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官員如果不犯錯,只要遵循此「一字秘訣」,便可步步高升

清代官員如果不犯錯,只要遵循此「一字秘訣」,便可步步高升

古往今來,農民的願望是無旱無澇多收糧食,商人的願望是日進斗金多賺銀子,仕途之人的願望是加官進爵。可是在太平年代,官員們想要陞官其實難度很大。本文就以清代為例,說一說大部分人陞官的「秘訣」。

清代的文官編製大約在三萬人左右,其中京官約八千人,這個官僚隊伍相對於四億人口的清王朝來說比列確實不高。通常情況下,國家遇有戰事或是天災,官員們相對立功的機會就多;如果國家承平恭逢盛世,那立功的機會就少。

也就是說,不管是京官還是外任官,想要為朝廷立功或是替皇帝辦差而得到快速升遷的是極少數,正常情況下還是通過吏部的考核,一步一個腳印升遷。那麼,吏部又是如何通過考核來決定官員的升遷的呢?

按清制,京官要實行「京察」,外任官要實行「大計」,吏部通過三年一次的銓選來綜合考察官員的任職資格和考績的等級,來決定官員的升轉。不過,在考績中被定為「卓異」從而可以優先升轉的官員通常只是少數,大部分官員就只能根據資歷來論資排輩了。

這種論資排輩當然不是清代的發明,而是歷代一直沿用的。畢竟,論資排輩是一個最簡單有效的對官員進行排序的方法,吏部在無法充分了解所有官員的才能與政績的情況下,只要根據資歷一排便可一目了然。另外,論資排輩也顯得相對公平,因為資歷這個東西是可以量化的,排除了長官的主觀意志。因此,對於大部分官員來說,他們都更加擁護這一制度。

清代官場貪腐之風十分盛行不假,但總不能說是官就貪,畢竟還有一部分官員內心恪守儒家道德傳統出淤泥而不染。儘管很多清廉的官員不擅長政績工程,也沒有多少資本去向上級打點,但他們還是老老實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熬年頭。說到底,清代官場上最穩定的陞官渠道可以總結為一個字——熬。清人有兩幅聯語形象地刻畫了這個「熬」字:

其一:

大臣經濟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

萬般人事要朦朧,駁也無庸,議也無庸。

其二:

無災無難到三公,妻受榮封,子蔭郎中;

流芳身後更無窮,不謚文忠,也謚文恭。

吏部具體操作論資排輩的方法,其官方稱謂為「計俸升轉」。意思是計算官員們在任上的年頭和拿到的俸。在比較兩個官員的任用先後時,早上任的那個排名靠前。但根據不同的官員,還有一些不同的調整辦法。

滿、蒙官員的計俸就要優於漢官,員外郎以下的滿、蒙官員,現任與前任可以累積在一起計俸,而漢官除了內閣典籍可以累計當內閣中書的年俸以外,一律要根據現在的任職重新計算;京官的計俸也要優於外官,京俸一天算外俸一天半,京官只需兩年就算俸滿,外官則需要三年。

就是外官的情況也有所不同,主要還得分地區,根據地理、氣候、人口、經濟等各方面的條件,將各道、府、州、縣分成腹俸缺、邊俸缺、沿海缺、沿河缺。腹俸缺因條件比較好,因此需積滿五年才能升遷,三年才能轉;邊俸缺大多是窮山惡水之地,民風彪悍之所,被分配去的官員自然要吃更多的苦;沿河缺即包括上海等地在內的沿海缺、沿河缺,在當時可不像今天的沿海沿河地區那樣屬於美差,而是和邊俸缺一樣同屬條件惡劣之地,只需三年俸滿,沒有差錯便可升用。

像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最為惡劣的地區,只要兩年或兩年半就算是職滿,這些地方的官員可以優先得到升轉。總而言之,吏部要照顧那些在條件艱苦的地區「扶貧」的官員,否則的話,這些地方就沒人會去了。

清代的官員升轉大部分都是按照這個論資排輩來進行的,畢竟大學士、六部尚書及各部院堂官是少數,絕大多數官員都沒有機會獲得皇帝的恩寵,只能按照這個步驟一年一年地熬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蔣經國整頓上海經濟,不想打虎反被虎傷,自家老表讓他威信掃地
難道中國買錯了?俄軍S400導彈為何毫無反應,以色列:不堪一擊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