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讀過隱者的詩嗎?那是人生的另一種境界

你讀過隱者的詩嗎?那是人生的另一種境界

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湧現出了大量的隱士,這些人為了自己心中的某個追求,選擇歸隱山林,與大自然相伴。他們一般也有著很高的文化素養,而偏居一隅,是為了心中的另一片天地,他們歸隱的目的不同,有的人下定決心誓死不出山林,有的人對於官場的爾虞我詐徹底失望選擇歸隱避世,而有的人以退為進,歸隱只不過是為了更加光明的未來,從他們流傳後世的詩篇之中,就可以窺知一二。

《歸園田居 其三》

[魏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在南山坡下面種了我的豆子,菜地裡面長了很多的雜草,而我的豆苗卻很稀疏。早上起床我就去整頓雜草,晚上直到月亮出來了我才回家去。道路狹窄,兩旁的草木很是豐盛,葉子上面的露水都打濕了我的衣衫。可是衣服濕了也沒什麼,只要沒有違背我的意願就好了。

「五柳先生」陶淵明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被稱為是「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所以他的作品很值得細心斟酌。他曾經做過一些小官,最後一次為官不過才八十多天,因為不願意「為五斗米折腰」而主動的辭官,回歸了田園生活。這首詩就是他的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有著自己的一方凈土,可以種些豆子,即使是雜草已經蓋過了豆苗,他也絲毫不在意,因為重要的是這個過程,而非結果。在鄉間,陶淵明可以盡情的體會辛苦勞作的感受,他也兢兢業業,早起晚歸,但是卻絲毫不在乎露水沾濕了衣服,「但使願無違」這一句很好的詮釋了陶淵明的追求和理想,哪怕身體因為做農活而勞累辛苦,也不要願意自己的心靈蒙受一絲的塵埃。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南北朝: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你問我這蒼蒼的山中有什麼,我要告訴你,山中有白雲。看到這樣的白雲,欣賞到山中等風景,可是我卻不能把這些送給你。

著名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回復齊高帝的邀請出山為官之時寫下了這首詩,謝絕帝王的盛情邀約。這首詩通俗易懂,一看便能猜測出他們之間的對話。這山間確實比不得外面世界的富麗堂皇,但是卻可以和白雲作伴。白雲之上,更看得清自己的內心,不必受到世間虛偽的束縛,可能這就是陶弘景的隱士之思了吧。據說,後來齊高帝經常把拿不住的朝堂問題寫在紙上讓人送到陶弘景的身邊,而陶弘景提出一些獨特的見解,幫助齊高帝解決困難。

《山居即事》

唐代:王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

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靜靜的把柴門輕掩上,在蒼茫的大地間遠眺著落日的餘暉。鶴棲息在松樹之上,而我的房屋破舊不堪,來拜訪的人也很少。嫩綠的竹子剛長出來,竹節周圍還有白色的茸粉,而荷花已經落下了紅色的花瓣。渡口處的煙火升騰,在湖面上采菱的人已經回來了。

王維被稱為是「詩佛」,他過著一種半仕半隱的生活,在為官的空閑時間裡面,常常去欣賞大自然的景緻,淡泊名利。這首詩可以說是他半隱的生活的寫照。當繁華落盡,只剩下一個不那麼富麗堂皇的房子,在落日的餘暉裡面,盡情的去感受大自然原始的召喚。王維的內心是孤獨的,或許也只能在這樣的山水田園之中得到一絲的慰藉。

文 | 西北(三度平台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叄度 的精彩文章:

從李白和陶淵明身上,看人類嚮往自由的天性
你真的讀懂過李商隱的無題詩嗎?其中包含深深的無奈

TAG:叄度 |