討經典力學中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時,他們也遭遇了一個奇點。為了解決這個經典力學框架下實際上無法解決的問題,包括大數學家歐拉在內的學者們想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方法,得出了十分荒謬的結論。
人物 PEOPLE
擊敗遺傳病:他們讓患兒再次站立
美國科學家阿德里安 · R · 克賴納和弗蘭克 · 本內特共同研發的基因療法,可以解決脊髓性肌萎縮症帶來的癱瘓,避免早夭。而這也是FDA在這種病症上批准的第一種也是唯一一種藥物。因為這項研究,他們獲得了 2019 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
《環球科學》12月刊現已上市
※中國科學家宣稱: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